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纵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看完了奏章,刘志又起身去看了看女儿刘华,小丫头虽然勉强睡着了,却极不安稳,甚至在梦中惊叫哭泣。

白天表现得那么坚强,睡梦中却还是个生怕失去母亲的脆弱小女孩。

刘志心疼地搂住她,轻轻拍着她的背,柔声安慰。

“华儿别怕,父亲在这里呢,母亲会没事的。”

生在皇家,不管如何千娇万宠,但刘华却依然无法得到父亲的长期陪伴。

作为帝王,他其实已经尽量想给孩子一个温暖的童年,无奈每日政务繁忙,又有这么多的女人和孩子,自然照顾不过来。

到了下半夜,刘志又去了看望了邓猛,她已经移出了气味浓烈的产房,转入了自己的寝殿之中。

宣夫人一直守在床边,握着女儿冰凉的手腕,想传递给她一些暖意。

“夫人去休息吧,我来陪她一会儿,两个孩子就先拜托你了。”

宣夫人点点头,毕竟是上了年纪的人,大悲大喜之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憔悴了,不复平日里的优雅高贵。

“陛下费心了,猛女会没事的。”

黎明时分,人体的一切机能都处于最低水平,也是重症病人最危险的时刻。

窦云和张宾一直都在原地观测情况,丝毫也不敢懈怠。

邓猛脸色雪白,安静地躺在那里,与平日里神采奕奕的模样比较起来,多了丝脆弱。

她是个要强的女人,后宫中的纷繁困扰替他一肩挑起,从未让他感受到烦乱。

除此之外,她也是个合格的国母,每逢天灾人祸,都会带头在京都发起募捐。

常年帮他安抚宗室命妇和世家贵妇,节日期间还会去民间慰问,替皇室营造仁爱的形象。

之前他已经习以为常,现在想起来,其实她也过得不轻松。

人常说夫妻一体,这一刻刘志才深刻地领会到其中的含义。

天亮之后,昨夜散去的后宫嫔妃又都齐聚长秋宫,郾太后年事已高,禁不得折腾,但也派了贴身女官过来。

太阳升起的时候,邓猛终于醒了过来,两位大医师给她检查过后,又喂服了些药。

“回陛下,皇后已无大碍,只是后期还需要多休养些。”

刘志闻言大喜,外面等候的一干人立刻都满面喜色,只是心里头到底滋味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因为医师交待皇后需要静养,刘志便吩咐她们这段日子不用来长秋宫探望了。

免得邓猛还要强打起精神,来应酬这些各怀心思的莺莺燕燕,只留了宣夫人在这里照顾,也让她们母女俩好好说说话。

自己的事情太多,但每晚都会回到长秋宫陪她聊天。

邓猛底子好,眼看着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不过恰好是在月子里,她也就干脆放下一切,趁此机会好好休息一下。

朝堂上最关心的还是两个嫡出的皇子,因为是双胞胎,出生时身体瘦小,看着很让人担忧。

这年月婴儿的成活率很低,尤其是头个月,所以众人也都在观望着,静候消息。

满月的时候,两个孩子能吃能喝,已经白白胖胖,十分逗人喜爱了。

众人这才心下大定,不过新的难题又来了,就像霍光家族的争执一样,为了谁是兄长,谁是弟弟而难以抉择。

毕竟,对于皇室来说,占了兄长之名,将来立储的机会要大得多。

因此臣子们也站成了两派,一派支持先出生的为长,另一派支持胎位在上的为长。

而细看两个婴孩,长相十分相似,甚至难以区分,感觉立谁为长都有些不公平的意思。

刘志一开始没给两个孩子取名字,主要是因为邓猛身体孱弱,此时自然不好去庆祝。

现在见皇后身体已经完全康复了,朝中又争得不可开交,便觉得有些搞笑,他的儿子排序,倒让一堆人费尽心思了。

“吾意还是按照民间旧例,以先出生者为长,后出生者为次,至于将来立储,则以贤者居之,无论长幼。”

皇帝一锤定音,并不接受任何反驳,立储之事还早,两个孩子孰优孰劣此时也看不出来,何必执着于长幼名分。

东汉时期的立储之事,虽然看重嫡庶正统,但对长幼顺序并没有那么在意。

何况此时的特殊情况,只是也有很多人心中暗藏担忧,毕竟这已经为将来的皇储之争埋下了隐患。

刘志为两个儿子分别取名璟瑜,即兄长名为刘璟,弟弟为刘瑜,合而为玉之光彩,常用来代指品德高尚之意。

安阳公主刘华充分发挥了她作为长姊的责任感,在母亲生病期间,每日照顾两个弟弟,就像个小大人一般。

邓猛见她如此辛苦,不由得十分心疼,出了月子,便立刻担负起作为母亲的责任。

一切又回归正常,刘志对之前参与救援皇后的医师和输血者,都进行了赏赐。

尤其是邓远,封了青乡侯,从白身一跃成为君侯,让人眼热不已。

不过因为兄长承恩公邓演不在京城,邓远担心母亲孤单,并未开府另住,还是住在承恩公府。

刘志对他也比较照顾,毕竟感念他对皇后的真挚情谊,且邓远为人豪爽却不失精明,是个做生意的好材料。

如今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大汉的商贸越来越发达,将来可能在国家所占的比重会更大。

所以也是时候慢慢培养一批懂得商贸的能臣了,因为将来海上丝绸之路开通后,这方面的需求肯定会暴增。

他已经开始考虑要在高等学府进行更深层次的改革,以为国家输送各类专业人材。

目前唯有医学院是独立于太学和官学之外的,但随着国家各方面的飞速进步,显然还远远不够。

如今在几大高等学府中,依然以传统的经学为重,其余算学和易学也属于传统学科。

当时的君子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也。

也就是演礼的技能;乐德、乐语、乐舞的技能;射箭的技能;骑马驾战车的技能;书写的技能;计算的技能。

之前刘志已经在此基础上进行过一些改革尝试,将地理和历史单独成课,并对算学的比例进行了加重。

并将礼划给了启蒙学堂和中等学府,礼仪这门课程本就是越早越好,才能深入骨髓,成为行为习惯。

现在他想再次加大高等学府的改革,进行专科划分,他先找来翰林院掌院胡广征询了一下意见,但却遭到了激烈的反对。

刘志只得扩大征询范围,向几位当世名儒征求意见,其中包括了自己的老师马融,可无一例外地碰了壁。

这些人都是经学大家,誓死扞卫传统观念,认为刘志此举有悖儒家思想,十分危险。

搞得刘志十分恼火,最近几年来,他已经很少遇到如此挫败的时候,原以为潜移默化之下,大汉人的意识形态已经有了变化。

没想到这些卫道者们思想如此顽固不化,根本难以通融。

也是他自己太激进了,几百年的思想,怎么可能在几年之内就颠覆了呢。

看来只能另辟蹊径了。

表面上刘志放弃了这个计划,但他却在私下里筹谋,既然不能在太学和官学上动脑筋,就效仿医学院,开设单独的专业院校,也未尝不可。

什么专业最容易让士大夫们接受,而不会遭到反对呢?

在征询了多位士人和官员的意见之后,刘志打算先开个农学院试试水。

毕竟,在封建思想中,农为国本,他们对农业技术的研究,更能够接受。

可以说,中国封建社会是典型的小农经济,儒生们从骨子里瞧不起商人和手工业者。

认为他们重利轻义,奸诈成性,为了追逐利益而放弃做人的基本准则,是社会风气败坏的根源之一。

但每个名士心中,却都有个田园梦,能歌能赋,傲啸山林,是隐士的标配。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当仕途不顺或者理想无法舒展之时,躬耕于田垄之间,是他们最后的坚持。

所以刘志亲政之初,除了科举制度改革,就是编写《农经》,完善农官结构。

当时的尚书,如今的户部尚书杨秉,主持了这场大型编撰,朝廷上下难得一致支持,一片叫好声。

所以,他如今也从农业科技入手,阻力应该是最小的。

为此,他特地召来了杨秉,与之商量,杨家在大汉儒林的地位比较特殊,其祖父杨震曾经官至太尉。

他父亲当年是出了名的大家,更是个不折不扣的真隐士,一辈子住在山林中,从未出仕。

要知道,当时许多隐士都是沽名钓誉,用这种方式来增加自己的名声,以此来获得征辟出仕的筹码。

最常规的操作就是,先名扬天下,然后某大家向皇帝力荐,该隐士必须一再推辞,最后实在盛情难却,这才出山辅佐君王。

直到三国时期,还有许多名士走这条道路,最着名的就是诸葛亮了。

三顾茅庐,只是场常规的抬身价戏码罢了,一个摆出求贤若渴的仁主架势,另一个做出世外高人的风范,重要的就是双方的态度问题。

在这种潜规则之下,那些真正的隐士便显得弥足珍贵,也让人高山仰止。

因此杨家在整个东汉士林都声名显赫。

杨秉本人也躲在山中读书,直到四十岁才出山。

弘农杨氏是东汉时期第一个集齐四世三公的家族,三国时期那个聪明太过反误了卿卿性命的杨修,便是杨秉的孙子。

他本人刚正不阿,真实的历史上,在桓帝朝官至太尉,最出名的典故就是有个门生半夜行贿。

见杨秉严词拒绝,以为他是怕暴露了连累自己,便劝说无人能知,让他放心收受贿赂。

谁知杨秉却勃然大怒,“举头三尺有神明,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能说无人得知呢。”

可见杨秉其人的品德,的确是知行合一,不是沽名钓誉之徒。

邓演能和杨家结亲,也正是因为其品德得到了杨秉的肯定,完全就是认可了他本人,而不是冲着他的家世。

户部掌管着全国的农业生产,杨秉又主持过《农经》的编撰,可以说是商量此事的最佳人选。

“陛下想开设一个专门研究农业生产技术的学校?”

这个想法颇有些天马行空,真是闻所未闻。

“朕看自从《农经》面世之后,产量大有增长,但仍然觉得有许多提高的空间。

百姓们相互信息不通,再加上大多没有理论知识,所以朕才想兴建这样一所专门的农学院。

半是研究半是培养人材,一举两得。”

杨秉并未急着回答,低头寻思了一会儿,这才道:“确实可行,陛下有什么具体的打算么?”

见杨秉二话不说就表示了支持的立场,刘志也颇感欣慰,看来他没有看错人。

“朕打算将郊外皇庄腾出来,那里不仅房舍充足,还有大量可供实验的田地,以及最优秀的工匠和农人。”

陛下如此无私地奉献出自己的私家园林,让杨秉很感动,一直以来,对于刘志的大多数政治措施,他都坚定不移地表达了支持。

只因为他觉得,刘志确实是个能为黎民百姓考虑的好君王,就冲这一点也难能可贵。

“皇家园林的条件的确非常方便,将来那里培养出的人材,也可以入仕担任农官。”

“朕想着等过个五六年,等农学院教育出大量专业人材,就在每县设立一个农业站。

因地制宜地研究和指导当地的农事,提高生产技术。”

当然,这个主意完全就是抄袭的现代做法,但却直接有效。

杨秉眼睛一亮,“陛下这个想法简直就是太妙了,农为国之根本,若能让百姓们吃饱穿暖,比任何国策都强上百倍。”

在他看来,只有解决生计问题,才是当前大汉最重要的事情。

“臣推举一个人,定能胜任此职,不负陛下所托。”

杨秉性格稳重,绝不会信口开河,他敢郑重举荐之人,那肯定是有真材实料的干吏了。

“不知是何人?”刘志期待地看着他。

“是侍中杨赐。”

杨秉目光平静地望着他,坦坦荡荡,毫无遮掩之意。

“杨赐?”

那可是杨秉的长子。

刘志确实很意外,本朝举荐制度盛行,因此衍生出一个规矩,父子兄弟等至亲必须避嫌。

书纵小说推荐阅读:人在乱世,开局召唤虎豹骑陷阵营带着三国系统穿越五代十国大唐逆子:登基就去玄武门!朕忙着一统,没心思做舔狗红楼:我靠挂机系统,缔造皇朝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大明:东北开局,征服西伯利亚武林帝国大明:朕有近卫师,五年必平辽盛唐荣耀反派的我碰上重生女主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抗日之雪耻皇室店小二纵马西域总关情世代英魂我在大明当暴君穿书嫁首辅,锦鲤甜妻旺全家厨子也可以改变战国历穿越之贵妃娘娘好想念我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我竟穿越成蔡邕儿子?北隋军神罗马,你妈喊你去打仗了龙吟虎啸霸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崇祯聊天群崇祯末年带妹征伐家父嬴政,我吃软饭造反怎么了?我带着空间戒指:穿越到1939蜀汉我做主由凡到仙故事集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大晋第一才子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我在秦时开辟玄幻武道神武太医俏女帝三国:我刘琦,召唤千古英雄!悟性逆天,我在大秦布道长生赶我去封地,成了最强藩王万历佑明一品媒官摆烂十五年,我父皇会读心了南北乱世我种田古代修仙:凡尘仙缘1659:我在滇缅成为亚洲之王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我在大唐用神笔具现神话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
书纵小说搜藏榜:我携山河画卷,穿越古今追光犁汉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我曾活在靖难晋末的卯金刀永乐大帝最强吕布之横扫千军大明捉鬼记:明朝那些魑魅魍魉魔妃太难追贞观合伙人善良的宇智波大唐:续写贞观打造锦绣盛唐疯狂的三国横扫天下的拓跋王骑大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离石游记三国之醉卧美人膝天娇绝宠,悍妃戏冷王抗战从周卫国开始最强特种兵之战神传说史上最强汉天子女帝家的咸鱼皇子烽火奇侠传谍战剧中身份太多怎么办扶蜀巡视大宋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我只想做个昏君末世女王修仙记赘婿之最强王者三国:我收买人心,刘备直呼内行你攻我容(GL)穿越后周:从校长到圣宗亮剑从准备狙击山本特工队开始乱世情缘特种兵明末做皇帝西游:贫僧又破戒了我岳父是朱元璋冲喜傻妃的攻略手札妖孽夫,桃花妻刀尖之上鬼王倾妃:带着淘宝来穿越唐朝九千岁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穿越水浒,开局大战葡萄架大唐最强长子风流乞丐俏天子我在水浒开了个挂王朝权宦神医痞妃:王妃拽翻天
书纵小说最新小说:穿越娶妻就有奖励落榜当天,娶了个首富千金小娇妻大明:打造海上帝国,夺回皇位!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我大概救了个王朝阿斗:我为建文大帝北宋帝国兴亡史铁血大将军王佳丽三千还不够,女帝你都上手了水浒称王,我身边女将无敌大秦:扶苏!手握三十万还不反?乱三囯归墟大唐:开局入狱,无奈自爆身份攻略女帝:太监最风流三国:袁绍是我哥,我来一统天下!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穿越红楼之军功封王穿越后我靠医术权倾朝野西北雪原:我开局土匪头子异族犯边,刚成状元的我领兵出征我是袁蜜水1874,新中华帝国的崛起白话聊斋志异:精编十万大山:1840乱世收割列强我最强这个王朝叫大兴大庆逍遥贵公子逍遥世子爷你跟本皇子提分手,取消婚约你哭啥?穿越:我靠着金手指成神三国:从并州开始争霸天下宋末争霸:从水浒二龙山开始奇门宝鉴结婚你不肯,我叛国女帝你哭什么?王爷有点懵我的出租屋通明末水浒白话版特种兵之特战兵王靖康之变红色机翼大晋司马衷【祖父遗机,逆时补憾】三国群英传关东铁魂虞朝历史全解七圣树王朝四十一帝为了活下去,当兵进军营你确定你是始皇帝?大晋烟火我锦衣卫办案,老朱也拦不住乾宫深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