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节、出公差的样子
虽然在同一幢楼里,但是这个房间这个词,真的没有什么概念。
虽然班长进入的这个房间没什么特别,但是真的没有进去过。
保密室
推开保密室的门。
一台碎纸机,一个废纸篓,
三张桌子,两台台式电脑,一台笔记本。
还有一排柜子。
“指导员好,文书,帮我打一份资料。”
班长进门直接办事。
不像郑凯,进门第一件事竟然是观察周围的布局。
其实这里也不算陌生了。
毕竟早就进出过了。
至于为什么说没有进去过,是因为没有以这种样子进去过。
以前进去都是办自己的事情。
拿东西,谈心干嘛的都是心里有事。
很少去看周围的布局。
而这次进入,只是以旁观者的样子进去的。
啥都不做,就是一个跟屁虫。
自然会有心思去看周围的事物。
“卧槽,你这个时候要打印什么?我都要忙死了。”
文书班长统传很焦急的忙前忙后。
文书的一般职责,在部队里基本就像秘书一般。
很多事情都要忙的。
比如各种文件的接收,比如各种资料的整理。
再比如各种档案的管理。
这里就不细说了。
说回我们自己的事情。
“那怎么弄?这些都是需要的。”
“你先放一放,今天太忙了。唉,对了,你要什么资料?你自己找吧。”
连光浩看了一眼,确实是忙。
“好。”
也就这个时候,郑凯才会在意要找什么东西。
而保密室,那真的是藏经阁一样的存在。
打开柜子的门,很自然的就看到了各种书籍。
都是机密。
只不过级别不同而已。
这里也不详细说了。
太多了。
各种作战数据,各种作战方式。
各种作战地形,以及各种保密资料。
这些书籍和在学校里读的书籍不同。
学校里读的书都是课本。
这里的书籍都是技能书,甚至是理论。
这些书,其实也不是不能看。
这些书在以后都是郑凯的进步阶梯。
更多的原因是大家不喜欢看书而已。
有手机玩,谁愿意看书?
这些书籍和指挥班集训的那些书籍差不多的意义。
都是部队的保密资料。
在这个年代,哪里有搞不到的书籍?
都能搞到。
只不过大家不乐意搞了而已。
尤其现在的信息化时代,很多资料都解密了。
绝密543都解密了,哪里还有什么没有解密的?
红军时代的多少潜伏的战士,多少解密的,太多了。
很多时候,这种资料里的主人公都是希望解密的,放到阳光下。
只是对这些秘密感兴趣的人不多而已。
书籍摆在那里就是书籍。
知识资料不会自动跑到自己的识海里。
只有去学习,去感悟,之后才是自己的。
当然也有那些绝密的资料,那些是不能看的。
比如正在执行的任务。
比如个别人员的调动安排。
有些秘密不知道就是最好的样子。
绝密的档案,不能漏出来,也不要想着挖掘。
比如那些卧底,比如作战计划。
班长从地图档案里找到海训要的地图之后,就把资料整理好归档了。
相对于这些东西,郑凯还是对那些作战书籍更感兴趣。
毕竟谁不想提升自己?
这些资料,目前的郑凯是没有精力,也没有机会去观摩的。
立足本职岗位,做好自己的事情,有多余的精力再想着提升自己。
连自己的事情都做不好,还想着其他的事情多少有点天方夜谭了。
成长的过程是一步一步的。
拿好资料,继续返回工具房。
认真的归拢需要的东西。
不得不说,班长这事做的有点本末倒置了。
接到命令,直接去干了。
完全没有意识到三思而行的含义。
这或许就是新班长的样子吧。
不管什么时候,先做。
在做的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在处理问题。
连光浩要是作为一个兵的话,这么做没有什么问题。
但作为一个小组的领头人,这么做的话多少就有点不合适了。
毕竟一个小组的其他人在这种状态下,做事的效率会很低。
连光浩若是先想一下接到的任务要以什么样的方式完成。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做些什么,需要怎么安排人员。
效率应该会高很多。
若是在行动之前,先安排郑凯和昌羽去工具房翻找东西,自己去查阅资料。
我估计这个任务会进行的很快。
而且同一个组里的人员也会轻松许多。
这个轻松的意思是不迷糊,做事明确。
而不是除了自己忙,其他人像个傻子。
这不仅仅是连光浩存在的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现象经常会有。
有些刚刚任职的领导,总是意识不到自己要带领一群人。
自己忙的不可开交,而自己的组员却闲的头皮发麻。
本来是一个很有战斗力的团队,硬是没有发挥出相应的战力。
劳动力闲置,别怪员工懒惰,就是领导没有安排好!
遇到这种事情,大家也不要发脾气,客观看待吧。
上司的上司都没有在意,作为下属还有什么好着急的。
平常心,平常心。
三个人来到工具房的时候,再次安排任务。
把工具搬到指定地点。
一看这事安排的就有点浪工了。
你要是先安排我们搬东西,不就可以早点结束了吗?
一看着工作量就知道不小。
楼上楼下的来来回回的。
想想都是一件不舒服的事情。
想想就行了,这些事情对于郑凯和昌羽来说谈不上舒服不舒服。
郑凯和昌羽的样子,属于完全没有脾气的样子。
毕竟有这么一个全心为自己的班长,谁还不能包容一些缺点呢?
搬着东西到楼下的时候,就看到一群人在搭设帐篷。
迷彩色的。
这个和电视里的帐篷差不多。
军用的指挥所的样子。
这群人应该就是出公差的吧。
不用怀疑,这就是出公差的。
周末都在休息,只有这群人在这里忙碌。
要堆积沙盘,一般都是要搭设帐篷的。
帐篷肯定要搭设的,不然这么多东西露天放置的话,真的不好。
什么时代了,对吧,指挥所还能不像样怎么行。
不得不说,这群人的效率比我们指挥班的效率高多了。
在我们还没有搬完东西的时候,帐篷已经搭设好了。
不仅如此,大家还有时间一起般东西。
这里搭设的帐篷算不上指挥所。
至于为什么算不上指挥所,那是因为有很多东西都没有。
只是推演的地方。
和想象中的指挥所有很大的不一样。
看着好像很简单的事情,可就这么简单的事情都是半天的劳动成果。
这个周末想要休息一下,那是不可能了……
相比较指挥班,其他人的公差,那才叫有成果。
那几个出公差的老兵已经回来了。
推着小推车。
带着迷彩色的小帽子,没有扎腰带,样子多少有点松懈的样子。
这一点的感觉,可能是一时半会没有适应。
一直以来都是紧张的训练状态,所以对于这种样子,记忆还是很深刻的。
小推车里的东西,还挺多。
有一只猪头,还有不少塑料袋装的东西。
没有仔细看,但也差不多知道装了什么东西。
也就这些东西,确实让人无语了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