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向死而生
“你只需要知道他今天见过我就行了,一个有野心的左冷禅我们不需要,但是一个失去锐气的左冷禅活着对我们还有作用。”李玄衣无奈的说道,言毕后就开始闭目养神了。
白三娘也是若有所思,看来是有点理解捕王的意思了。
林子杰听了李玄衣的话则是心中有点猜测,他老人家出现在这里恐怕就是为了让朱无视知道他还活着吧。
毕竟江湖传言捕王李玄衣早已仙逝,现在突然出现,应该更多的就是为了震慑有点不安分的铁胆神侯朱无视。
看来这新皇上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啊,手底下还有这么一批旁人不知的势力,大家都当李玄衣死了,没想到还是在暗处为皇上效力。
这个消息一传出去,肯定有不少蠢蠢欲动的家伙要掂量掂量了,这李玄衣还活着,那说不定还有更多的大家不知道的人物还躲藏在暗处。
至于说放过左冷禅,一个已经被打断脊梁的左冷禅已经不是什么大的威胁,更何况六扇门已经斩断了他的爪牙。
留着能更好的加剧五岳剑派的内耗,要不然嵩山派损失太大,那么华山派等会马上崛起,现在只要留左冷禅活着,那么嵩山派便还是五岳剑派的老大。
只是失去十三太保的左冷禅再也不能像之前那样扩张了,麻烦的事,留这么个对手,六扇门当然不怕,但是自己这个小捕头可就祸福难料了。
左冷禅这家伙可不是个好相与的家伙,当年五岳剑派与日月神教十长老两度会战华山,五派好手死伤殆尽,五派剑法的许多精艺绝招,随五派高手而逝。
左冷禅汇集本派残存的耆宿,将各人所记得的剑招,不论精粗,尽数录了下来,汇成一部剑谱。
这数十年来,他去芜存菁,将本派剑法中种种不够狠辣的招数,不够堂皇的姿式,一一修改,使得本派一十七路剑招完美无缺。
他虽未创设新的剑路,却算得是整理嵩山剑法的大功臣。
左冷禅执掌嵩山派以后,搜罗大量黑道高手,派劳德诺到华山派当卧底,有一统五岳剑派,消灭日月神教,成为武林霸主的野心。
如此天赋心性算计都俱佳的人物,在整个江湖上都是难得一见的,虽然为人不太正派,但是能力还是值得称道的。
万幸的是,有李玄衣前辈刚才的震慑,短时间内他是不会有什么危险的动作的,待到他缓过劲来,以林子杰的修炼速度,谁找谁麻烦还说不定呢!
念及此林子杰内心也是舒畅了不少,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自己不必如此杞人忧天,努力修炼做好自己即可。
就在此时久违的系统再次响起道。
“恭喜宿主完成任务:金盆洗手——自由发挥度过刘正风金盆洗手一事。”
“任务奖励:顿悟机会一次。”
“是否领取奖励。”
现在有六扇门前辈李玄衣在场,此时不突破,更待何时,林子杰内心直接一口回道。
“领取奖励!”
随着他脑海中话音刚落,一瞬间林子杰便进入了顿悟状态,周围的环境渐渐的开始远离,他好像与自然一时间融为了一体。
李玄衣是第一个察觉到林子杰异常的,他虽然是在闭目养神,但是这周围的一举一动都逃不开他的感应。
而林子杰在这里搞出这么大的动静,他自然是不会无动于衷,他睁眼看着林子杰轻“咦”一声,随即很满意的点点头,抚须赞叹道。
“此子天赋果然不凡,六扇门后继有人啊!”
而林子杰身旁搀扶这铁飞花的黄蓉也是马上发现了她的林哥哥有点异常,刚想动手碰碰林子杰,看他到底出什么事了,李玄衣闪身到了林子杰身旁,阻止了她的行动。
“不要乱动,他现在还在顿悟状态,现在打扰他就前功尽弃了。”李玄衣缓缓解释道。
听了李玄衣的解释,黄蓉面色一喜,但还是有点担忧的看着场上的林子杰。
而她所搀扶的铁飞花听了这番话,也是一阵恍惚,记得她第一次见林子杰时,在大青山战场上他也是在顿悟,这才过了多久,就又顿悟了。
这对旁人来说一生难求的顿悟,在他手中就如同饮茶喝水一般容易,正是令人望尘莫及的天赋啊!
不一会儿,林子杰身上的剑意越来越烈,对于御风剑术的理解他是越来越深,在这过程中,他不由想起之前与左冷禅交手时,绝境逢生的感觉。
随着对生死之道的不断感悟,终于他领悟了御风剑术的另一奥义——向死而生!
有此领悟,他的剑将愈斩愈烈,领悟剑意之后,林子杰的修为也是顺水推舟的突破了,来到了先天中期。
他可能算得上先天境界突破最快的一批人了,这才一年不到,就已经突破到了先天中期,传出去实在是骇人听闻。
有着向死而生的加持,林子杰的战力飙升,现在即便是与岳不群交战,他也是可以与其五五开了。
甚至可以说对上左冷禅,自己虽还不是对手,但是自己的攻击对其已经有了威胁,不再是像刚才一样软弱无力。
随着林子杰突破完毕,顿悟也接近尾声,林子杰身边的剑气也归于平静,看着已经突破良久的林子杰还未转醒,黄蓉逐渐也有点焦急了。
有点担忧的向李玄衣问道:“前辈,林哥哥现在怎么样了?”
李玄衣稳坐泰山平淡的安抚道:“放心,无甚大碍,他马上就要醒来了。”
话音刚落,林子杰便睁开了双眼,一睁眼就看到了为自己护法的李玄衣老前辈,和满目担忧的黄蓉。
心中有些许感动的林子杰连忙先对李玄衣拱手行礼道:“多谢前辈为我护法,下官感激不尽。”
李玄衣闻言摆手推辞道:“你我都是六扇门中人,为你护法那是天经地义,只要你以后兢兢业业报效朝廷就是对我最大的感谢了。”
林子杰再次恭敬行礼道:“下官谨记前辈教诲,定当殚精竭虑一心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