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支行的基础设施都比较差,尤其是那些未在城北开发区以内的网点。
这些网点的装修、内部环境都比较简陋。虽然,网点的租赁费比较低,比如龙首支行、北门支行,租金相对于城北开发区以内的其他网点是很低,但是这些地方的储蓄、公司存款资源匮乏,属于老城区今后需要改造地段。
龙首支行更是麻烦,由于租赁的三管局的房屋属于危房拆迁改造范围,所以必须尽快找地方搬迁。
即使城北支行在开发区以内的有些网点,比如长庆支行、文景支行也属于老旧网点,之前装修的门头几乎要掉下来,柜台也显得陈旧不堪,与周边其他银行相比,确实有些“拿不出手”。
去年新装修和搬迁的方新支行,这个地段和租赁的底商,也完全可以归类为“小家子气”的。这个网点内部结构不合理,因为租赁房屋是居民住户设计结构,门脸小且窄,进深较深,进来办业务的客户稍微一多就显得拥挤不堪。
城北支行本部是自有购置的房产,位于凤城二路的凯旋门大厦,这个地段明显不如东侧沿街铺面的招商银行,与招商银行对面的建设银行相比,也存在很大的差距。
建行一直都是华都银行追赶的目标,在与建行“对标”的活动中,梓涵去建行营业部考察过。他发现,建行这个支行营业部的内部格局就非常合理,柜台比华都银行城北支行营业部的多,而且是一字排开,给人一种宽敞通透的感觉,而华都银行城北支行由于面积受限,营业部的楼上和楼下将业务隔开的这种布局显得有些怪异,给人一种“小作坊”的感觉,客户体验很差。
对于龙首支行的搬迁,梓涵已经有了自己的意向,他觉得这个网点可以撤掉,搬进开发区内,网点原来的业务可以由方新支行承接,因为两家网点相距不远。
鉴于北二环支行距离支行本部太近,今后可以搬迁到支行本部现在的位置,而支行本部可以搬迁到接近城北开发区管委会的地段,比如,绿地集团开发的魏玛公馆前的售楼中心。
这个售楼中心位于文景路与凤城九路交汇处的西北角,与管委会相隔一条马路,东面的海珀蓝轩是高档社区,也是绿地集团开发的,斜对面就是闻名西北的建筑设计院。
建议搬迁至此,是人力资源部负责网点建设的徐博士提议的。支行本部的建设,属于省行考虑范畴,尤其是近几年总行倡导建设自购网点,加大固定资产投资。
按照这个思路,梓涵也与民荣地产进行了接洽,这家公司开发的宫园壹号,位于龙首村繁华地段,这个地段最早的开发商刘宝忠,因为经济问题早些年已经在魔都某监狱吃牢饭了,烂尾的项目被目前的这家地产公司接手并实施了开发。
支行本部意向搬迁的售楼中心与宫园壹号的商铺同时进行询价。
由于绿地是华都银行的客户,给出的价格非常低。
绿地集团的这幢四层售楼处,整体价格每平方米三万五千元,而且,因为是穹顶式设计风格,绿地集团承诺,四层顶楼的两侧低于两米的空间可以不作为销售面积,属于赠送的面积。
梓涵考虑,这些赠送的空间,可以放置档案之类的东西。而且,楼上还有将近60平方米的空间,今后假如自行搭建活动房后,可以作为职工餐厅与活动室交替使用,关键是这部分也是不占销售面积的。
支行与宫园壹号谈判进展缓慢,开发商看见是银行买商铺,于是狮子大开口,每平方米五万起价,而且似乎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后来由于开发商无法提供华都银行总行要求的诸多权属文件,这个购置项目最终流产。
对此,开发商恼羞成怒,觉得梓涵好像耍了他们似的,这家公司的董事长竟然给梓涵发信息连损带骂,说梓涵身为银行行长没有信誉,看到这些信息后梓涵觉得:你这个货才是个无厘头的傻缺,买卖不成仁义在,如果我能决定银行的固定资产投资,事情不就简单了吗?
是啊,你梓涵是他妈的什么都决定不了。
他亲自撰写支行搬迁至管委会对面的售楼中心的报告,利弊分析了一大堆,而且针对目前支行本部如何处置,梓涵与绿地集团销售经理达成了置换的意向,比如,假使支行可以成功搬迁至凤城九路,绿地集团可以租赁支行目前的办公地点,或者可以购买,以折抵新地址的购置价款。
够优惠了吧?
然而梓涵又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购置资产这种事情与人力资源部的博士说了没用,就是和人力资源部的一把手说了也没用,你就是和省行主管财务的副行长说了也没用,省行一把手怎么想的?你问过啦?
显然没有,当梓涵把分析报告递给杨行长,他几乎没有看,平静地说:我知道你说的那个地方,太小家子气了,那个地方看上去就不大气,不适合做支行本部!
完犊子,之前所有的谈判都是白扯。
杨行长的意思是,支行本部既然要搬迁,如果是购置资产,应该与开发商建立一个长期共赢的关系,比如,作为一个条件,开发商可以提供更多的存款和结算。如果不行,就应该考虑在未央大道两边那些新的写字楼底下寻找目标。
实际上,未央大道两侧确实有很多楼盘,还有几处烂尾楼,但是基本上很难找到合适的地点。
牛希材知道这个情况后,极力推荐了荣海地产在城市运动公园对面开发的住宅底商。为此,梓涵和他去找荣海地产的董事长荣海青谈了几次,考察这个商铺,梓涵也去现场看过,但是看过一次,他就不想再去第二次了。
商铺就在城运公园对面,位置确实不错,但这个楼盘本身也确实很一般。由于荣海地产开发的楼盘,基本上都是城中村改造项目,所以这些楼盘没有什么设计,都是像火柴盒一样呆板的楼群。由于这个楼盘的楼层较高,为了加固楼层承重,穿过底商的立柱显得特别多,而且底商部分有很多地方没办法使用。
荣海公司对于工程的管理也很乱,梓涵去现场考察,看见满地的建筑垃圾,空气中传来刺鼻的屎尿味道,那绝不是野猫野狗的排泄物,这让梓涵不由得警觉起来,生怕自己不小心踩一脚“软黄金”。
他心想:算了,既然领导看不上,我也不操这个心了,我又不可能在这里干一辈子,其实,自己辛苦写了那么多,不就是为了支行的发展吗?他觉得,城北支行本部距离管委会越近,业务发展空间就会越大,但省行领导不一定这样想,那么,他也没有必要做一个多情的种子,一定要纠结于此。
之前,他认定了目标,总会不遗余力去说服领导,现在,他觉得自己好像比以前成熟了:又不是我家的事情,犯不着操这份儿闲心,爱谁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