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逸将所有人员配备连弩,又嘱咐了几女和村长,打算带着宛儿离开。
彩儿芸儿上前抱住萧逸,“相公,这次你可要平安回来啊?”
“万一你出了什么事,我们几个姐妹怎么办啊?”芸儿彩儿眼里涌出泪。
萧逸依依和她们告别,“你们放心,相公一定会小心再小心,就是为了你们,相公也必会活着回来。”
“你们这么哭哭啼啼做什么?相公是去赈灾,还是皇上下令,就算怎么了,也是为国就义。”
“你们这样相公不是更不放心了嘛?况且相公配备了连弩还有火器,我相信相公一定会没事的。”
“嫣然说的对,既然相公敢去,就说明做了充足的准备,你们也别太担心了,在家读读书,学学算数,相公比什么都开心。”
“宛儿说的对,这段时间你们就在家好好看书,回来我可要好好考你们。”
“那行,宛儿妹妹,你可一定要好好照顾相公。”
“这你们就放心吧!”
之后萧逸和宛儿赶着马车,带了几十车红薯前去平江府。
萧逸掀开帘子,看着后面越来越小的三女的身影,不舍慨叹。
经过清河县,陆县令得知此消息,也派了些粮食人马一同前去。
“萧解元,应该是萧大人,此次一路凶险,还望万分小心。我们清河县出了你这等大义人物,是我们清河县的福气啊,下官等你凯旋!”
“感谢陆大人,告辞!”
告别陆县令后,马车出发了。
..………
此刻宁王府。
“什么?那小子去平江府赈灾了?”
“他找死吧,那处现在就是个龙潭虎穴,谁不绕着走,他还上赶着,嫌死的不够快?”
“听说宛儿姑娘也跟着一起去了?”
“什么?这个混蛋,这不是让宛儿去送死吗?”
“这个杂碎,走,马上带人跟我一起。”
很快赵缙也带了好些人马粮食去平江府。
就这样日夜兼程,等萧逸等人赶到平江府,已经过去五天了。
越靠近平江府,越触目惊心。
原本茂盛庄稼的田地干出一条条综合交错的裂痕。
岸边杂草枯成一片,空中低飞的鸩鸟声音暗哑难听。
成群的尸首倒在路边,任大片乌鸦随意啃食。
萧逸忍住腹中作呕的感觉。
越看,心情越凝重。
这还是他第一次切实感受到饥荒带给人民的影响。
毕竟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粮食大国,是从不会有机会感受如此情景。
“相公,你看田都干成这样了,那些灾民怎么办啊?”
宛儿也忍住呕吐,看向远处一望无际的荒田。
从小衣食无忧锦衣玉食的她也从未见过此种情景。
前面还有绿林阴荫,越往平江府这边,越是干旱遍野。
怪不得那些灾民要暴乱,这种情况下,不暴乱就只能等死。
正看着,路边有些灾民已经跪地乞求,“行行好吧,给点粮食吧,我们已经很多天没吃东西了!”
“老爷,夫人...行行好吧...”
“求求你们,给我们点吃的吧!”
“…………”
宛儿不忍,伸手就要从荷包里掏银子扔出去。
萧逸一把抓住她的手,“别给,你看前面!”
宛儿看过去,就见前面已经有大批灾民已经涌来。
他们瘦骨嶙峋,破烂的衣裳松松垮垮挂在身上,脚下的鞋都没有了,有的只有一只,有的只有半边。
他们全体四肢干黄枯瘪,好像再走一步要断掉似的。
“你给了,后面那些人怎么办?”
宛儿收回手,心里大惊,确实不能给。
萧逸跳下车,朝前大喊,“前面的车队,快走,争取天黑前进入平江府。”
马蹄加快哒哒哒朝前,灾民看着这些马车不知道运的是什么。
有一个胆大的上前跳上一辆去看,几个红红的大果掉了出来。
他们吓了一跳。
“这是个啥玩意儿?”
“怎的没见过?”
“是啊?是不是粮食?”
“不知道啊!”
有人喊道,“是粮食。”
“屁,你见过这样的粮食?”
有忍不住的早就捡起抱起来就啃。
“别吃,有毒!”
“什么?”
那人赶紧丢掉。
“你是什么人?敢运毒果来我们平江府,是不是跟那狗官一伙的?”一长相粗犷的大汉跳上马车死死瞪着萧逸。
“不是毒果,能吃!能吃!”有人喊。
大汉转头一看,只见底下的灾民早就捧着地上滚落的红薯狼吞虎咽起来。
“你...你们....”大汉看着他们目眦欲裂。
“这果好甜啊!真好吃!”
“对,真好吃!”
“……”
“各位,我乃皇上任命的宣抚使,此次来平江府救灾,这些红果正是我送来的粮食,叫红薯,不是毒果,大家放心吃吧!”
“是粮食啊!”
“粮食来了!”
“快来吃啊!”
“……”
无数灾民听见忙从后面喊着赶来往前跑捡地上的红果吃。
更有那七老八十的大汉,拄着拐杖一瘸一拐的朝这边走。
见他行动不便,萧逸赶紧捡了几个放他手里。
之后瞧见老汉眼里漾出晶莹,捧果的手颤抖不已。
萧逸见人越来越多,有些忧虑。
这样不行,灾民太多了,要是抢车上的红薯就完了。
还好前面的马车已经快进入平江府了。
萧逸跳上最后面几辆马车,扛起大刀就是一划。
布袋划破,更多红薯骨碌碌的滚下来。
“这边还有!大家别抢!”
砍了几辆,萧逸吩咐车队赶紧离开,不能久留。
很快马车快速进入平江府,外面的灾民抢着那剩下的红薯。
城门关闭,萧逸赶紧去了县衙。
梁志义已经在这边等他。
“萧爵爷!来了?”梁志义对他拱手。
“叫我萧兄就行。”萧逸拍拍他的肩。
“萧兄!”
“嗯,杜知府呢?”
“在堂厅呢。”
萧逸走进去,就见几个凶神恶煞的灾民扛着大刀正架在那杜维忠脖子上。
梁志义的人正围着他们。
看到萧逸,为首的灾民道,“你是何人?”
“在下乃皇帝任命的宣抚使,此次前来赈灾的。”
“赈灾,粮食呢?”
“在外面。”
“真有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