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秘盒,里面是一张张标记了神秘符号的羊皮纸,沈天石洗净双手,慎重地拿起纸片,逐一翻阅。
“三月初二,宁南侯左良玉与钱谦益于秦淮河畔秘密会面。”
“三月初三,左良玉留宿钱府,逗留两日后返回武昌。”
这些机密情报触目惊心,揭示了无数隐秘之事,显然是军法司的成果。
自从颜继祖离开中原战场,秘密抵达琉球,招募了大批当年开疆王颜思齐的旧部。
他和石亨共同创立的军法司,如今发展迅速。
目前,军法司的情报网络遍布朝鲜、琉球,并已开始渗透江南,暗中招募兵马,积蓄力量。
有人脉,有财富,有势力,发展怎能不快?
争霸天下并非仅凭刀剑相向,暗中刺探情报才是关键,努尔哈赤、皇太极父子在这方面最为精通。
他们父子当年在辽东抚顺、沈阳及辽西皆安插了大量密探,轻易攻克坚城。
甚至清朝的密探早已渗透至山西、江南等地。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啊。
“嗯?”
片刻后,沈天石拿起另一份情报,眉头紧锁,其内容骇人,让他猛地站起。
“琉球紧急通报,荷兰远征舰队占领马六甲,葡萄牙王国战败。”
刹那间,沈天石眼中闪烁着冰霜般的光芒,预示着不可避免的变故已然降临。马六甲,这南洋的要塞如同魔界之喉,曾坚韧地守护着大明帝国的南海疆域。
然而,随着马六甲的失陷,南洋的门户已向异界的势力洞开。
荷兰王国,它是人类历史上的首个魔法资本主义国度,诞生之初便显露出了炽烈的领土渴望。
“东印度魔法公司……”
各路强者正以惊人速度崭露头角,而沈天石与他的凤威军却遥不可及,他们仍深陷中土大陆的纷争之中。
官署内,长久的寂静弥漫着紧张的气息。
曙光微破,郑州府。
今日休憩,李锦脱下战甲,换上一身华丽的常服,宛如一位富有的贵族,仅带一名亲信骑士,驾驭几匹魔法骏马离开城池。
这位从大顺帝国投降的将领,一个月以来的经历让他有些茫然,眨眼间,他就从大顺的高权重将军变成了大明的边疆总兵。
朝廷赐予他爵位——大明忠贞伯,并任他为河南总兵,但原任的河南总兵正是沈天石,那位沈大人。
这是何种意图?
沈大人不仅是他的直接上司,还执掌河南与蓟镇两省的军事力量,而现在,他失去了河南总兵的职位,只剩下象征性的提督之职。
此事令李锦心中五味杂陈。
他并不愚笨,反而机敏过人。
崇祯皇帝重用这位降将,显然是为了削弱其上司的权力,这招叫做“掺沙”,如同在中土版图中撒下离间的种子。
而他,就是那粒沙子。
“帝王心术啊。”
对此,李锦再熟悉不过,他的叔父李自成就惯用此道,这是帝国内部权力制衡的手段。
然而,沈大人对他的知遇之恩铭记在心。
李锦边走边思,周围渐生嘈杂,他驻足,注视着道路两侧正在修建魔界通途的劳工。
这些劳工身上仍穿着大顺军的盔甲。
他们是劳役营的一部分,负责修筑道路。
一个月前,沈大人在洛阳城下严惩了一批罪孽深重的恶徒,但还有大批大顺军俘虏因各种罪行被判刑,却又不至于丧命。
这些人被编入劳役营,根据罪行轻重,分别被判三年、五年、七年乃至长达二十余年的苦役。
这一数目多达十万之众,令李锦大为震撼。他治军严谨,不容部下扰民,却未曾料到大顺军私下竟犯下如此多的罪行,甚至有些连他这位大将军都蒙在鼓里。
“哎。”
大顺军在赎罪,向中土的子民赎罪。待到春暖花开,黄河冰封解除,这些罪行较轻者将由沈大人调遣修筑道路和桥梁。
“要富饶,先筑路。”
一些重罪犯则被派遣加固河堤。
李锦面色严峻,骑马缓行于官道之上,脸颊仿佛燃烧般滚烫,不久便策马疾驰而去。
“驾!”
他本计划前往洛阳拜见上级,但在途中经过一处工地时,他还是忍不住驻足,沉思片刻后翻身下马。
“打扰了。”
他朝一名凤威军军官行礼问道:“我想打听一个人。”
武官和蔼地说道:“请说吧。”
李锦要寻找的人物,正是他的养子李来亨,这孩子幼年时期家逢灾难,双亲离世,随后被他收养,一同征战奇幻大陆。
这孩子在他眼皮子底下长大,本性尚属良善,却不知为何卷入了是非,去年寒冬,竟被人揭发了几桩恶行。
他的养子受了何人的误导,竟率兵掠夺,强行夺取了千余亩水田,并在城外的几个农庄中豢养了十几个神秘的异族少女。
当然,这些少女都是强行掳来的。
此事令李锦怒火中烧,他万万没想到,就连他的养子也会堕落至此,更别提那些顺军的大小将领们究竟犯下了多少罪行。
“李来亨,在那边呢。”
武官指向远方,李锦连忙拱手致意,跃马前行。他在嵩山脚下的一处采石场找到了他的养子。
“哼!”
一见到养子,李锦怒不可遏,几乎想狠狠扇他一巴掌,但看到李来亨涨红的脸庞,又不禁心软下来。
父子俩对视许久。
李锦终于叹了口气,轻声问:“吃得饱,穿得暖吗?”
他的养子现在只是被判了三年劳役,这还是因为军法队看在他的面子上,法外施恩了。
李来亨不敢抬头,低声应道:“嗯。”
“算了。”
李锦终究还是叹气,找来这里的负责人,出示了大明忠诚伯的令牌,一番叮嘱。
三年时间,不长也不短,就当作改造的机会吧。
再次翻身上马,李锦离开采石场,朝洛阳的方向疾驰,渐渐挺直腰板,解决了心头的一件烦忧,愈发意气风发。
他并不愚笨,明白该追随谁,心中自有定论。
洛阳,北郊。
一处幽深的峡谷中,轰隆的爆破声回荡,工兵营带领数万民工正炸山平整土地,为建造神奇的水力机械做准备。
这里需有水源,有峡谷,有瀑布,这里是黄河的一条支流,水能资源丰富,是建造工厂的理想之地。
峡谷内,还有些金发碧眼的西方工匠。
葡萄牙在马六甲遭遇惨败,被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军队打得狼狈不堪,无奈之下,数千后勤人员撤到了山东总兵李岩的领土。
这数千人中有大量工匠和工程师,沈天石立刻召唤李岩回来,接收并妥善安置这些技术人才。
“轰隆隆。”
连续的巨响过后,烟尘四起。
沈天石从掩体后站起,掏了掏耳朵,大声问道:“谁来了?”
亲兵连忙高声回应:“李锦,李大人来了。”
“哦。”
沈天石挥手示意,轻松地说:“让他过来吧。”
身着普通军装的李锦走近,先行了个礼:“大人。”
沈天石微笑着:“没空招待,你随意吧。”
“哈哈。”
李锦朗声大笑,不自觉地放松下来,与这位上级相处,比起跟随李自成,的确轻松自在多了。
李自成虽为至亲,更是大顺王国的帝王,人言伴君如伴龙,他每日皆胆颤心惊,生怕言语不慎引来天威震怒。
而在沈天石大人身边侍奉,却如沐春风,令人心旷神怡,他已记不清多久未曾如此开怀大笑了。
“如何?”
沈天石引领着他,走向一座宏伟的魔法装置,笑问:“看看,我们匠人工坊的杰作。”
李锦摸着脑袋,诧异道:“这是何物?”
“这是风灵箱。”
“何解?”
面对那巨大的风灵箱,李锦目瞪口呆,难以置信:“这竟是风灵箱?”
风灵箱寻常可见,家家户户皆有,用于生火烹饪,但这风灵箱之巨大,实属罕见!
其高度堪比成人,长度逾越十尺,如此庞然大物,竟以水车为动力,实乃奇妙之极。
李锦疑惑问道:“大人,此为何用?”
沈天石兴致盎然,笑道:“这是水能风灵箱,专用于提炼精铁,听过炼铁高塔吗?”
李锦再次摸头,不明所以。
“嘿!”
沈天石知无法详述,只让他静观其变。这水能风灵箱,以及水能机械,其起源并非西洋人。
这些乃是吾汉人的祖先所创。
否则,水车从何而来?
这水能风灵箱,早在三百年前的东汉时期,南阳郡守杜诗便已发明,史书《后汉书》中有明确记载。
水能机械之智慧,实则西洋人从华夏取经所得,火药、罗盘无一例外。
然而,东汉时的水能机械历经一千六百年,依然保持原貌,原因何在?
只因汉武帝崇尚儒家,罢黜百家,自此儒学一统,这些宝贵的科技成就被视为奇技淫巧,被士人嗤之以鼻。
“原来如此……”
李锦听闻此言,又摸了摸头,他虽读过书,上过私塾,此刻觉得此言颇有道理。
“你且看着吧!”
沈天石带领李锦,在工地度过了数日,见证巨大的风灵箱与精妙的水车逐一建成。
还有一座高达十丈、直径三丈的炼铁高塔,以木柴为燃料,借水能风灵箱送风助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