二月底。
天色由浓转淡,暗了又亮。
无数个日夜过去了,无数人在看不见的地方努力着。
京都。
大会议室。
这阵子会议基本没停下来过,基本上一天就能开上许多场。
近期发生了许多件事需要开会决断。
于是争论、辩论,甚至许多老家伙们都不顾脸面爬上桌吵到脸红脖子粗。
性子急的差点就当场撸袖子打起来了。
也就是大会议室内的桌子够大、距离够远,不然喷过去的也许就不止是四溅的口水了。
好在他们的辩论终于在三月份得出了一个结果。
官方放出消息,各大广播争先播报新的标语:
“我们要吸收经验,要推陈出新,要不断尝试,要给工农兄弟们创造美好生活!”
“从三月中旬开始选定十二个试验基地……”
“……”
当天青山县下的苏家庄生产大队以及刘家沟劳改农场来了‘新策略、新思想’的指导员。
苏淼淼和苏大林被聚在一块上课的时候脑瓜子都嗡嗡的。
苏淼淼担心华国的钱还够花吗?
要不要让红市再想方法给华国投点。
一旁的苏大林听完后则是震惊于老百姓能分到自家的田地了?!!
下乡新策指导员的一句:“交足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让苏大林惊讶的合不拢嘴。
交足国家的,那是必须的。毕竟土地都是国家的。
留够集体的,公益粮能需要留多少?要不了多少的。
到时候剩下的可就不止靠工分能领回家的那些粮食了。
他当过大队长他晓得具体情况,公益粮不过是帮帮五保户、贫困户或者像是爹娘都不在的草根和小花一样。他们俩现在就是靠大队养着。
但一个大队能有几个需要帮扶着过日子的?
等到家家户户都有耕地了。不用靠着干活赚工分平分粮食了,这样的情况谁还需要帮扶?
估计都守在地里不愿意回家了。
苏淼淼当然也明白分了田地可以促进种地激情和农业发展。
尤其是对她的研究成果来说,以后验收成果更方便了。
等到老苏家分到了田地,那她研究出来的化肥和营养液泡过的种子都可以直接拿去先给自家用。
如果增产效果明显,根本不必华国主动宣传,社员们就会将‘高产量’的消息给宣扬出去。
倒不是她偏心自己家,而是她知道家里人会无条件的信任她,也清楚试验效果肯定不会差。
到时候有了自家做榜样,许多‘新事物’肯定能经过‘口口相传’的升级版八卦更快的在乡间推展开。
在这个年代群众的力量是最不可小觑的。
就像是和煦的风掠过湖面掀起了阵阵水纹。
水波荡漾开来慢慢传到远方。
一圈带一圈。
指导员看了眼天色,开口道:“苏大林同志,苏淼淼同志,你们身为生产队伍的队长之后的工作会比较辛苦。”
“往后白天需要召集大队成员来丈量没有开荒播种的田地,晚上需要自学宣传手册上的规定。”
“眼下时间紧任务重,咱们尽量要争取在春分前将上面安排给咱们的新规给落实宣传到位,让社员们早点领到自己的耕地。”
等丈量完之后就会分田地,虽说目前各个生产大队都有不少已经播种过的田地,但问题并不大。
开始划分田地的时候会由大队成员自己选择。
不过已经播种的田地和需要重新开荒再进行分发上肯定会有不同。
重新开荒的更辛苦,对能吃苦的愿意吃苦的同志,会有扶持鼓励的。
眼下整个新策略都是在试验期,华国还没有规定说土地分下去就完全属于农户不再更改了。
只是先试着‘改’,后续慢慢的再调整,选取最好的方案推广到全国。
看来自由的风就快要吹向九州大地了。
指导员将注意事项说完后从包里掏出一本宣传册子,将一本手写印刷的‘试验区’宣传册子留下:“有什么不懂的,可以看看这本宣传册子。明天早上我会带着土地管理局的人来一起测量。”
“好好好。”
苏大林激动的都不知道该说啥了:“指导员你放心,我们一定会好好把工作进行到底的。”
苏大林目送着指导员离开,直到指导员这个外人的背影越来越远,苏大林才尖叫出声:“六啊!你真是咱们的福星!等咱们有了地,再种上南瓜种子,家家户户就都不会挨饿了!指不定还能继续把南瓜卖给国家换点钱填补家用呢!”
身为生产大队长他如何能不知道集体生产有不好的地方。
勤快的人和懒人拿差不多的‘工分’。
一年到头领的粮食连吃饱肚子都不够,每天都是心惊胆战的生怕挨饿。
在这样的环境中大家种地都没了积极性。
可现在,他重新看到希望了。
只要家家户户有田地,那产量一定能提上去……
就算不能有田,可农民手里有地,那全家人就有了活下去的念想和奔头了。
尤其现在苏家庄生产大队和刘家沟是整个华国拥有巨型南瓜种子最多的地方。
一旦社员们拥有自己的田地,那南瓜的产量就很惊人了。
完全不用担心会挨饿了。
苏淼淼看着苏大林幸福到热泪盈眶的模样,心里也十分感触。
不过看到满眼‘南瓜’的苏大林,苏淼淼还是忍不住提醒了一句:“大林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