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节、史丹利
“其他人又能怎么样?有什么好担心的,我们该怎么过就怎么过,还能受其他人影响,他们开我玩笑,我就开回去呗。”
这句话是郑凯想了又想说的。
有一句古话是这么说的。
别人待我如何,是我的因果。
我待别人如何,是我的修行。
别人怎么对待我们,那是一直以来相处的结果,其中的缘由仔细思考一下还是能够找到的。
但因为别人对我们的眼光让自己有所不适,从而改变自己,让自己生活变的不适,那多少是有点不合适的。
改,最好是往好了改,往舒适的方向改变,哪里有让自己受罪的道理?
若是越来越不好,只能说改变得方式不合适吧了,适当的调整就好了。
然我对待别人的态度,很大一部分来说,真的是自我修行了。
接近什么样的人,就会走什么样的路。
节俭的人会教你如何勤俭节约,小人会教你坑蒙拐骗,牌友只会催你打牌。
酒肉朋友只会催你快点干杯。
然自己想要走什么样的路,完全在于自己。
不要说自己没有办法,任何一个人狠起来,那是连自己都会怕的。
减少某些让自己不舒服的社交,这种事情不难。
关于这些话,现在还流行出了其他的说法。
别人跟我借钱,是我的因果,
别人不还我钱,是我的报应。
这也是生活中的某些现象。
现在的果,自然能想到过去的因,然现在的果,又是未来的因。
这就是因果。
轮回这种事情,不是灵魂虚无的东西,现世报,不久就能应验。
既然说到这里,那就多说一点,避免被人算计的六招。
一,心细才能查危
二,与人相处要有尺度。
三,多观察周围的人和事。
四,不主动和小人来往。
五,不要欠人情。
六,以直报怨。
这些东西,早接触早受益。
不要受伤了再后悔,在现实中被锤炼出这些能力,那就损失大了。
郑凯说的话,好像有点作用了。
至于作用有多少,谁能说的清楚呢?
“连光浩,你们班今天安排两个人站岗。”
此时班务会已经开的不短时间了。
差不多要结束了。
不然也不会有值班员过来打岔。
“知道了。”
这?
这还用想吗?
两个人,还能是其他人吗?
不会,只能是郑凯和昌羽两个。
说起来站岗这件事,郑凯还有点喜欢的样子。
至于说为什么喜欢,这个放到下一章说。
“以前指挥班从来不站岗的,刚刚开会的时候,只是说让我们加强三排,没有想到竟然要我们班出两个人,真不知道这三排怎么安排的,连一个岗哨都安排不好,哼,休息一下吧,等会该结束了。”
“放松,放松。”
这个班务会到这里就算结束了。
有收获吗?
好像有!
不是好像,是真的有。
至少对活着这件事是明明白白的。
之前一段时间,后面一段时间,都是非常清楚的。
在思考中不断的成长。
一年中能够有多少个星期?
五十四个,能有多少班务会?
简单数一数,也就那么多。
当兵两年的话,也就两个五十四个星期。
期间还有各种任务执行阶段,再排除各种活动,简单算算的话,这种班务会不多的。
至少郑凯当兵这么长时间来说的话,没有几个。
新兵三个月没有,集训期间没有。
这就一年过去一半了。
时间就是这么快。
今天周末,星期日。
站岗开始的第一天。
郑凯被安排到了第四岗。
昌羽被安排到了第五岗。
站岗,班务会,对于每个当兵的人来说都是常态。
这些事情,对于郑凯来说反而显的有点稀少。
晚上点名的时候,郑凯被狠狠的表扬了。
表扬的事迹,无非就那么几个。
什么训练很积极,什么训练成绩很优异。
什么项目中表现突出,什么比武取得什么成绩。
这种事情被拉出来说,不是一次两次。
这是常态化管理。
这些事情,在发生的那一天会被点名,在总结的时候也会被点名。
优秀的人,要做好适应的准备。
毕竟在这个地方,也就这些事会被拿在台面上说。
一本正经的被表扬,郑凯已经习惯了。
本来这些表扬就是为了提高大家的训练积极性。
日常中的比试,男人之间的比试,都是这些事情。
没什么可稀奇的。
对于一般人来说的话,这些表扬是稀罕事。
对于努力的人来说,这些都是常规福利。
就像学生考试之后得到的奖状一般。
在某些时间段,某些人确实是为了那些荣誉而努力。
其实到了一定阶段,基本不会在意这些了。
有些人的努力动力根本就不是这些表扬,而是来自各自内心的某种情愫。
比如自尊心,比如责任心,比如上进心,比如各种感情。
这些事情,郑凯已经见怪不怪了,生活依然一如既往的样子。
熄灯过后,郑凯依然是拿着资料到图书室研究。
说是训练习惯也好,说是其他的也罢,郑凯依然过着自己想要的样子。
不断的努力。
强化自己的体能是一方面,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是一方面。
总之,当一个人越努力的学习的时候,总是会感觉缺少的东西越多。
在很多人看来,军营里在熄灯之后还保持着灯光常亮是一件违反纪律的事情。
也确实是一件违反纪律的事情,所以这也是很多人不会在夜晚学习的理由。
但这也影响不了什么。
毕竟每个岗位的专业训练不一样。
很多岗位除了白天的体能要训练,晚上的专业技能也是要训练的。
只是这个训练状态,对于很多来说是一件紧急状态。
也就是紧急恶补自己短板的一种状态。
当专业技能练出来之后,这种状态基本就解除了。
在熄灯之后依然训练的人只会越来越少。
而且时间也会越来越短。
郑凯是唯一一个在坚持的人。
坚持的毫无理由的那种。
毕竟郑凯的所有技能都已经达到了超一流水准。
说是训练习惯,那是说给别人听的。
也是给别人找一个不要埋汰自己的理由。
要知道,这个世道很多人的状态都是那种样子。
大家都是穷的好好地,你为什么要先富起来?
对于努力的人,尤其是比自己努力的人,很多人都会下意识的拉扯一把。
这是外部的阻力。
至于自己的放松,那是自我的惰性,这种情况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在上演着。
能够保持本心,这句话说的简单,但是做起来,确实有点困难。
而且困难还不小。
可以这么说千万人之中找不到几个。
千万人说的有点夸张了,但说万人之中找不到几个绝对是稳妥的。
“郑凯,我去休息了,今天晚上还要站岗。”
昌羽找个理由回去了。
“好的,你去吧。”
郑凯随意的回复着。
“你不回去?”
“我不着急,早早的回去,也睡不着。”
“不是吧,集训都结束了,现在班长也不会天天看训练情况了。”
郑凯微微一笑。
其实说这话,大家都懂。
以前夜间学习,很多因素是因为训练节奏紧张,不努力的话根本就谈不上排名。
但集训结束了,排名也出来了,成绩很不错。
按照道理来说,我们的技能已经炉火纯青了。
回来这段时间,天天夜里依然学习,只是不想被说成,已结束之后就是放羊,多少还是要有一个过程的。
就像冲刺到了终点之后,也不是立马停下来的,而是再进行一段距离的缓冲。
对于郑凯依然给自己加训,仅仅是因为自我要求,但这种想法在自己的心里就好,没有必要说出来。
“唉,一时间放松下来,感觉精力反而旺盛了,行了,你先回去吧。”
“你今天是和史丹利站岗吗?”
昌羽试着拉郑凯回去,提醒着郑凯今天晚上还有岗哨要执行。
“这个我知道,不知道这个家伙怎么就叫史丹利了,今天晚上,我要好好问问。”
郑凯依然没有想要离开的意思。
“唉,回了。”
安静的世界,从来没有这么安静。
就连翻书的声音都是如此的明显。
笔尖在纸上划动,似乎填满的不是笔记本,而是那段空缺的学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