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皇子一直都是一副乐呵呵谦恭和煦的脸,
“昨晚上就听说了三春生产了,但是昨夜太晚了,怕耽误了你们休息,我们这几个兄弟姐妹才商议着今日来探望的。今日来一瞧,气色果然不错呢。”
四皇子也是乐呵呵的,直搓手,
“真好啊,咱们皇室添丁,实在是大喜事呢,又赶上过年,真是喜上加喜。大家别提多高兴了。”
今日是已经是年三十,众人又是进宫,穿得都是新衣裳,面容也喜气洋洋,整个屋子里显得特别亮堂温馨。
九皇子梅林上前仔细看了看徐三春的面旁,也点点头说,
“母后说的一点不错,三春这气色哪里像是生过孩子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大姑娘呢。”
一番话逗的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羽林王上前就爽气的拍了拍梅林的后背,笑着道,
“你这小子,还会打趣自家姐姐了。今日怎么没把你那位将军带来给我们瞧瞧?”
众人顿时都要偷笑,只有梅林涨红了脸。
司梅林与高介两人情投意合,交往也并不避人,两人的事情已经传的到处都是。
皇后特意找了梅林和高介谈话,见两人情投意合,也并未阻止。
这种事情自古有之,并不稀奇,宣国也并没有鄙视同性的传统。
皇后更是因为自己的经历,对这样的事情很是宽容理解。
大家都觉得很正常。
故此皇宫上下,都知道了九皇子梅林与高介将军在一起了。
但却并没人当面调侃过,今日三皇叔提起,梅林第一次被打趣,还真有些不好意思呢。
四皇子司新城枪话道,
“三叔怕还是不知道呢吧,今日进宫,就是高介将军送梅林来的,那高介将军正在宫门口等着呢。”
这话惹的众人都纷纷好奇起来,这里好些人都知道威风凌凌,战功赫赫的高介将军。
但不少人并未见过,只闻其名,不见其人。
南林王妃好奇的道,
“这将军名声在外,我们还真没见过呢,既然在外头候着,不若请他进来一道聊聊。”
羽林王一拍大腿道,
\"这高介可是我的军队里出来的,这两年他在都城内,我在边塞,还真是好久不见了,快快请进来,大家叙叙旧。\"
梅林有些不好意思。
半靠在床榻上的徐三春投去一个鼓励的眼神,轻声道,
“梅林,你的伴侣也该正大光明的介绍给大家的,去带进来瞧瞧吧。”
众人都热切的眼神看着梅林。
梅林也看得出大家并不是想要看他笑话,而是真心想要见见自己的这位心上人,犹豫片刻终于点了点头。
梅林出去后很快就将人带了进来。
高介一人在宫外站着,身上带着阵阵寒气,一进屋,一股肃穆威严的气度扑面而来,众人都是眼前一亮。
身高近乎两米,身材魁梧,皮肤是常年在外暴晒的古铜色,整个人气宇轩昂,带着习武之人的气概,很是夺目。
众人几乎都要抬起头看他。
南林王妃深居深闺,还很少见外男,见到高介,忙拉扯南林王的袖子小声感叹,
“乖乖,这么个天神一般的人物,难怪咱们梅林要跟他好了,要是再年轻几岁,我估计都要为之心动了。”
南林王伸手紧紧攥着南林王妃的手,强行十指紧扣,低声道,
“夫人可别说胡话,小心晚上回去。”
南林王妃一抖,自家这位王爷在外头严厉自持,可晚上就饿狼附体一般。
忙主动挽住了南林王大手笔,小声哄道,
“玩笑话,你也当真。”
站在父母身后的司阳全然没听见父母的调情,嘴里嚷道,
“乖乖!这将军的头都快靠近横梁了哎!”
众人被这话一逗,刚刚寂静的屋子顿时笑成一团。
高介憨憨的摸摸头,微微弯腰,确实是如此,他进屋时,就是要弯腰才能进的。
高介脸上露出笑,
“末将一介匹夫,从小就被娘亲说壮如牛,让各位见笑。”
众人见他淳朴,也都打心眼里欢喜。
司诺和司新城主动上前跟高介打了招呼,高介也谦虚的回礼了。
几个姑娘都躲在里屋,趴着窗户瞧。
司琳笑呵呵的从窗户边走了回来,小声道,
“难怪我那九弟弟最近一段时间那般魂不守舍,这样的人物,实在是应该魂不守舍的。”
司月也瞧了一眼,笑嘻嘻点头,
“真是个不错的人物呢。”
徐三春半靠在床边,吃着点心,她能听见外头的说话声,听见众人都客气的和高介寒暄,心头也是高兴。
司月和司琳围着徐三春又说了些女子之间的小话。
转眼间天就黑了。
众人正打算告辞的时候,皇后掀开帘子走了进来,
一眼就看见了人高马大的高介,但是她并未露出异样眼神,只是笑着看着众人,
“太后有旨,今日众人就在宫中吃年夜饭,就设在三春这边的宫殿内。”
众人纷纷惊喜万分。
往年从未有过这般的殊荣,太后从不留人吃饭,更何况是年三十这样的日子。
这还是第一次皇室族人齐聚一堂,众人脸上都露出来惊喜的神色。
高介在人群里有些局促,知道这事皇室内部聚会,自己这个外人不该参与,但是若这个时候上前跪拜离开,倒是显得很突兀了。
正有些不知所措的时候,手被梅林攥住,梅林低声道,
“没事,我陪你出宫去吃。”
声音很低,只两个人能听见。
皇后此刻却扬声道,
“高介将军,你不是外人,留在一起吃饭吧,太后也想要见见你呢。”
高介和梅林俱是一惊。
甚至梅林都没有想到,皇祖母竟然愿意见高介,这让他有些受宠若惊。
高介也瞪大了眼睛,他真的没有想到一切会这么顺遂,他已经做好了被冷落被刁难的准备了。
但是这些都没有遇见,他到现在为止遇见的都是友好的善意的对待。
这让高介都忍不住红了眼眶。
他上前跪下谢恩。
年夜饭就设在了徐三春内屋外的正厅内,中间用屏风隔开,靠内的设了一桌用来女眷坐,靠门边的设了一桌用来男人坐。
这样也是为了方便三春。
宫女太监们络绎不绝的进进出出,一道又一道道菜品被端上来,整个屋子里热热闹闹的,屋外一片白雪皑皑。
徐三春的身侧睡着儿子小团团,此时他刚刚吃了奶,憨憨的睡去。
屋内的女子们的都围着他瞧个不停。
屋外的皇子王爷将军们也都高谈阔论,聊的开怀。
“太后到!”
突然众人都安静下来,看向门口,只见司君瑞搀扶着老太后缓缓走了进来。
老太后今日一身酱紫色新衣宫裙,满头翡翠的头面,略略敷了粉,整个人神采飞扬,瞧着都年轻了不少岁。
众人纷纷跪拜行礼,徐三春因为身子不方便,但也在床边躬身行礼。
“太后万福金安。”
太后冲众人缓缓点头,示意大家起身,自己则是径直进屋去,坐在了徐三春的床边,拉着她的手道,
“好孩子,今日皇祖母陪你一起吃年夜饭。”
说罢又伸手摸了摸还在熟睡的小团团,脸上露出来真切的笑。
从怀里掏出一块玉佩,放在了团团的襁褓内。
屋内的女眷全都眸色一动。
皇后都有些吃惊,这只玉佩是太上皇赐予先皇的,先皇在成婚之日赐予了当时还是皇后的江佩。
这只玉佩绝世罕见。
更重要的是被太后珍视着日日佩戴,这一带已经快五十年了。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吃惊太后竟然将这么重要的东西赠予了还尚在襁褓里的婴儿。
徐三春也微微震惊,她开口想要推辞,
“皇祖母,这万万使不得,这玉佩您戴了大半辈子了,怎么能给他呢。实在是太...”
太后却伸手制止了她继续说下去,从容道,
“我已经是半截入土的人了,这玉佩早晚要落入他人手里,不若现在送给我珍爱的人,也不枉我一片心意,三春,你莫要拒绝我这老婆子对小辈的心意啊。”
这话一出,徐三春也不好再说什么,只是点点头再次跟太后道谢。
将那襁褓上质地柔润的玉佩小心点揣入了襁褓内。
那小团团此刻居然咯咯咯笑了起来。
惹得太后顿时大喜,激动道,
“你瞧瞧,这小东西好似很喜欢我送的玉佩呢,看他笑的多开心呀!”
众人见状,也都笑做一团。
此时饭菜已经准备好了。
众人纷纷入席,徐三春被宫女们服侍着,穿着厚厚的夹袄,头上带着抹额,被众人搀扶着坐上了桌子。
床铺离着饭桌不过也就三五步的距离,屋内还烧的暖烘烘的炭火,宫女们寸步不离的服侍着。
徐三春被照顾的特别好,她被妥帖的安置坐了下来。
左侧坐着太后,右侧是皇后,其他的女眷依次坐下。
男子们的那一桌也坐了下来,热闹的交谈声响彻了整个屋子。
徐三春望着偌大的屋子,隔着屏风也能隐约看见那桌的男子们,这么热闹欢聚一堂的气氛,实在是让她动容。
她有些激动的红了眼眶,其实没什么好激动的,但许是刚生产的女子,都是比较敏感的。
她整个人的情绪有些难以自控。
这一情绪被皇后很敏锐的捕捉到了,她捉住徐三春放在桌子底下的手,柔声在她耳畔说,
“三春,好孩子,这一切都是你该得的,大家都爱你。”
徐三春点了点头,心里被幸福填的满满的。
她瞥了一眼窗外,外头依旧白雪皑皑,窗前的一株腊梅开的尤为的旺盛,虽然寒冬,却能感觉道一股强烈热烈的生命力。
她心头顿时充满了无限的力量。
此时外头响起了噼里啪啦的炮竹声,众人纷纷捂着耳朵,脸上却都挂着开心的笑。
年夜饭热热闹闹的开始了。
男人们聊的无非就是国家大事,女人们聊的无非就是孩子生活琐事和八卦等事。
太后道,
“等团团百日的时候,我们宣国可要广发请帖,请各国的友人都来吃酒!”
皇后娘娘也附和道,
“正是,我们宣国这些年低调的厉害,从未给皇室子弟操办过什么,如今团团出生了,定是要大操大办一场,大家都热闹热闹的才好。三春若是放心,就交给我来办吧。”
皇后以前从来是冷漠的性子,从未主动揽过事,但如今却主动揽下团团百日宴的事情,众人也知道皇后娘娘对徐三春的偏爱。
说来也是,这皇宫内,又有谁是不爱徐三春呢。
太后点了点头道,
“那就交给皇后去办,皇后办事自然是令人放心的。”
徐三春也感激的看着皇后点了点头。
众人又聊到了七公主司琳的婚事上,如今皇室内除了尚未成年的十公主,就剩下了这个正当婚配年纪的七公主了。
七公主听到提到了自己,顿时羞的红了脸,低头只顾着吃菜。
七公主司琳许的是宣国新科状元邱贻先,听南林王妃说,是个才貌兼具的男子。
司琳曾远远的在城墙上看过这个男子,仪表堂堂,心里头是很满意的。
故此脸上虽然绯红,却也露出来喜气的笑容。
司阳司月两兄妹早已定下婚事,这众人都知道,席间聊了聊两个孩子的婚事,众人又将话题引到了十公主司乐身上。
司乐此时正端坐在下首,吃着鸡腿,一脸的天真烂漫的神色。
自从大皇子和锦妃死去之后,司乐在自己的宫殿内日日哭闹不止,吵着要哥哥和母妃。
是皇后将司乐带回来自己的寝宫里,日日照料,跟她讲清事情的经过和对错。
司乐小小年纪,却聪慧过人,以前若不是锦妃总是教坏她,司乐是很得众人的喜欢的。
司乐聪明,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之后,虽怀念母妃和哥哥,但知道到底是他们做错了事情。
伤感一阵子之后,也就释怀了,跟在皇后身边,日日贴心侍奉,很得众人的心。
皇后考虑着明年给司乐请一位翰林院的老师,司乐也快五岁了,人又聪明,多读书不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