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享乐风气,当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贵族能够跟齐国相比,而齐国贵族的享乐风气已经逐渐蔓延到民间。
那也不奇怪,谁让齐国的总体经济很好,尤其是只要肯卖把力气可以在各座商业发达的城池找到活干呢。
真实,打工人首次大批出现就是在春秋时期的齐国,也让齐国的人口流动性非常大。
而人口流动性大了之后,治安不可避免是要往糟糕的方向发展了。
时间走到当下,论哪里游手好闲的人居多,又是在齐国。
在齐国的每一座城池中,一定有这个侠那个侠。他们是干嘛的?可不是当好人做好事,混得好一些是贵族的打手,混得不好则是依靠坑蒙拐骗维持度日。
齐国君臣很头疼这个侠那个侠,一再严打都是效果不大,搞了吸引这个侠那个侠随军出征的策略,每一次都能够带走好些个勇士,多少算是遏制了国内的治安问题。
楼令在跟齐军交战的时候,当时齐国一方的参战人员,勇士比正规军多。
好几次让楼令没搞懂齐军指挥层在干什么,后来得知齐国国内的治安之糟糕,随军勇士的构成,有点理解齐军高层为什么不把勇士的命当命了。
到春秋末期,墨翟学儒而创造出墨学,也就是墨家学说。
提墨家干什么?那是因为墨翟一定程度上帮助齐国改善了治安环境。
只不过,墨家学派坐大之后,受老罪的对象变成了列国。
墨家学派帮助齐国改善治安环境,一来是吸纳了庞大的“勇士”人群,再来就是赋予了“侠”本该有的内核。
至于说墨家学派壮大之后,怎么会让有些国家受罪,原因是他们很喜欢帮人守城。
因为墨家兼爱非攻的思想,其实是遭到了列国统治者的排斥,也就让墨家一直遭到针对。
起初,墨家的总舵属于是由保密性质,到后来干脆一拆为三。
分裂成三个大股墨家势力,他们分别是秦墨、齐墨和楚墨。
秦墨就是帮助秦国打造各种器械,由于秦国奉行无底线扩张主义,为秦军征战贡献极大的秦墨名声很差。
楚墨就是以楚国为根据地的墨者,他们在后面其实就是变成了刺客一类的门派,多数收钱办事,可谓是收人钱财与人消灾。
齐墨?他们由于喜欢干行侠仗义的事情,使得的生命力最强,后面各王朝自认大侠的人,基本上就是活在齐墨的影子里。
现如今齐国的各种侠,可能存在喜欢打抱不平的人,只是干各种脏事黑活又想为自己洗白的人一定居多。
齐国的经济好,不全然因为他们作为列国产盐量最高的独一档,主要是齐国的纺织产业也是相当发达。
有那么一个事实,越是经济好的地方,但凡治安配套跟不上,各种形形色色的人就会冒出来。
齐国现在的情况,就是日后很多地方的前瞻。这个跟竞争大有直接关系,正当手段竞争不过,总是会有人使用肮脏手段了。
为了抢生意而发动家族私战,类似的事情在齐国发生的次数不少,后面遭到了齐国之君的严厉打击。
后来?后来各个家族无法使用家族私战,养打手,尤其不是自己名下的打手,变得相当有必要了。
尤其是在齐国纺织业发达起来之后,意味着大量的田地被种植了桑麻。
桑麻这种玩意可不比粮食好种,甚至伺候起来挺难,用水量更是比粮食类的植物夸张。
各个农耕民族都会出现相同的情况,也就是农耕期间抢水。
其他国家抢水是贵族带着私军上,到了齐国变成雇佣“勇士”给对手各种捣乱了。
而齐国大量种植桑麻还没有出现粮食危机,主要是齐国的农耕环境实在是太好了。
齐国除了靠近泰山区域的地区,基本上就是平原趋势,境内还有济水、时水、淄水等等多条大型河系。
换作是没有那么多的河系,大量进行桑麻的种植,抢水情况一定要比现状更加严重了。
全国百分之八十的疆域都是平原,对于农耕环境来说极为优渥,可是怎么来布置国防就很成问题。
所以了,齐国日思夜想就是要将“艾陵”这个地方拿到手,一旦“艾陵”落在齐国的控制之下,起码正西面的安全就无忧,可以抽出更多的力量去经营和巩固其它方向的守卫。
由于大河改道的关系,齐国在济水以北的城池和村庄全部完蛋。这个影响一直持续到战国末期,直接导致齐国根本没有在济水以北设防。
齐国没有在济水以北设防,第一次是乐毅率领联军轻易杀进齐国腹地,打得齐国只剩下两座城池;第二次?王奔率秦军从济水渡河攻击,轻易打到“临淄”城下,迫使齐廷投降了。
不是齐国没有想过在北部设防,主要是地理因素的影响,再来是后面确实没有国力去设防。
齐国仅是经营和督造齐长城就前后耗费了一百七十多年的时间,起初是为了防晋国,后来变成防吴国,再后来担负起了防秦国的作用。
在楼令活跃的这一段时期,齐国还没有打造齐长城。
而因为齐国建造长城的关系,他们与楚国成了不是防备游牧族裔而建造长城的国家。
当前,因为国家整体经济环境极好的关系,时至今日的齐人都有享乐的风气,对于各种可以用来享乐的物品自然是存在极大需求的。
列国可以用来享乐的东西基本已经汇流向“临淄”,再被齐人一抢而空,搞到玩腻了某些东西的齐人开始逐渐变得变态。
首先展现出变态一面的便是齐国之君,恰好还是在位的齐君环,只是他暂时还没有表露出变态的趋势。
人要是有玩的条件,确确实实是会越来越变态,再离谱的玩意都能拿来玩。
楼令如果想要享乐的话,有大把的条件创造新鲜物品或花样,哪怕是楼氏已经生产的物品去了齐国也会大受欢迎。
不止是齐国,应该说列国都会受到来自楼氏的商品冲击,并且短时间内不会出现竞争对手。
那是楼令来自后世,真的要搞娱乐项目,制造相关玩意或玩法的概念远超当代。
当然了,可能也会因为“过于超前”的情况,导致楼令搞出来的新鲜玩意无法适应当代。
一些可以使得生活变得更加便利的项目?这种肯定是不会出现“水土不良”的情况了。
齐国没有自来水系统,楼氏乐意接工程可以接到手软,乃至于在齐国布置跟水利工程相关的产业链,例如陶管、自来水龙头、花洒、浴盆、盥洗台、抽水马桶、等等。
也就是楼令知道封建王朝以武力为根本,要不然他作为一个穿越者,太过高深的东西弄不出来,还搞不了小玩意吗?
实际上,再厉害的穿越者,他所懂的知识再多,不可能凭借一己之力搞太多东西。
尤其是掌握太高、精、深学科的穿越者,他在穿越之后一定会变得更为苦恼。
没别的,简单就是因为科学是由众多体系来搭配而成,想要搞电力系统,没有相关的配套压根就搞不成。
要是想要材料?需要的过程就是慢慢爬材料科学的科技树。
甚至是相对简单的黑火药,以为光把黑火药搞出来就能够投入于军事使用吗?没有这回事的。
想要将火药投入军事用途,节省再多的步骤,便是制作便利的炸药包或炸药罐,起码先将引信搞出来。
楼氏已经搞出黑火药,要说威力的话,走的是积量的路线,用量少了威力就会小。
为什么有了黑火药,不见楼令一次使用?因为他觉得没有到那份上,再来就是有相关的忌惮。
例如说,穿越到了汉初,再将成熟马镫以及马鞍、马蹄铁搞出来,得到最大便宜的会是匈奴。
可要是穿到了汉武帝反攻匈奴的时期,拿出那“三件套”的效果就不一样了。
楼令不拿出黑火药,不是忌惮其它什么,一来是纯粹冷兵器的情况下,晋国处在绝对的优势地位,拿出火药再泄密,局势的走向将会变成未知。
那么,楼令有在研究火枪或火炮吗?别问,问就是有,也有了相关的产品,只是并未拿到战场使用过。
理由跟上面一样,可以有,但是不一定要用。
目前在楼氏形成的产业链挺多,大多集中在“平陵”与“太原”这两个地方。
在外地布置产业?楼令开始出现那样的心思了。
以前是条件不允许,哪怕作为晋国卿位家族,也正是作为卿位家族,显得更不好布局。原因是目标太大,必然使得当地势力忌惮。
要命的事情是,实力不够的话,又没有那个资格去置办什么产业。
不止是春秋时期,真真就是在任何一个封建王朝都不好搞产业做生意,产业搞得再大,有着多少财富,不用中枢的大官出手,县令就可以轻易使之破家。
所以了,在诸夏这边的话,有钱就是不如有权。有了权,还能缺个啥?而造成这种秩序,秦帝国和汉帝国是绝对脱不开关系的。
出现世家与门阀之后,教导后面的人: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等到了普通人怎么努力都得不到财或权?黄巢就站了出来:原来杀进长安,真的就是要比考进长安容易啊!
楼令有非常多的方法收割财富,他之前随大流选择了使用武力。
没办法的事情,晋国的内部风气就是那样,没有足够的武力要搞产业,分分钟变成其他家族的财产。
现在,楼令已经手握足够的武力,连带权力也握在手中,未来可能不是那么好进行国家形式的武装打劫,是不是可以搞一搞副业了呢?
那不是楼武将要正式迎娶霖姜了吗?真的是到了在齐国布置产业链的最佳时机,错过了这个机会,以后面临的困难会跟刚开始一样。
娇姬本来听得还挺兴高采烈,想到了什么似得眉头皱起来:“在齐国置办产业,是不是要让霖出力?”
问得好奇怪呀。
霖姜是齐国的翁主,她成了楼氏的媳妇,肯定增加在齐国的话语权。
有那么一层关系不用,脑子多少是有点问题。
并且,不是到底要不要用的问题,楼氏是晋国的卿位家族,一只脚踹开齐国的国门闯进去,人家一看就是猛虎入了家门,没有胆子直接搞事,暗中各种疏离和针对总是有这个胆子。
看看荀氏的状况就知道了。
荀氏的纺织产业极大,他们的产业链是随着晋国的强大一直在扩张所占据的市场份额,可是很容易就达到极限。
齐国面对荀氏的竞争,从国家角度处在劣势,齐人就玩价格战,每一次打价格战都逼得荀氏想掀桌子,到后面也只能维持一个脆弱的平衡。
范氏主要搞制陶产业,比之荀氏的产业门槛更低,一样是借着晋国的强大在到处抢占市场份额。
原历史上,借用国家实力在抢占市场份额的家族还有赵氏、韩氏、魏氏,真不是他们的东西多好用或便宜,干得事情就是一种强买强卖。
晋国从崛起就一直在干那种事,持续了将近两百年的时间之久,甚至三家分晋之后还继续干。同样玩这一套的老美?他们不到五十年就快要撑不住了。
娇姬出自荀氏,哪可能不知道齐国与荀氏在商业竞争上的状况:“可是、可是……,我们不是独家吗?”
独家?以为独家就可以形成垄断啊?
楼氏很强,可又是强到可以肆无忌惮蛮横无理的程度。
再者说了,楼令知道做生意这种事情,凭借武力清场很容易,让人认可产品却是极难。
有句叫“和气生财”的话,考虑到长久的日后,楼令更加愿意跟齐国保持互利互惠的关系。
多久的以后?要是齐国识相的话,楼令有那个能力去避免田氏代齐的发生。
怎么避免?当然是将田氏消灭个干干净净啊。
田氏在齐国还没有得势,他们是一个寻常到不能再寻常的家族。
这样的田氏,可能不用楼氏亲自上场,楼令透露不想再看到有一个田氏,齐国那边有得是人愿意给楼令效劳。
至于没了田氏,会不会出现王氏、崔氏、什么氏?楼令哪敢去做那种保证。
“做生意这种事情,听我的。”楼令可不止是要在齐国做生意,一旦开始搞就会面向列国。
当前没有比“临淄”商业更发达的城池,诸夏列国或周边异邦势力基本在“临淄”常设办事处,只有产品先在“临淄”受到欢迎才有可能走向世界。
“不对啊,不是要在‘虎牢’集中贸易吗?”娇姬可是知道这件事情的。
楼令摇头说道:“‘虎牢’是有地理便利,列国也碍于各种原因不得不接受安排。可是,这种用强权造成的结果,维持不了太久的时间。”
娇姬明显就是不信:“他们是多么想挨打,敢不听话?”
某种程度上来讲,娇姬的思维就是大多数晋人的思维。
也就是晋人真的足够能打,可以将霸权维持两百年之久。
不是那么能打的齐人,他们的霸业前前后后维持不到三十年。
介于能打和不能打之间的楚国,他们先后撞上齐国与晋国,得势的时间总是很短。
晋国只要不发生分裂,会一直保持强势的吧?
楼令的思维当然倾向于一个晋人,只是不那么的保真,好多事情也就需要慢慢地向娇姬解释。
齐国虽然跟晋国比邻,可对于楼氏来讲就是远在遥远的东边。
真的无论怎么算,齐国都离楼氏很远。
从“雍”计算,两者相隔了两千多里。
要是从“太原”开始算,距离虽然降低到七八百里,可是隔着太行山脉以及大河改道后的一大片湿地或沼泽区。
真事!
晋国虽然与齐国比邻,出兵讨伐齐国却不是在自家边境集结,更没有走那一条路。
晋国要讨伐齐国的话,要么是走“孟津”到大河南岸,不然就是从“棘津”泅渡到大河南岸,随后借道其他国家入侵齐国。
原因上面说过了,大河改道让很大一片区域变成湿地或沼泽地带,不便于行军的同时,也无法成为后勤补给的运输线。
交通不便利到这种份上,楼氏就必须在齐国置办各种产业,哪怕要生产的东西是齐国所没有,齐国君臣也不可能接受楼氏的大肆投资。
经过霖姜这一手就不一样了。
霖姜有齐国翁主的身份,哪怕是已经外嫁,对于齐国来说还是自己人。
既然是自己人,在齐国置办产业有问题吗?
另外,霖姜的另一层身份是楼氏之妇,搞得齐人反过来要因为忌惮楼氏,不敢特别或刻意的为难了。
“我有点迷糊。”娇姬是真迷糊:“霖是楼氏之妇,也就是楼氏的人,怎么……”
是有点绕啊。
简单理解为霖姜不完全是楼氏的人,意义上不一样就行了。
最为起码,齐国之人跟楼氏隔着很大的一层,他们跟霖姜更便于沟通。
要是因为娶了霖姜而跟齐国保持长久的良好关系,日后未必不能出现东西两帝,对不对?
另一边。
在住进楼氏安排的宅院之后,高固先被领着了解各种生活设施,可谓是看花了眼。
超级便利的用水设施,直接爆杀了高固的理解。
倒不是说,其他家族没有水利系统,比如不少家族就有溪水从家中穿过,甚至都有竹筒利用流水的报时工具。怎么个报时法?就是大概多少时间翘起来敲一下,熟知了竹筒敲动的规律,知道敲一次是多长的时间。
问题是,其他家族没有打开水龙头就出水的设施,更没有方便之后可以用水冲走的马桶。
至于说浴缸?可别小看古人,他们会变着花样搞出沐浴系统,有条件的人家,谁家里还没有挖个池子嘛。
“竟然有热水?!”高固一脸的惊奇。
怎么会有热水?
水龙头往左边开是冷水,往右边开始热水。
热水来自长期在烧煤的设施,再经由铺成的管道分布到家宅的浴室,并不是每一个水龙头都有冷热水。
煤啊?晋国到处都有。
只不过,当前掌握洗煤、炼焦等技术的家族只有楼氏一家。
高固先是惊讶,随后是无穷无尽的好奇。
“榻刻意升高是什么意思?”高固是真的不理解。
在当前,基本上就是要睡觉的时候铺上一层什么东西就变成床榻,睡醒了将东西收好就又能随意走动。
高固第一次看到有四条腿的床,不理解的情况下认为是多此一举。
“升高可以减少犯风湿的概率,也能最大程度避免各种虫子爬进被窝。”楼武说得那个叫朴实。
不要忽略一点,当前大多数的宅子就是茅草屋,哪怕是泥土墙,房间根本就不存在紧密性。
便是到了后面砖墙、瓦片屋顶的时代,由于建筑物风格的关系,绝大多数房间的墙壁其实没有直接与屋顶严密结合。去过这种房子的人,一定能够看到到处爬动的蜘蛛,一段时间没有清理就会到处都是蜘蛛网。要说其它虫子?那是想进就进啊!
所以了,问为什么诸夏款式的床为什么要做成厢型?问就是房屋无法做到严密,起码床的床帘一放要最大可能性避免有虫子爬进去,并且还能够起到防蚊子的效果。
楼氏的床不是传的厢型,传统的厢型就是木头材料打造得跟箱子差不多,独留一个正面上下床的位置。
而楼氏的床在四边有撑杆,上面还在四边架了杆子,中间一个x型的杆子,纱一布置上去就是蚊帐了。
蚊帐是楼令搞了才有的吗?答案:不是。
早在殷商时期,达官贵人就在使用蚊帐,只是床榻直接在地面的关系,搞得床很像是帐篷。
后面各王朝的达官贵人更会玩,不搞蚊帐来防蚊虫,专门让侍女不睡觉整夜驱赶,委实是将上位者怎么玩人给搞明白了,尤其是魏晋时期。
高固光是熟悉临时居住的地方就花了一整个上午的时间,临到吃完了晚食,受到楼武的邀请出去散步消食。
在接下来,高固会看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