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争!
可以输但不会屈服。
一番话下来,所有人都感觉振聋发聩。
是啊!
泱泱华夏有几千年来的文化,什么苦难,困难没有经历过?
“娘的,咱们县长说的真好,说的俺热血沸腾,恨不得找人打一架。”
“誓死抗争!保卫炎黄!”
……
此时所有人都感觉有一团火在心头燃烧。
前朝统治时,那漫长被压迫被奴役的屈辱使得这个时代的大部分人身上都带着枷锁,带着重压。
几十年间不断战败的屈辱让很多人认为炎黄人低人一等,
这也导致民国时从民众到领导官员,无不对外国人抱着一种天然的敬畏。
落后确实就要挨打,可不能被打的久了,就跪在地上,更可怕的还是跪着的膝盖在地上生了根站都站不起来。
跪的时间长了,自然就有人觉得要站起来。
所以自然而然,就会有一场觉醒活动。
今天这场大会,林逸也是想借着公开的名义,为这场觉醒运动添一把火。
“所以!”
“现在我问你这位倭国记者,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林逸一字一句地说着,眼神锐利的看向那个记者。
面对目光,那倭国记者下意识避开,不敢再说一句话。
心里不由得暗骂不已。
他一开始想的只是想挑拨林逸和当局的关系。
可这番话,直接把话题提到了他不敢问的地步。
而且周围民众一个个都义愤填膺的看着自己,再多说一句话估计要被活活打死。
心中想着那记者连忙退到人群后面灰溜溜的跑了。
见状,
林逸并没有多追究,借助这个记者,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随即目光再看向其他记者。
其余赶来的各国记者见到林逸看过来,纷纷都不敢对视。
这个炎黄人太可怕了。
煽动百姓的能力太可怕了!
不过相比于外国记者,炎黄记者看上去都非常激动。
于是有个炎黄记者立即举手。
“林先生,看来您也很关注和会。”
“我想请问,如果真的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我们炎黄的出路在哪里!”
炎黄出路在哪里!
这句话一下子击中了很多的心。
所有人都齐刷刷的看向台上的林逸。
这也是很多有志人士心中所想。
民国了,依然还是和前清一般失败,这让不少人对民国失去了信心。
对于这话。
林逸眉头一皱,沉默了一下给出了回答。
“弱国无外交,应该尽早丢掉幻想,不要依靠任何人任何国家,走出我们自己的路。”
说完这句,林逸便停止了记者招待会。
不能再多说了。
政府还有几年时间。
接下来也还要在国内发展,要是再说下去就要遭到军阀那系人敌视了。
说到底,还是要低调。
于是。
在一众炎黄记者挽留中,林逸下了台,离开了中心广场。
而随着林逸下台后,在场百姓依然在广场上讨论久久不能离去。
至于所有记者,都连夜坐车回到自己所在的报社,将今天所见所闻全部一一写成稿子准备报道出来。
5月10日,早晨。
大统府
大统徐菊人在头痛中醒来。
南北议和又遇到到难题,昨晚他和自己心腹一直讨论问题到深夜,
揉了揉自己由于年老已经发酸的腰,徐菊人叹了口气。
又一次哀叹自己这个大统当的真不是时候。
国内问题不断,又搞出来这样的外交失败。
就在他刚准备戴上老花镜,处理昨天遗留文件之时。
门口响起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便见到郭秘书急匆匆的走进来。
“什么事?这么慌张。”
徐菊人皱了皱眉。
“大总统出事了,您还是看看这个吧。”
郭秘书叹了一口气,将手中报纸送到办公桌上。
拿起桌上的报纸,徐菊人眯了眯眼睛查看。
这一看,整个人身体一震,猛地将报纸拍在桌上。
“这个林逸在搞什么!”
见大总统暴怒,郭秘书苦笑一声。
“现在由于林县长的那番话,运动越来越激烈了...”
闻言,徐菊人扶着额头,长叹一声。
他本来想法是想将林逸禁烟行动宣传出来,以消减民众对倭国的怒火。
可没想到,这小子不光是没有起到作用,还给这场运动添了一把火。
“本来就已经够乱了,再这样下去,估计我这个大统也快要到头了。”
徐菊人摇了摇头,满脸无奈之色。
郭养云见状,上前拿过报纸,忽然开口道。
“其实大统,我认为林县长说的有几分道理,尤其是弱国无外交这句话,堪称经典,我们是不是对洋人抱太大希望了?所以才会造成今天这种局面?”
“不靠洋人靠谁?难道靠那些背后有洋人支持的军阀吗?”
徐菊人不耐烦的摆摆手。
“你下去吧,这件事先冷处理。”
“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