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辰的发言完毕,直截了当地官宣了航天计划让在场的所有人措手不及。
紧接着,各项目设计师依次上台,连接地确认了江辰所提出的计划:空间站的建设、载人登月任务的实施、以及月球基地的搭建等等。
可以说,我国未来几年内的航天计划就这样被全盘托出,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了众人面前。
整场发言听下来,这个宏伟的新计划可以确定是江辰一手精心制定的。
国内网友们对此反应不一。
虽然他们十分相信江辰有这个实力去实现这些计划,毕竟飞船的表现近在眼前,但计划中所给出的时间节点却让他们有些怀疑。
“不对吧,虽然我们现在已经有了飞船,但想要同时启动载人登月、空间站建设、月球基地等多个项目,航天真的有这么简单吗?”
一位网友在社交媒体上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这也正是绝大多数人心中的困惑。
“计划肯定是真的,江神都已经搞出了飞船作为发射平台,这意味着我们不再需要传统的火箭了,这绝对是航天领域的划时代创新。”
一位网友在论坛上发言道。
“不过公布出来的时间周期肯定是烟雾弹,哎你们说这会不会就像当年白头鹰针对老大哥的那场太空竞赛?”
另一位网友接着话茬说道。
“你别说,你还真别说,你一提太空竞赛,我觉得还真像那么回事。
这两年江神做顾问的几个项目,咱们在军事国防领域已经完全不虚了。科技不断突破,国内经济也挺好,反倒是对面开始乱了。
这时候提出航天战略,简直就是指着对面鼻子问:我上了,你跟不跟?
你看看我这边航天总设计师可是江辰,先搞出了飞船让你开开眼,你真不跟吗?你要是不跟,我就真发展太空了,绝对是这样!”
网友们激烈讨论着,不知不觉中,大会上提出的国内航天计划已经被他们转变为了夏国对鹰子家的太空竞赛。
这个说法在网上得到了一致的认可,以至于大会结束后,江辰看到这些评论时哭笑不得。
他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
“这叫怎么个事啊,说真话都没人信了。”
一旁的杨工乐呵呵地看着他,笑道
“江总工你那天刚提出的时间周期太快了,要不是我听了您后面的详细计划和技术细节,我也不信。”
而周围空间站项目组的众多成员也一齐附和起来,江辰更是无奈地摊了摊手,这一举动引得众人一阵欢笑,气氛顿时变得轻松起来。
片刻以后,杨工清了清嗓子,示意大家安静下来,让成员们纷纷坐好,随后开启了本次空间站项目组会议。
在国际航天交流会上,江辰曾点名了国内下一阶段的重点是载人登月。
不过这个任务并不需要他过多操心,因为飞船已经研发完毕,只需要将飞船转移给对应项目即可。
他没有这方面的经验,还是交给载人项目组更合适。
飞船也被发射中心命名为了梦舟号,这本是准备在神舟系列基础上研发的新一代载人飞船的名字。
如今飞船已经造好,这个名字也正好派上了用场。
各大项目组都在围绕着梦舟号进行技术解析,力求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更多的衍生型号,以满足未来航天任务的需求。
梦舟号的定位是载人飞船,它并不适合执行建设月球基地、开发月球矿产资源等任务。
因此在江辰的提议下,夏天集团决定以梦舟号为原型,开发专门的太空运输船和天地往返运输船,用来执行对应的任务。
他的提议也和眼前的空间站项目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杨工提出众多富有创新性的创意之后,江辰也有一些个人的想法想要分享。
国际空间站的规模和设计形式显得太过局限,有些小气。
即便后来国内建设的天宫空间站,虽然在技术和空间利用率上有了很大突破,但其体积还是显得较小,仅有300多立方米。
此外无论是目前的国际空间站,还是未来计划中的天宫空间站,它们都位于近地轨道上。
地球轨道主要分为几种类型,其中400到2000公里的近地轨道,这种轨道多适用于对地观测卫星、通信卫星以及空间站的建设。
而2000到公里的范围则属于中地轨道,这是导航卫星的主要运行轨道。
最后一种则是地球同步轨道,其高度大约在公里。
由于它的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完全相同,因此相对于地球上的某一点来说,它几乎是静止的,所以也可以被称为地球静止轨道。
江辰却有一个更大胆的想法,他计划直接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建设一个大型空间站。
这个名字他已经想好了,就叫南天门。
当他的想法提出以后,整个项目组众人面面相觑,杨工眉头紧皱的问道
“江总工,如果空间站建设在同步轨道的话,要面临的问题就太多了。”
没等他说完,就听见江辰的声音响起
“我理解大家的担忧,过去由于燃料的原因,提高轨道高度的话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可是我们当下有了小型核聚变,首先能源不在是问题。”
众人认同的点了点头
“其次则是400公里的高度便于发射和货物补给任务,更高轨道会增加维护的难度和成本,但现在有了梦舟号,这也不是问题。”
“至于近地轨道上的微重力环境适合科学实验和地球观测视角,那就更加不影响咱们的空间站了。
在我的计划当中,南天门将会是我国在同步轨道上的基地。
想要进行微重力环境下的科学实验,完全可以用飞船对接实验仓返回近地轨道来进行。
而观测地球的任务则可以建造对应的设备,在南天门基地控制设备来进行观测。”
他针对选择近地轨道的每一项重要因素进行拆解,众人听着听着就恍然大悟。
没错,有了小型核聚变,能源不再是问题,空间站没必要局限于近地轨道。
“所以我们只需要解决一个问题就可以了。”
屋内所有人看着江辰在背后写下的四个字,太空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