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纵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金秋十月,京城还是一片暖意融融,辽东却已经寒风阵阵,经过将近五个月的日夜奋战,袁崇焕终于率辽东军将士在辽河沿岸修筑四座新堡垒。

加原来的西宁堡,关外长城内的辽河西岸,堪堪百里河岸足足矗立了五座堡垒,相隔不到二十里是一座,而且每座堡垒最少架设了十门火炮,建奴想要突破辽河一线简直难如登天。

袁崇焕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算皇太极倾巢而来他都不怕了,五座堡垒,一百门火炮,五千支新型燧发枪,再加手雷、投枪、箭矢,只要皇太极敢来,他有信心再取得一次辽河大捷!

皇太极是不敢来了,至少这两年他是不敢主动发起进攻了,但是,他不敢来,却不代表辽东安全了。

大捷是大劫,天启朝和崇祯朝是有这么怪,忠臣良将几乎没有一个有好下场,如同被人诅咒了一般,能落个全尸都难!

其实,他们并不是被人诅咒了,而是被阉党又或者说阉党余孽给盯了,因为明朝都是官当统帅,如果这些获得大捷的官不干掉,会威胁到阉党对朝堂的掌控,所以,获得大捷之后,他们不死都要脱层皮!

京城这边,内阁、都察院、吏部皆已布局完毕,温体仁便迫不及待的展开了甲戌年的京察。

话说这会儿还没过年呢,甲戌年的京察怎么开始了呢?

这倒不是温体仁『乱』搞,因为每六年一次的京察正好和每三年一次的大计还有科举考试撞到了一起,如果京察大计和科举考试同时进行,肯定会出问题。

如,大家都在提心吊胆的等候京察结果,又或者准备自辨呢,大计谁去管,科举又有谁去管?

又如,主考官和各房考官都定下来了,他们也开始组织科举了,结果主考官或者各房考官在京察出问题了怎么办?

所以,为了不和大计还有科举考试发生冲突,一般都会在年前开始京察,年后再进行大计,同时进行科举,这样,科举考试结束之后,能将大部分高进士的考生安排下去当官了。

崇祯自然知道这规矩,温体仁、唐世济和王应熊把京察的事情一说,他不但没有反对,还特意叮嘱,一定要好好差,使劲查。

他总感觉很多官员都有问题,不然大明也不会衰弱至此,殊不知,有问题的正是他寄予希望的温体仁、唐世济和王应熊,让大『奸』臣带着党羽去负责京察大计,说句不好听的,他这脑袋简直长屁股了!

温体仁得了圣旨,果然查的很卖力,他第一个查的是辽东巡抚毕自肃,而且,很快下了结论,守平、政短、才平、年老,评差等,拟,撤职查办!

崇祯拿到这份京察的结果,瞬间懵了。

毕自肃是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毕自严的弟弟,他自然知道,仅凭这一点,不能轻易把人撤职查办啊。

宁远兵变他也清楚,那是因为拖欠粮饷引起的,毕自肃连九道奏折催粮饷,奈何朝廷没有钱啊,这点好像也不能怪毕自肃。

但是,这份京察结果后面却附带了一堆的说明。

什么毕自肃『性』格暴烈,与辽东士卒关系很差。

什么毕自肃能力有限,不能协助袁崇焕收复辽东。

什么毕自肃政绩糟糕,宁远兵变与他有脱不开的干系。

什么毕自肃年老体衰,根本不适合在辽东重镇当巡抚等等。

好像这么一个官员都不撤职查办,简直没天理了一样!

崇祯真的感觉有点为难了,自己刚刚叫人好好查,使劲查,结果第一个人给否了,让人还怎么使劲查?

温体仁对他心思『摸』的很透,他的反应甚至都在温体仁的算计之。

崇祯果然了温体仁的套,犹豫不决之下首先想到的是劝解,不是劝解毕自严,而是劝解负责京察的唐世济和王应熊。

他将两人招到御书房,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他便无奈的道:“两位爱卿,辽东巡抚毕自肃真有这么不堪吗?”

唐世济和王应熊对望了一眼,最后还是唐世济拱手道:“皇恕罪,我们都是按京察的规矩来的,先查都察院,再查吏部,然后在查其他衙门,都察院自右都御史查起,到左右副都御史,都没什么问题,查到右佥都御史毕自肃出问题了,守政才年,我们都是按规矩评定的,实情是这样,我们也没办法啊。”

崇祯被说的简直有点哑口无言了,人家按规矩来错了吗,肯定没错,自己要是让他们不按规矩来,那岂不天下大『乱』!

他想了想,无奈的道:“毕自肃情况较特殊,这个朕知道,相信你们也知道。”

唐世济装出大义凛然的样子,义正言辞道:“皇,微臣尝闻皇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何况毕自肃根本不是皇子,在微臣的眼里,他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崇祯闻言,不由对唐世济刮目相看,这唐爱卿正是刚正不阿啊,让他掌控都察院看样子又是个“英明”的决策。

不过,这毕自肃真的很特殊啊,虽然毕自肃不是皇子,但他的兄长毕自严是自己的左膀右臂啊,这么把毕自肃撤职查办,毕自严脸往那里搁啊!

他虽然生『性』多疑,但对毕自严这么一个鞠躬尽瘁,一心为国的官员还是相当器重的,他沉『吟』了一会儿,最后努力道:“毕自肃也没什么大错,能不能这么算了?”

唐世济却是装出一副视生死与度外的样子,坚决道:“皇,请恕微臣斗胆,要不,您把微臣撤职查办吧,这都察院下属的官员都不能查,微臣还有什么脸去查其他衙门的官员!”

这一军将下来,崇祯没办法了,他只能摇头叹息道:“好吧,传毕自肃进京自辨,你们秉公办理吧。”

其实,唐世济这会儿心里正发『毛』呢,他只是按温体仁的教导,死咬着要自己是在照章办事,他还真怕崇祯突然发飙,把他给撤了,甚至拖出去砍了,没想到,这皇还真跟温大人说的一样,好骗的很,只要自己摆出一副刚正不阿的样子,皇还真认为自己刚正不阿了!

毕自肃这么被招回京城了,在拿无耻当为官之道的阉党余孽面前,他自然是再怎么说也说不清,算他说清了,阉党余孽也会当做听不清啊,于是乎,一个在辽东鞠躬尽瘁十余年,在宁远大捷、宁锦大捷和辽河大捷都尽职尽责做出不少贡献的有功之臣这么被撤职查办了。

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毕自严得知消息,连续书三次为其申辩,说明他在辽东有功无过,崇祯都没给予任何回应,这次,崇祯是真的想好好整顿一下吏治,把大明的贪官污吏和尸位素餐之辈全部撤职查办,彻底改变大明官场的现状。

可惜,他看错人了也用错人了,温体仁这种『奸』妄小人,哪里会去查什么贪官污吏和尸位素餐之辈,他只为排除异己,他只想把自己的党羽全部培植起来,他的目的是独揽朝政,只手遮天,为所欲为!

至于什么整顿吏治,兴大明,算了吧,他自己什么德『性』自己清楚,要真整顿吏治,他首当其冲,把他拖出去砍了都算从轻发落了。

他们之所以把毕自肃撤职查办,其实也不是为了排出异己,毕自严和毕自肃兄弟虽然都身居高位,却从来都不争权夺利,跟他们基本没什么冲突,但是,谁叫毕自肃是辽东巡抚呢,他要是别的地方的巡抚温体仁也懒得去招惹啊,因为他是辽东巡抚,所以必须撤职查办!

袁崇焕这个隐患他们迟早要拔除,到时候,谁是辽东巡抚,谁是蓟辽督师的第一候补,既然已经下定决心要把袁崇焕弄掉,接班人自然也要提前给他准备好。

让自己人出任辽东巡抚还有一个好处,如果到时候实在没办法把袁崇焕弄下来,而袁崇焕又有歼灭建奴收复辽东的趋势,那让辽东巡抚动手,想办法害得他战败,借此把他拉下马,如同当初平定安奢之『乱』的五省总督蔡复一一般,抽后腿,弄死他!

至于人选,有一个现成的,那是原延绥巡抚洪承畴。

张斌是想办法把洪承畴给整回京城了,但是,洪承畴还没有定罪他离开京城了,所以,洪承畴侥幸逃过了一劫,原三边总督杨鹤是早论罪当死,打入大牢了,洪承畴却一直是撤职查办,查办了一年多了还在查办,其实,温体仁是在故意拖着,等待时机。

这下,时机终于到了,既然是撤职查办那连京察一起查吧,结果,洪承畴的京察结果是,守长政平才长年长,评优等,拟擢升。

也是说,都察院和吏部审查的结果是,洪承畴除了被杨鹤牵连,政绩平平,其他方面都是优等,是个被埋没了的人才,可堪大用,吏部选司甄选结果,他是最适合接任辽东巡抚的人!

崇祯看到这份京察结果的时候,又懵圈了,这洪承畴不是撤职查办了吗,怎么京察还来了个优等,还变成了最适合当辽东巡抚的人呢?

他又开始思索了,不过,他思索了半天还是没想明白,于是乎,他又把唐世济和王应熊招到了御书房,君臣一番见礼之后,他便好的问道:“两位爱卿,这洪承畴不是撤职查办了吗,怎么还京察优等,拟擢升?”

唐世济和王应熊对望了一眼,这次轮到王应熊拱手道:“回皇,洪承畴的确撤职查办了,但我们查了很久,并没有查出他有任何不法之举,陕西剿贼之所以失败,主要是三边总督杨鹤『妇』人之仁,将反贼抓了放,放了抓,如同儿戏一般。洪承畴并未违抗杨鹤的命令,只是很多时候杨鹤没有给他什么命令,他看到反贼肆虐,不得不出兵去征讨,结果,自然会杀掉不少反贼。”

杨鹤竟然如此昏庸无能,难怪西北反贼会越剿越多,看样子这洪承畴真是冤枉的,他杀的反贼多,怎么变成有罪了呢!

想到这里,崇祯点头道:“嗯,既然这个洪承畴没做什么不法之事那算了,不过,他怎么又变成辽东巡抚的最佳人选了呢?他连辅佐杨鹤剿抚反贼都功败垂成,还能协助袁崇焕击败建奴吗?”

王应熊也装出大义凛然的样子,义正言辞道:“皇,请恕微臣斗胆,这洪承畴的确不适合辅佐杨鹤去剿抚反贼,因为杨鹤『妇』人之仁,不忍将反贼赶尽杀绝,这反贼终究是剿灭不了的。而洪承畴在一个如此昏庸无能的主帅手下还能击杀数万反贼,屡立战功,证明他能征善战,而且还是个精通兵法的武全才,不然不可能屡战屡胜。这样一个人,如果能去辽东辅佐袁崇焕袁大人,袁大人岂不是如虎添翼。”

崇祯想了一下,果然是这个理,洪承畴在杨鹤那种昏庸无能的主帅底下都能杀敌数万,屡立战功,到了袁崇焕手下,那不更如鱼得水啊。

西北的反贼确不适宜赶尽杀绝,因为反贼大多都是平民百姓,他们只是被贼酋裹挟,并非真想造反,如果见一个杀一个,那岂不是『逼』的所有反贼看见朝廷大军拼命,反正都活不成了,谁还会投降啊,如果变成那个样子,朝廷大军会遭受多大伤亡暂且不说,说那些平民百姓,如果全杀了,谁来种地啊,谁来纳粮啊。

建奴不一样了,他们可是国都建了,摆明了是要跟大明死磕啊,能赶尽杀绝自然是要赶尽杀绝,反正你把人家放了,人家也不会记得你的好,到时候还是会来跟你拼命!

想到这里,崇祯点头道:“王爱卿说的有道理,这洪承畴还真是出任辽东巡抚的最佳人选,那这样吧,擢洪承畴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兼辽东巡抚,让他尽快赴任吧。”

王应熊心暗笑,这皇果然好忽悠,只要你能顺着他意思说出个道理来,说什么他都信!

当然,他也只敢在心里笑,表面,他还是恭敬的拱手道:“皇英明。”

这样,辽东风云突变,有功之臣毕自肃被撤职查办,早被撤职查办的洪承畴却堂而皇之的当了辽东巡抚!

书纵小说推荐阅读:长生不死:我是历史一根刺穿越之我是窝囊皇子我在异世界召唤幻想三国从反白衣渡江到三兴炎汉娘娘,你也不想让皇上知道吧!大唐逆子:登基就去玄武门!红楼:我靠挂机系统,缔造皇朝南疆少年走天下大明:东北开局,征服西伯利亚战场合同工大明:朕有近卫师,五年必平辽盛唐荣耀反派的我碰上重生女主水浒传之我是林冲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制作短视频收集资料,古人看麻了抗日之雪耻纵马西域总关情世代英魂我在大明当暴君穿书嫁首辅,锦鲤甜妻旺全家王朝逐月录霸业天子穿越之贵妃娘娘好想念我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崇祯是我老丈人!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穿越错了怎么办北隋军神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战神薛仁贵,大唐第一猛将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大秦:我真的不想当太子啊!穿越大宋之倒爷为王龙吟虎啸霸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崇祯聊天群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大玄提刑官家父嬴政,我吃软饭造反怎么了?人在三国,带领深渊一统诸天运朝,开局赐婚,我超苟的蒸汽大隋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卿卿日常之权倾天下大晋第一才子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我在秦时开辟玄幻武道龙血战神
书纵小说搜藏榜:我携山河画卷,穿越古今追光犁汉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我曾活在靖难晋末的卯金刀永乐大帝最强吕布之横扫千军大明捉鬼记:明朝那些魑魅魍魉魔妃太难追贞观合伙人善良的宇智波大唐:续写贞观打造锦绣盛唐疯狂的三国横扫天下的拓跋王骑大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离石游记三国之醉卧美人膝天娇绝宠,悍妃戏冷王抗战从周卫国开始最强特种兵之战神传说史上最强汉天子女帝家的咸鱼皇子烽火奇侠传谍战剧中身份太多怎么办扶蜀巡视大宋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我只想做个昏君末世女王修仙记赘婿之最强王者三国:我收买人心,刘备直呼内行你攻我容(GL)穿越后周:从校长到圣宗亮剑从准备狙击山本特工队开始乱世情缘学名张好古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特种兵明末做皇帝西游:贫僧又破戒了我岳父是朱元璋冲喜傻妃的攻略手札妖孽夫,桃花妻刀尖之上鬼王倾妃:带着淘宝来穿越唐朝九千岁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穿越水浒,开局大战葡萄架大唐最强长子风流乞丐俏天子我在水浒开了个挂
书纵小说最新小说: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明朝皇帝往事重生辞官:祝她和白月光锁死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穿越古代之将门崛起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大明抄家王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国运扮演:汉使怎么扮演?死这!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