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中
日脚淡光红洒洒,薄霜不销桂枝下。
昭阳殿,管公公看着皇上批了很久的折子,想劝皇上先歇歇。
“皇上,刚刚皇后身边的藿香姑娘送来了梨花盏和芝麻糊,奴才闻着实在是香,要不皇上您趁热尝尝?”
皇帝正发愁今年雪太大,东北几个大港口被冰封船只搁浅的麻烦事儿,既然是皇后送来的,那当然要趁热喝了。
“皇后亲手做的吗?”
“是啊,皇后心思巧,对皇上更是尽心,她做的梨花盏是独一份,别人学不来。”
“皇后熬的芝麻糊也更稠更香,实在暖和。你手里拿的什么呀?”
管公公小心将诗折子呈上,“是皇后闲来无事,抄写唐代李贺的《十二月乐辞》。”
“晓凉暮凉树如盖,千山浓绿生云外。依微香雨青氛氲,腻叶蟠花照曲门。皇后有心了,朕收下了。”
又过了片刻,昭阳殿的顺公公又端着漆盘进来了,管公公问,“这是何物?”
“管公公,这是景明宫高总管亲自送来的,太后让御膳做的雪耳羹。”
“太后这是何必呢?”但管公公也只能顾自嘀咕一句,明知道皇上肯定是不会喝,管公公却还得端过去,两头受气。
“皇上,太后娘娘送来一碗雪耳羹。”
折子重重摔在紫檀案上,响动还真不小,管公公连叹息都得小心翼翼。
“朕刚才用了皇后的,喝不下了,你把它喝了。”
又让管公公喝?这管公公喝完之后不知道是能延年益寿还是会折寿啊。
“这奴才不敢哪......”
这日复一日的,准没憋什么好主意,皇上连头都不抬,“那你就跑一趟原样再送回景明宫去,公然驳了太后脸面。”
“这就更不妙,奴才喝就是了...”
皇上拿刚批完的折子指着管公公,“喝完了去明着告诉景明宫,以后不用再送了,别折腾御膳房了。”
“得......额嗻——”
景明宫
高公公回话,说已经送去昭阳殿了。太后也没多想,正为了外甥女柏嘉倩抬头往永乐宫跑心生不满呢。
柏嘉倩是尚书柏忠永的女儿,也是太后的外甥女,太后送她进宫来明摆着的用意。反正皇帝的后宫单薄,收进来也无妨,皇上还亲自为她拟封号为“诚嫔”。
这个天性活泼烂漫的丫头果然被年轻帅气的皇帝(以丰神俊朗的美色)征服了,刚进宫没多久就被反间了。前脚到太后姨母那边说说笑笑,聊聊梁王府的事情,晚上就把景明宫的一举一动全告诉皇上了。
太后对这个外甥女的期望是很高的,现在后宫尚无所出,皇后体弱,柏嘉倩若最先生下长子,那地位就远远不止一个嫔位了,到时候柏家也更能与皇后所在的霍家抗衡。
但太后被柏嘉倩的天真无脑给骗过去了,皇帝可没有,柏尚书的地位仅在四位顾命大臣之下,在太后没有彻底安生之前,皇帝是不会让诚嫔生下孩子的。现在的后宫只令皇后可以生育,皇帝也年轻,暂时没有子嗣也无所谓。
可是最近柏嘉倩不知怎的,爱往永乐宫跑,陪着太皇太后说说笑笑解闷逗趣儿,有时候还在永乐宫里演民间的传奇话本。
“真是胡闹!这丫头现在受宠了就越发不把我这个亲姨母放在眼里了,当初是上把她送进宫里来的?永乐宫那位也是,这些都是她这个年纪该干的事儿吗?”
银朱姑姑怕太后多说犯忌,劝太后不要再说了,“我还偏要说,我当初选柏嘉倩进宫就是看中她天资愚钝,只会顽闹,结果她现在也...我看她到底脑子还是不好使,就想想我和永乐宫那位谁能活得更长,谁能庇护她更久,脑子连这个弯转不过来!”
诚嫔现在占了个“宠妃”的名号,刚进宫的时候也确实一张巧嘴儿哄得皇上喜笑颜开的。这就是太后最想看到的结果,年轻皇帝沉迷美色,日渐荒废朝政,在太皇太后和众多老臣那里都失了民心,这样太后就可以......可是慕容凌八岁承继大统,御极宇内,太后以为,皇帝是那么容易被动摇的吗?
景明宫宫门,五王妃于雪中撑伞,来向母后请安。
当今圣上不是太后所出,五王爷慕容浚和荣沁公主慕容漱才是太后亲生。五王爷很小的时候就被封为梁王,先帝爷也是最喜爱这个孩子的,所以当先帝爷驾崩之后,最有可能继承大统的明明就是自己的儿子,却被太皇太后扶持着那个生母早已亡故的四皇子登基为新帝。
所以太后始终咽不下这口气,她的儿子样样强过慕容凌。现在世人都以为五王爷只是个逍遥王爷,不问政事,最懂品茶赏花,但太后知道,阿浚是怕皇兄认为自己是个威胁,故作闲散逍遥的。
雪中等着的这位五王妃,太后也是不喜欢的。当阿浚说要求娶这位陈家的女儿做嫡王妃的时候,太后是百般阻挠。她给阿浚挑选了那么多的贵胄宗室女,而陈壁渝不仅是地方送京来选的秀女,父亲还只是个督察院的三品御史而已,可阿浚偏偏谁也不要,非她不娶。
太后此时烦躁的很,没心情见她,“让五王妃回去吧,穿那一身腊月红梅的站在景明宫的门口,是怕宫人看不到吗?”
银朱姑姑心疼五王妃,“也是除夕将至,五王妃穿得喜庆些,来给太后请安,也是想着您心情好一些。”
“要想哀家心情好,最好就不要见她,成亲一年半了,肚子一点儿动静都没有,真不知道阿浚为什么把这样一个女子捧在心尖上。银朱,你亲自去和她说,让她回吧,在冷风里站累了冻着了,更生不出孩子了。”
银朱姑姑刚走到宫门劝五王妃先回,荣沁公主和驸马吴豫章就来给母后请安了。
银朱姑姑怕五王妃心里难过,正想劝慰。陈壁渝却生怕姑姑为难了,收了纸伞,明媚浅笑,“雪晴了,公主和驸马快进去吧,母后自然是更惦念女儿了,那我就先回去了。”
这位荣沁公主倒是很欣赏五王妃,“雪地上滑,五嫂慢些走。”
大雪天里巴巴地进宫请安,太后还是这个态度,五王妃身边的水苏忍不住了,“王妃您单独来的时候,太后几乎都不会见,今天更过分,当着公主的面给您没脸面。”
“水苏,这是宫里,不是王府,不得口无遮拦。”
前面就是太皇太后的永乐宫了,里面传来的欢声笑语,红墙外都听得清,陈壁渝的心底也清朗了不少。而太后不喜欢这个儿媳妇,还因为自己这个好儿媳,偏偏和太皇太后走得近。
陈壁渝也算是宫中挂职的女官,后宫不得议政,太皇太后却喜欢和她一起研读《资治通鉴》。五王爷如此爱重陈壁渝,除了志趣相投,也深深被其才情折服。连永乐宫的人都私下给五王妃评以“当世上官婉,大政女巡按”的美誉。
“王妃,咱们去看看太皇太后吗?”
陈壁渝望着红墙碧瓦,晴雪初霁,微微摇头,“不去了,今天是来向母后请安的,她若知道我后来去了永乐宫,怕是连除夕都过不好了呢,我还是别给王爷添麻烦了,咱们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