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节、老兵的忧伤
“郑凯听说你是拳王。”
提到这个称号,郑凯多少还是有点汗颜的。
毕竟自己什么水平自己还是知道的。
“那都是大家承让的。”
对于这一点,郑凯也毫不避讳,有什么直接说就好。
“这个水分确实有点大。当兵这么长时间,我都没有勇气参加这个比试。”
“怎么了?”
对于这一点,郑凯还是有点疑惑的。
毕竟,在部队这么长时间了,郑凯还是知道一点的,那就是要争。
横十一竖是一,时时刻刻拿第一。
这是我们一营的口号,而且每个人都是这么落实的。
每次对外的时候,我们从来就没有怂过。
有问题要上,没有问题制造问题也要上。
勇气这个东西,我们什么时候会缺少?
从来不缺这个东西!
“你不知道,其实我也没有什么机会参加,新兵的时候,一个比一个厉害,林介航那个吊毛那个时候是真的猛,不仅仅林介航,你看刘飞,那一个个的谁不是嚣张的一比,简直盖了,后来下排,我到三排,我以为我能够横着走了,没有想到,遇到蒋文这个骚货,平时看起来骚唧唧的,动起手来一点也不客气。”
不是,这话听起来怎么感觉就那么不舒服呢?
这有点像什么了,那个人不行怪路不行?
什么叫骚货?
有见过这么形容人的吗?
嚣张?
这是形容战友的吗?
怎么感觉每个人在你面前都这样,啥都不是。
你要是比别人强,也就算了,你有这个实力去埋汰别人,可是你好像也没有吧?
郑凯心里这么想着,嘴上却说着:“你还别说,蒋文的文采确实够骚的,只是没看出来有多么不客气,带我们这群新兵的时候,它属于最客气的了。”
“他是装逼。”
停,这个话题不能这么聊。
要这么聊下去那就是嚼舌根了。
议论别人可不是郑凯的作风。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状态。
对于别人的生活状态有必要去讨论吗?
而且每个在别人背后讨论的人都不会受到好的待遇。
这是人之常态。
任何人都不喜欢有人在背后嚼舌根,尤其是关于自己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个道理郑凯还是知道的。
自己不知道的事,自己管不了,自己经历的事情,自己还是可以影响的。
“老兵同志,我们就不要聊这些了,你看看我练的怎么样?”
聊天的节奏怎么把握,往往是根据聊天内容来的。
至于能聊到一个什么深度,完全看各位对于每个问题的理解深度。
显然,此时的聊天话题没有什么深度。
毕竟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算不上什么话题。
“你是从几岁开始练武的?”
史永炫的话题被郑凯牵引过来了。
但这个问题是不是太常规了?
怎么感觉每个人都会这么问。
有意思吗?
就这点事,怎么遇到一个人就要被提问一遍?
你们这些人说话难道不经过大脑皮层考虑一下吗?
“我是前两个月才开始练的。”
面对不同人提问的相同问题,郑凯虽然感觉无语,但还是想着法子的回答着。
“怎么可能?我从小就开始练的,到现在也没有见过谁像你这样的。”
“以前听人说,学习周易的话,只有两种人能成,一种是积累足够多知识的人,一种是啥都不会的,若是一知半解的人学习容易走火入魔。”
“主要是看你的呼吸吐纳,好像很有水准。”
“这个受到了不少人的指导。”
“唉,要是每个人都像你这样,不能够啊。”
史永炫感觉自己的人生观要变了。
“这不是专注吗,到了部队什么都不用想,只想着好好训练,可能是这种状态下,训练更容易进步吧。”
“你这是五禽戏吧。”
鸟练肺,郑凯这么做是因为感觉,这个时候没有必要大汗淋漓的,毕竟在站岗,等会还要休息的。
能够在这短暂的时间里熟悉一下已经学到的技能也是不错的收获。
“以前我为了练习这个呼吸吐纳可受罪了,根本不得其中窍门。”
“这个,好像站军姿就能锻炼的吧。”
“你还别说,定军姿的话,确实能够体现出呼吸吐纳的有点。”
“我以前练的是站桩与搜骨。”
这???
这又涉及到郑凯的知识盲区了。
完全没有经历过,准确的说是从来没有听说过。
“站桩与搜骨?”
“这是内家功法练习方式。”
“龙形搜骨,气息力量。”
史永炫进入了一种状态,郑凯也进入了一种状态。
史永炫进入了装逼的状态,郑凯进入了虚心学习的状态。
“龙形搜骨,鼍形掌。”
“开膀功,搓跨,摇辘轳,猴蹲功,单弩,铁板桥,鹰啄功等等。”
“怎么感觉像说天书的一样?你会不会啊?不会只是在耍嘴皮子吧?”
郑凯说的话,绝对是带有目的性的。
就这算盘打的,哗哗响。
任谁都能看出来,郑凯是想学。
郑凯想学也只是想而已,并不能说能够掌握。
但是这个态度却会影响其他人。
主要这个其他人是史永炫,史永炫也在跃跃欲试,似乎在等着郑凯这句话。
常为心师不为师心,这个自古有之。
只是很多人意识不到而已,等到意识到的时候,基本过了不少岁月。
本该在全力提升自己的年纪,却因为一些琐事而绊住了自己前进的脚步。
在多年后,多少人在遗憾,可是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能做出什么改变吗?
都说浪子回头金不换,但浪子回头还有机会吗?
得到的机会还是曾经为之追求的机会吗?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是百年身。
青春短短,时光荏苒,时间长河从来不会倒流,过去了就是过去了。
不努力的青春过去了,就不会在有青春了。
十八岁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
虽然十八岁的状态会保持很长时间,但那也只是自己在骗自己而已,一直保持十八岁的状态,那十九岁呢?
二十岁呢?
人生是不断前进的。
莫要想着舒适的活在现在,舒适的活在现在,现在会很惬意,但到了某一天,真的会没有遗憾吗?
说不准的。
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名句留下。
玉箫一曲送清魂,再回首已是百年身。
初听不识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向来心是看客心,奈何人是剧中人。
此时的郑凯是史永炫的过去。
谁没有努力付出的曾经?
林介航在郑凯的身上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史永炫又何尝不是?
谁曾经没有激情过?
谁不曾幻想过?
谁不曾为梦想努力过?
林介航希望郑凯能够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
而史永炫呢?
或许他是想着郑凯以后能够别像自己。
一身的傲骨硬是被生活熬成了散仙。
至于为什么这么说,那是因为史永炫和郑凯讲的不仅仅是功夫,还有哪些淡淡的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