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黑衣人再次倒下。
见状,剩余的两个黑衣人一愣,眼神中有些惊恐。
“真他么的还没近身就躺下了一大半,简直太扯淡了,这是妥妥的送命啊”,黑衣人警惕的放缓了步伐。
“撤!”黑衣人的首领见势不妙,果断下令撤退。
“想跑?哼!”
白玉堂随即举起手枪,砰砰又是两枪。
两声惨叫后,所有的刺客全部倒地不起。
“看一下有无活口,能否问出一些信息,如不能,扔出去喂狗”,白玉堂黑着脸道。
战斗结束后,白玉堂站在院中,望着满地的狼藉,心中却没有丝毫的恐惧。他知道,这场袭击只是开始,真正的较量还在后面。与此同时,白玉堂遇刺的消息也传到了皇宫和郝亮处。
“她妈的,什么人干的,敢刺杀朕的儿子,胆子太大了”,皇帝震怒。
皇后也匆匆赶到御书房,焦急的道:“不行,必须接我的孙子来宫里,堂儿有事业要做,但是我的孙子,儿媳妇必须搬过来和我住,外面太危险了。”
与此同时,远在玉都城的郝亮也收到了白玉堂遇袭的消息。他站在工坊的高处,望着远处的夜空,心中充满了担忧和愤怒。
“无论你是谁,敢动白玉堂,我绝不会放过你。”郝亮低声说道,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他知道,这场斗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而他,必须尽快完成枪支的交付,并亲自前往京城,与白玉堂并肩作战。
“伙计们,加快速度!我们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任务!”郝亮大声喊道,声音中充满了坚定。
工坊中的工人们齐声应和,手中的动作更加迅速。他们知道,自己正在参与一场改变历史的伟大事业,而郝亮,正是带领他们前进的领袖。
夜空中,星光闪烁,仿佛在为他们的努力而闪耀。郝亮抬起头,望向远方,心中默默发誓:无论前方有多少困难,他都会坚持下去,直到实现他们的目标
夜色如墨,星光稀疏,白玉堂站在院中,冷风拂过他的面庞,带来一丝寒意。他低头看了看地上的黑衣人,眼中闪过一丝冷冽的光芒。这些人不过是棋子,真正的幕后黑手还未现身。
“来人!”白玉堂沉声喝道。
几名侍卫迅速上前,恭敬地等待命令。
“查清楚这些人的来历,尤其是他们身上的标记和武器。”白玉堂吩咐道,“另外,加强府邸的守卫,不得有丝毫松懈。”
侍卫们领命而去,白玉堂则转身走向书房。他知道,这场刺杀绝非偶然,背后必定有更大的阴谋。他必须尽快理清思路,找出隐藏在暗处的敌人。
与此同时,皇宫内,皇帝的脸色依旧阴沉。他坐在御书房中,手指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声响。
“查!给朕查清楚!到底是谁敢对朕的儿子下手!”皇帝的声音中带着压抑的怒火。
一旁的太监总管连忙躬身应道:“陛下息怒,老奴已经派人去查了,相信很快就会有消息。”
皇后坐在一旁,眼中满是担忧:“陛下,堂儿虽然武艺高强,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我们必须尽快将他接回宫中,不能再让他置身险境了。”
皇帝点了点头,沉声道:“传朕的旨意,即刻派人去接白玉堂及其家眷入宫。另外,加强京城的戒备,任何可疑之人,一律严查!”
太监总管连忙领命而去,御书房内再次陷入沉寂。
玉都城的工坊内,灯火通明。郝亮站在高台上,目光扫过忙碌的工人们。他们的脸上满是汗水,但手中的动作却丝毫不停。每一把枪支的完成,都意味着他们离胜利更近一步。
“郝大人,这批枪支已经完成了八成,预计明早就能全部完工。”一名工头走上前,低声汇报。
郝亮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满意:“很好,大家辛苦了。但时间紧迫,我们必须再加快速度。”
工头应了一声,转身继续指挥工人们工作。
郝亮走下高台,来到工坊的一角,取出一张地图摊开。地图上标注着京城的各个重要地点,尤其是皇宫和白玉堂府邸的位置。他的手指在地图上轻轻划过,眉头紧锁。
“白玉堂遇刺,说明对方已经开始行动了。”郝亮低声自语,“我必须尽快与白玉堂见一面。”
他收起地图,转身对身旁工坊的领班说道:“你留在这里,负责最后的收尾工作。完成后,立即将枪支运往皇宫,不得有误。”
领班郑重地点头:“郝大人放心,我一定完成任务。”
郝亮拍了拍他的肩膀,随后快步走出工坊。夜风拂过,他的身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坚定。
京城,白玉堂府邸。
书房内,白玉堂正坐在桌前,手中握着一支笔,面前摊开一张白纸。他的目光深邃,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突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殿下,有紧急消息!”侍卫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进来。”白玉堂放下笔,抬头看向门口。
侍卫推门而入,手中捧着一封密信:“大人,这是刚刚收到的密信,似乎与刺客有关。”
白玉堂接过密信,迅速拆开。信中的内容让他的眉头微微皱起。
“果然如此……”白玉堂低声说道,眼中闪过一丝冷意。
信中提到,刺客的背后似乎与朝中的某位权臣有关,而这位权臣最近与边境的异族势力来往密切。显然,这场刺杀不仅仅是为了除掉白玉堂,更是为了搅乱朝廷的局势。
“看来,这场斗争比我想象的还要复杂。”白玉堂站起身,走到窗前,望向远处的夜空。
他知道,自己必须尽快采取行动。否则,不仅是他,整个朝廷都可能陷入危机。
与此同时,郝亮也已经赶往白玉堂的府邸。他驾驶汽车,面色平静冷漠。夜风呼啸而过,带来一丝凉意,但他的心中却燃烧着一团。
与此同时,召白玉堂一家进宫的旨意也在路上了。
“白兄,白兄”,郝亮到了宁王府,守卫都认识郝亮,直接放行。
郝亮则一路呼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