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攸回到自己府中的当天夜里,就收到了王茂被杀害的消息。
“尸体是临近傍晚时分,在城东被一名居民发现的。居民报了官,官员通知了我们,我们这才知道。”
“这么说,那两个人这几日都是躲藏在了城东了。”
“是的,没想到这两人竟然会躲藏在那里。”
“哼!看来你们平日里也是享福惯了,已经不会主动前往那些贫困之地了。”
李胜急忙跪了下来,恳求道:“属下知错,还请家主原谅。”
“哎!事情过去就过去吧!你去把元度喊来。”
蔡卞字元度。
蔡卞乃是蔡氏家族旁氏一支,从小聪慧,颇得蔡瑁喜欢,所以蔡瑁平时就将蔡卞带在身边,和蔡攸一起培养。
蔡卞来到后,在蔡攸旁边坐了下来,道:“兄长,唤我何事?”
蔡攸详细的将这几日发生的事情向蔡卞说了一遍。
“依兄长之言,这个名为陈普的人倒是颇有一些能耐。”
“我的得力助手王茂很可能就是被这个陈普所杀,其他的那些下属也指望不上。所以,才让你过来,以你的才智,一定能将这些人手到擒来。”
蔡卞笑道:“与聪明人交手,别有一番乐趣。”
“好!我的那些门客你尽管使唤,若有人不听命,你可以全权处置。”
“好!对了,兄长,此事叔父可知?”
“还不知道,我还没有告诉父亲。原本我是打算将这些人捉住后,再告诉父亲的。不过,现在看来是隐瞒不住了。”
“兄长还是尽早将这件事告诉叔父才是,有叔父在身后支持我们,我们也好做事。”
~~
蔡攸来到蔡瑁处,将这几日的事情详细告知了蔡瑁。
“事情都到这一步了,你才将此事告知我,你眼中还有没有我这个父亲?”蔡瑁愤怒不已。
蔡攸慌忙下跪,道:“孩儿知错了。孩儿想着将这几人擒拿后,再告诉父亲。孩儿看父亲今日十分辛劳,想着替父亲分忧,这才出此下策,还望父亲恕罪。”
“哎!”蔡瑁叹息一句,道:“你也是一番孝心,先起来吧!”
蔡攸起身,坐到了蔡瑁身旁。
蔡瑁道:“依你之言,都是因为那个颍川陈氏的族人在捣乱了。”
“确实如此,要无此人,我现在肯定已经将那些人擒获了。我现在十分怀疑此人的身份,不过我已经安排手下赶往颍川,查验一下此人的身份。”
“嗯!你做的不错。只是想到这一点的时间有些晚了,若是第一时间能想到这点,我们现在应该已经知道这人的身份了。”
蔡攸低头称是。蔡攸明显对自己的这个父亲是十分的畏惧的,在蔡瑁面前就如一只温顺的羔羊,完全失去了他时的风采。
蔡瑁放下手中笔,用手轻轻扇了扇刚刚写好的字,好让字干的快一些。
“居安,你可知我为何要让刘琮不战而降?”
蔡攸想了想道:“曹丞相以天子之名,征讨诸侯,乃名正言顺,刘琮虽是向曹丞相投降,但其实也是向大汉天子投降。曹丞相,雄踞北方,手下兵多将广,岂是刘琮等势力可以抵抗的。父亲此举,实乃是保护刘琮,保护荆州百姓免遭生灵涂炭。可是,总有一些人看不得父亲的功绩,不时出口诋毁父亲。这样的人,着实可恶。”
“你此言,只看清了事情的表面,却没有看清事情的实质。”
蔡攸道:“愿父亲指点。”
“董卓乱政后,北方多年战乱,百姓民不聊生,北方士族和百姓多有南逃,这些南逃的百姓虽然加强壮大了我们这些荆州本土士族的力量,但是那些南逃的士族,却成为了我们这些本地士族的竞争对手。这些南逃的士族中,现如今名声最大的便是那诸葛氏。
诸葛氏虽然名义上与我蔡氏有亲属关系,但诸葛氏的这些人才却不在荆州为官,很明显这诸葛氏志不在此。如今诸葛瑾在东吴,诸葛亮在刘备处,这些势力却都是与我们是敌对关系的势力,诸葛氏发展强大,必不远矣。
我们蔡氏原本只是荆州的一个小士族,这些年之所以能成为荆州境内数一数二的士族,皆是因为当初刘表入荆州时,我们蔡氏选择支持刘表,奉刘表为主,助刘表占领荆州。如今为父选择投靠曹丞相,也是希望蔡氏能像这次选择一样,再次发展壮大。
荆州士族,虽然比不上颍川荀氏、颍川陈氏、弘农杨氏这些士族强大,但是这些年来,荆州的士族也是在不断的壮大,和那些士族相比,已经差不了太多。
这几年来,荆州士族中出了许多有才之人,这些人的名声也是响遍荆州,如马氏马良、庞氏庞统、杨氏杨仪等,但是我们蔡氏,你这一辈中,却没有有名望之士,如此这般下去,我们蔡氏一定会被这些士族给代替,那时为父便成为了蔡氏的罪人。
所以,为父才力主刘琮投降曹丞相,让我们蔡氏依托于曹丞相。曹丞相与我乃是旧识,今日我又立下大功,曹丞相必定不会亏待我们蔡氏。也只有这样,我们蔡氏才能一直是荆州境内数一数二的家族。”
蔡攸听后,面露惭愧之色。蔡瑁借着向蔡攸指点之际,又一次的表达对自己的不满,这让蔡攸心中惭愧万分。
“孩儿今后一定努力,定不会辜负父亲的辛劳。”
“哎!如今也只能是尽人事,知天命了。你和蔡卞两人,是我蔡氏后一辈中,最有才的两人,我对你们两人是十分看重的。不久之后,我便会向曹丞相推荐你们,让你们进入官场。”
“诺!”
“围捕那五人一事,你交给蔡卞去做,也是好的,这好可以让蔡卞在这件事情中历练一番。不过告诉你的那些手下,一定要确保蔡卞的安全,否则这些人也都不用活了。
另外,我还会让张允出兵协助你们,一定要将这五人拿下,莫要再让他们走脱。”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