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见到我还得拜见!”
“哼,我又不是你们大夏子民。”
“是嘛?”萧逸上前,笑着从身后抱住她,“不如你嫁到咱们大夏来?”
贞明公主侧头,定定的看着他,“不会的,我的王父母后在高丽,我舍不得离开我的国家。”
“那行,既然这样,公主就满足我,当做对我的补偿。”
“怎么满足?”
“还能怎么满足?”
萧逸笑着将她抱到榻上。
“你这人怎么一见面就……”
“既然公主不愿,我们就先来些精神交流……比如聊聊诗词歌赋,人生哲学什么的,公主,你觉得怎么样?”
“那还是肉体交流吧……”
“嘿嘿嘿!这才对嘛!”
.....……
几天后,终究还是到了分别的时刻。
高丽公主打算回国。
临走前,她送了萧逸一匹她们高丽的小马驹。
这小马驹不到一米,通体白毛,身体灵活,跑起来四肢矫健。
“萧逸,等小马驹长大,我会再来看你!”贞明公主道。
她抱了抱萧逸,又亲了亲他。
萧逸点点头,“好。”
他想,估计等这小马驹长大,他们俩都老了。
罢了,天下无不散筵席。
之后萧逸送别了公主。
又几天后。
萧逸打算带着芸儿彩儿回一趟石塘村。
他们好久没有回去了。
坐上马车,交代了宛儿嫣然一些事,他们三人就出发了。
到了石塘村,就见到林母在他们新家的院里择菜。
四四方方的庭院里种了各种各样的小菜,葫芦,莼菜,大蒜,荠菜,葱等等。
“娘!”芸儿彩儿上前。
“芸儿……彩儿……你们回来了!”
林母看到她们很高兴。
她放下手里的东西,擦擦手上前。
萧逸也走过去。
“姑爷也回了!”
“是!”
“娘,现在相公已经是国公了!”
“什么?国公?”
“是。”
林母虽然不懂这些,也知道一般是皇亲国戚或对国家有重大贡献的人才有此封号。
看来自己的女婿一定是为大夏皇室立下不小的功劳,皇上才会有此封赏。
林母当即上前就要下跪拜见。
萧逸连忙扶住她。
“岳母,您就别拘着那些了,这次我们回来,是来将您接到京城的。”
“什么?接我去京城?”
“是!芸儿和彩儿都怀了孕,还是怀的双胞胎。”
“什么?她们怀了双胞胎?”林母讶异又惊喜的看向两女。
“是啊!娘,我和妹妹都怀了双胞胎,最好您这次随我们一起回京,后面生了还需要您多费心照顾。”
“哎,你们这孩子,什么费心不费心的,这都是为娘的应该的。”
“既然如此,此事就劳烦岳母大人,毕竟自家人照顾,放心一些。”
“姑爷客气了,只要你们不嫌我这个婆子就行。”
“那是当然。”
“既然如此,我就随你们去京城。”
………
之后萧逸打算去看石白云。
到了他家,就看到石白云正和一个村民在说话。
石白云看到他,还不敢相信。
当确定是他,才激动的上前道,“是逸娃子吧?”
“哎!村长,我回来了!”
“哎,逸娃子!我可是听说了你被封为国公!”
“确有此事。”
“那真厉害啊。我没想到咱们石塘村竟然出了一个国公。”石白云感叹道。
“累了吧,喝不喝水?我去给你倒。”
“别了吧!村长,我这次回来是想来村里看看。”
“好,那我带你走一走。我们石塘村有你,真是我们百年建村以来的好福气啊。”石白云在路上一直感叹。
“村长,您实在过誉了!”
之后石白云带着萧逸来到村里最大的私塾,树人书院。
萧逸跟过去,就听到学堂孩童的朗朗读书声。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
稚嫩整齐的童音从大瓦屋传出,甚为动听。
萧逸背着手走到门口,就发现每个孩童的学案上都有一本诗集《诗句三百首》。
这是萧逸之前让皇上发行的。
之后就见那老秀才敲着戒尺道,“好了,接下来,咱们来学诗。”
“第一首,大家跟我一起念!”
“春晓,夏,萧逸!”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众孩童都跟着念完。
“这首诗呢,语句平易自然,悠远深厚,是本朝诗人萧逸的杰作!讲的是春天的早晨......”
等他讲完。
一旁一个孩童道,“夫子,我看第二首也是这个诗人作的!”
“是啊,这整本诗集都是这个诗人作的。”
“您是说这三百首都是这个叫萧逸的大诗人作的?”那孩童惊讶道。
“不错。”
“那这么说,这个诗人一定是个年事已高的老头儿吧?不然怎的作的出这么多经典诗句?”
“谁说我是老头儿了?”
萧逸从门外走进来。
那老夫子和孩童便都齐齐转头看他。
一旁石白云提醒那夫子道,“纪老夫子,这位就是萧逸。”
“什么?你说他是这诗集的诗人?”
“是啊,刚刚为大夏歼灭突厥十万大军的英雄也是他。”
那老夫子和孩童一听,纷纷走出来。
“快,快来拜见这位诗圣,英雄!他不仅作出如此多的绝句,还替咱们大夏击退了突厥。”
孩童们纷纷走到外面,齐齐跪地磕头道,“拜...拜见诗圣,萧英雄!”
“不必多礼,你们都起来。”
之后那孩童怯怯道,“敢问萧大诗人,您是怎么作出三百首诗的?还每一首如此朗朗上口。”
萧逸弯身道,“多读先人的经典就行。”
“多读就行了?”
“当然,没听过吗?熟读诗句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吟。”
“诗圣说的是!多谢诗圣为我解惑。”
之后萧逸走出去,那夫子将他送出门。
没走多远,萧逸就见外面站了一堆乡亲。
他们看见他出来,就齐齐跪地高呼,“参见萧国公!”
“乡亲们,您们这是做什么?”
一旁的石白云道,“乡亲们都知道你被当今陛下封为国公,特此来恭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