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天石提出的“王权立宪”,与西方的那一套截然不同。
在这片大明的土地上,依照西方的方式并不合适。大明智者众多,地域广阔,人心思变。
自古以来,这片土地上派系林立,豪门世家遍布,乡土观念根深蒂固,不用多久就会内斗四起,勾心斗角,窝里横...
很快就会搞得一片混乱,军阀割据横行。
大明仍然需要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
这是天朝大国的血脉决定的,西方是城邦制,而我们是大一统,两者本质不同。
要保持大一统的局面,就必须维护一个强大的中央王朝,只有这样,才能维系这片辽阔疆域的稳定。
沈天石要颠覆的是封建皇权的家天下。
他要颠覆的是世袭的君权统治。
此事很容易理解,一个王朝崛起需要强有力的领袖,但这领袖不能是世袭的。
世袭制度太不稳定了!
世袭皇权就像赌博,扔骰子,可行吗?
遇到永乐大帝这样的明君,大明的辉煌将普照大地;但若遇上崇祯这样的庸君,国家就要遭殃了!
所以,皇权绝对不能世袭...
在神秘的大陆上,崇祯这位年轻的勇者,被人戏称为草率的冒险者。无论怎样高谈阔论,任何体制都应由拥有魔力之人治理,不能将希望托付给皇家血脉的延续。
真正的魔法师应当掌握权力,引导大明帝国的精英们,穿越这个充满魔法与航路的时代。首要之事,便是使崇祯这位年轻冒险者离开他的王座,将朱氏家族的王国转变为万民共享之地。
至于限制君权的概念,并非沈天石的原创,那是来自韩非子与法师学院的智慧,尽管韩非子并未敢明确提出。法师学院主张,君主的个人欲望应当服从于法律,然而韩非子可能并未揭示全部真理。
朱慈烺年纪尚轻,尽管他对这些理论半知半解,眼中却闪烁着光芒,深感姐夫的话颇有道理。因此,崇祯退位的议题仍在拖延。
然而,李岩与风威军的将士们已迫不及待,三天后,山东总兵李岩再次致信,恳请崇祯让位,言辞直指要害。
在南方的金陵,魏国公府邸内,崇祯显得略有精神,腰部的伤势也渐愈,但面色依旧苍白。此刻他明白了,李岩、李锦、颜继祖、李迁、黄得功……这些身怀强大魔力的年轻将领们,坚决要求他退位。
再这样下去,只会引火烧身。他颤抖的手持起魔法笔,犹豫许久,终于撰写了一道传承令,大明崇祯将王位让予太子朱慈烺,自己成为太上皇。
“罢了。”诏书完成,耗尽了崇祯的全身力量,泪水混杂着复杂的情绪滑落,却也让他有种解脱的释然。
毕竟他们都曾跨越生死,心境豁达。做帝王对他来说太过艰难,无论是性格还是魔法修为,他都无法胜任。
这个结局虽不完美,但风威军将领李岩、李锦等年轻军官勉强接受,史可法、孙传庭等文职官员全力支持。经过一番协商,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决不能让内乱成为清朝的笑柄,更不能在朝鲜半岛的王京引起动荡。看见退位的策略奏效,沈皇后与公主松了口气,皇位传给太子,也算完成了君臣间的契约。
这是大明帝国各方势力妥协的产物。然而,朱慈烺却闷闷不乐,他喜欢跟着姐夫在外面探索未知,享受无拘无束的自由。如今继承王位,他又得重返那座巨大的魔法牢笼,朱慈烺新皇的脸色阴郁,满是抵触。
“呵。”
沈天石淡然一笑,谁规定帝王必须困守皇宫?看看同期的其他国家,如古斯塔夫二世、彼得大帝,他们都是战场上显赫的魔法师统帅。
大明的开国帝王不也正是以武力崛起的吗?
“真的?”朱慈烺顿时笑出声:“哈哈。”
一听说当皇帝还能亲率军队驰骋前线,朱慈烺立刻转忧为喜,毕竟他还只是个孩子,容易被说服。
“哎?”...
皇后,公主满脸无奈,王子正处于魔法觉醒期,已有独立意志,王子的心早已被这位姐夫牵引着探索神秘世界。
王子对这位姐夫充满敬畏,在朱慈烺幼小的灵魂中,姐夫如同正义与魔法的化身,无所不能,天际星辰亦可触及。
“罢了。”
沈皇后深知无法逆转。
年轻势力的宫廷政变已然发生。
崇祯让位,王子登基,此事在大明疆域的江南引起巨澜,但大局已定,后续之事繁复如织。
首先是更改纪元。
维系了二十载的崇祯时代宣告终结,大明朝廷内外,无论在职或退役的官员,家中皆满含泪水,终于……
终于等到了崇祯陛下退位的时刻!
二十年的漫长岁月,如今皇恩浩荡,大明的黎明重现。
这一载,大明改元为……复兴。
复兴元年。
大明上下,无人不晓改元仅是序幕,真正的变革才是关键。所谓新王新臣,年仅十三岁的新君朱慈烺尚需时日亲政。
至少未来三年,需要选立摄政大臣,如此一来,大明新内阁的权柄将空前强大。
不仅如此,还有那些崭露头角的将领。
明智之人看出,崇祯帝王的退位,加上新君年幼无法执政,皇权实质上被分割……
内阁与军队年轻势力分掌文武大权。
事实上,虚君制度的雏形已然形成。
北方此刻传来骇人消息。
短短一月,清朝已夺取北境,多尔衮与福临大规模册封满汉贵族,开始划分领土。
八旗铁骑,关宁军,蒙古军,一支支强盛的清朝骑兵军团,如疾风骤雨般出现在黄河沿岸,对退守黄河以南的明朝部队构成巨大军事压力。
中原各府,日日心惊胆战。
江南再次哗然!
在严峻的军事态势下,大明复兴王朝首任内阁就职,首辅孙传庭,次辅史可法,阁臣沈国辅,阁臣路振飞,黄道沈。
路振飞和黄道沈并非理想人选,这乃是妥协的产物。
路振飞原是江南水运总督,兼淮安巡查使,虽是江南本土的正直势力,一直深受赞誉。
此人象征着大清洗后江南的开明力量。
黄道沈与福建总兵郑芝龙交好,代表割据福建的郑家势力,无论如何,内阁中必须为福建郑氏预留一席之地。
在与清军决战之前,大明总算整合了各方势力。
当然,世人皆知这只是序曲。
新王登基,大明驸马沈天石应如何封赏?
这才是真正的重头戏!
没有沈天石、李岩、李锦这些年轻将领的支持,这个大明复兴内阁只能是个空壳,随时可能垮塌。
朝鲜,王京。
江南派出的迎新队伍抵达,一众南京礼部官员跪拜在大明新君朱慈烺、驸马、公主及皇后面前。
“乏味啊!”
在神秘的大陆上,朱慈烺像个小精灵一样撅起嘴,满脸的不满,他在皇宫之外的自由时光已然结束。
沈天石轻轻一笑,低语:“顺从天命。”
公主的目光如凤凰般掠过,黛眉微蹙。
“是!”
大明皇帝立刻应声,只能带着他心爱的星辰转动的火器,神异的小麒麟,以及一堆杂乱的珍宝。
他要随同姐姐、姐夫和母后一同返回南疆,完成登基大典。
沈天石轻抚着大明复兴皇帝的小脑袋,微微一笑,柔声道:“登舟。”
“谨遵指令!”
随着统帅的命令,凤威军将伤员留在朝鲜王城疗养,其余三万余人一同登船,护送新皇、皇后、公主和王子们返回江南。
“哗啦,哗啦。”
顺风从朝鲜吹向江南,战舰扬起风帆,疾行如电。
旗舰的甲板热闹非凡。
礼部官员与凤威军将领谈笑风生。
此时,甲板上传来朱慈烺童真的声音:“吾太子……要册封姐夫为天地兵马大元帅,兼大丞相!”
旗舰瞬间静默如夜。
礼部官员的笑容凝固,看着兴高采烈的新皇,眼睛瞪得圆圆的,心脏狂跳不已。
果然会发生这种事!
天地兵马大元帅兼大丞相,那岂不是类似曹魏的霸主?
这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啊!
然而,谁敢直言,谁敢干预?
“呵。”
沈天石淡然一笑,对此并不感兴趣。
若想成为那样的霸主,何需费如此周折?他早已带领凤威军在洛阳竖起旗帜,起义建国,又有谁能阻挡得了?
做曹操并非明智之举。
稍有不慎就会变成王莽。
睡觉都得提防刺杀,整日疑神疑鬼,一旦死去,情况只会更糟,皇权反噬,子孙后代都将陷入厄运。
沈天石脸色一正,假装生气:“听话,我怎么说的?”
“哦。”
朱慈烺意识到失言,连忙改口:“那……封王!”
“不做。”
沈天石笑笑,王爵有何可贵?
他要虚君,要颠覆皇权,就从自己做起,也不必去当什么王。
想要财富,就自己去创造。
“这……”
礼部官员松了口气,面面相觑,脸上的惊讶仿佛在询问:世间真有如此高洁之士,不愿独自掌握天下大权,成为下一个曹操吗?
“呵。”
沈天石淡笑,不再多言。
燕雀怎懂鸿鹄之志。
两天后,松江府。
凤威军回到营地,大明内阁重臣带领十万江南百姓出迎王者之师,人群密密麻麻挤满了江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