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军主将定下后,李世民心中也是大定,毕竟这关乎将来平定荆州和江东的大事,当然了李世民也知道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好在还有些时间发展水军。
只是这新占据的豫州和兖州确有些不稳,让李世民有些挠头。毕竟曹操在时,军纪严明,也都是与民秋毫无犯,对治下百姓也是多施仁政,因此百姓都十分念曹军的好,对并州军大多是抱有敌意的。
加上世家大族以及士人阶层的煽动,的确是给李世民带来了很大的困扰,特别是颍川的一些士族,仗着自己家世和在士人阶层的影响力,屡屡和自己作对。
特别是颍阴县的荀氏、许县的陈氏、长社县的钟氏、舞阳县的韩氏,更是其中的带头大哥的存在。
其实荀氏和曹操绑定的最深,荀彧和荀攸都投在了曹操麾下,完全彻底绑在了曹操的战车上。
这让李世民如何能不担忧呢?这些世家完全是滚刀肉,为了大局李世民又不能和他们闹翻,更不能粗暴的灭门了事,这让李世民十分恼火。
为此他也是特意将贾诩请了过来,商量对策,士族的稳定关系到天下的平定,以及未来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不得不慎重对待。
毕竟士人阶层包括门阀也好,都是国家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力量,在封建王朝时期,他们就像一棵参天大树的枝干,不断地给大树输送养分,这样这颗“帝国大树”才能更加枝繁叶茂,因此用得好自然是有助于中央的统治,用得不好就会自立为王,就要妨主了,这种权臣窃取大位的自古以来不在少数。
他们李家夺取天下不就是这样的例子吗?
李世民这些手下大部分都是寒门出身,本身都这些豪门有些偏见,甚至有一定的仇视心理,因此很难做到较为公平和公正的对待门阀。被压迫得久了,自然要反抗,不过贾诩情况却不一样,贾家在西凉一带算得上是一方大族了,能够从世家角度结合李世民的立场看待问题。
贾诩的先祖贾谊,西汉着名文学家。祖父贾秀玉,东汉武威太守。父亲贾衍,东汉兖州刺史。虽然比不上袁绍的四世三公,但也算得是家世显赫了。
贾诩是能够理解李世民的想法的,也能明白李世民的难处,他能感觉到李世民很多政策也都顾及到了世家,也不完全是一刀切。
“主公,对于世家我们应该徐徐对之,既拉又打,恩威并重,分而治之,方为上策。眼下只要是明眼人都知道和主公作对死路一条,以这些世家之精明,绝不会为了汉朝更不会为了曹操之流赌身家性命。他们此时站出来挑事,无非是担心自己的利益受损,如果主公能够保障他们的基本利益,至少大部分利益能够保障,料想他们也不会有很大抗性了。”贾诩说完捋了捋胡须。
李世民点了点头,显然是认可贾诩的观点,世家大族定然是以家族利益为先,这个时候还愿意为大汉陪葬的自然是少之又少。
想明白这些,李世民又问道:“文和以为该如何安抚世家,如何保障他们基本利益?又如何分而治之呢?”
贾诩恭敬地说道:“对于世家而言,首先要保障他们田产不受影响,只要他们按照我们政策正常缴纳赋税,可以承认他们的田亩的和合法性,我们手中荒田和无主田还是很多的,足够分给平民,当然了以后天下安定了,在可以调整。另外这些世家大族不是顾及面子不愿意参加科举么,不如主公强行征辟世家中几个优秀士子,让他们在‘被迫’的情况下安排家中俊杰出仕,对他们而言就可以避免舆论谴责,顺利加入到我们阵营。恐怕他们自己也早想派家中得力弟子加入我军中的,如此一来世家半推半就之下,定然不会拒绝,这样也极为有利化解敌对的情绪。”
李世民自然能够理解贾诩的想法,平心而论,的确很有效,也很务实,一来化解和世家的敌对矛盾,二来也可以很好地用运世家的力量,他们当中的确有好多人才可用,比如陈群,钟繇、赵俨、辛毗这都是原来历史时空中曹魏的名臣。
李世民稍稍思索片刻,继续说道:“文和所言不错,既如此我就让你作为我的特使前往颍川各个世家,答应他们不查封他们田产,保障他们基本利益,但必须按照我们田亩缴纳税赋的保准,任何人不能享受特权。另外这次你去颍川出仕的名单其他人他们自己可以推选,但陈群,钟繇、赵俨、辛毗这几个人一定要出仕。如果这样优渥的条件尚不能接受,那就不要怪我心狠手辣了。”
贾诩虽然不知道为何李世民一定要让陈群,钟繇、赵俨、辛毗这几个人来,但也没细问,也许自家主公有自己的渠道吧。
很快,在一百铁卫的护送下,贾诩浩浩荡荡地从洛阳出发,赶往颍川。
实际上颍川这些世家的掌舵人心里也在打着算盘,毕竟大家也都不傻,自然能够看清天下大势,这个时候不趁早打算,和李世民集团搞好关系,等将来他真的君临天下,那自己还能有好日子吗?
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多方投资,一直都是这些世家拿手好戏,所谓铁打的世家,流水的皇位。
因此,这些世家的别看骂李世民骂得正欢,也一个劲地和李世民作对,内心也虚得很,生怕惹恼李世民,给自己家族带来灭顶之灾。眼下这么做实际上还是希望能引起李世民的关注,给自己一些保障,或者说希望给自己一个台阶和机会。
颍川郡许昌城内,一处僻静的宅院,有十几个锦衣华服的中年男子正济济一堂地商量着什么,他们就是各大世家的现任家主或者家中的主事人。
在座的各位都愁眉不展,低头沉思着什么,时不时地看向门外,似乎是在等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