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纵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01】悄然坐大的李辅国

至德二载(757年)十月,唐军收复长安、洛阳,肃宗重返长安;十二月,太上皇李隆基也从成都返回。父子二人经过两年的颠沛离散终得团聚,自有一番悲喜交加之情。

肃宗自灵武称帝,朝思夜想的事就是平定两京。为了达成这一夙愿,他招贤纳才、从谏如流。虽因个人性格原因,在朝政、军政上出现了一些过失,比如错杀建宁王李倓,没有采纳李泌“先取范阳,后夺两京”的平叛方略,但总体上看,表现尚称中规中矩。

回到长安以后,面对安庆绪式微、史思明归降的大好形势,在他身上隐藏起来的一些短板开始无限放大。平心而论,他虽称不上明主,可也并不昏庸残暴,只是猜忌心过重、耳根子太软。

一方面,他极力打压郭子仪、李光弼等铁心忠于唐室的平叛将领,寒了大家的心;另一方面又信任重用李辅国、鱼承恩这些身旁阉宦。不仅错过了家国复兴的有利时机,反让朝局变的愈发动荡不宁。

乾元元年(758年)二月,肃宗让李辅国兼任殿中监、太仆卿、元帅府行军司马等多项职务。

殿中监掌管朝堂礼仪,以及皇帝的衣食住行,相当于皇帝的生活秘书;太仆卿主管饲养马匹;至于元帅府行军司马,顾名思义,相当于大唐的总参谋长。如此多的重要岗位,全权赋予一名宦官,可见他该受到多大信任!

三月初六,与李辅国狼狈为奸的张淑妃,也如愿以偿做了皇后。

这两人在灵武时就曾共同进献谗言害死了建宁王,现在更是里应外合,把肃宗拿捏的死死的。

张皇后所生之子兴王李佋不过才几岁,张皇后就想让他当太子。而关于太子人选,在肃宗心里其实已有考虑,那就是成王李俶。

李俶原为广平王,是肃宗长子,这一年已经三十二岁。他性格温良和善,离乱期间与建宁王共同扶持肃宗登上皇位,又以元帅身份统领大军克复两京。无论从资历还是年龄上看,都比尚未成年的李佋强出许多。

但肃宗对张皇后因爱生畏,不太好直接驳回她的请求,一直处在犹豫之中。

一天,他与负责起草诏书的宗亲大臣李揆谈话时,故作随意的问:“成王年纪大,而且为国立有大功,朕想立他为太子,你看如何?”

肃宗这么问,无非是想试探一下大臣对自己态度的反应。

李揆当即起身施礼:“您能如此决定,简直是江山社稷的福分,臣由衷庆贺!”

肃宗大喜,高兴的说:“那就这么定了!”

三月十九日,诏令成王李俶为皇太子。

七个月之后的十月初五,肃宗为儿子正式组织了太子册封仪式,把他的名字李淑改为李豫。

“豫”字来源于周易六十四卦中的“雷地豫”,是个很喜庆的一卦,象征着大地回春,生机萌发。从字面上理解,肃宗对儿子寄予了很高期望!

张皇后显然还不死心,暗中唆使依附于她的那些大臣,向肃宗提议为她加封“辅圣”尊号。肃宗又开始了纠结,再次向李揆征求意见。李揆直言不讳的说:“在我唐历代皇后中,只有那个谋害中宗的韦庶人有过尊号,如何值得效仿!”

肃宗大吃一惊,他就是再惧内,也不愿与那个被老婆韦后亲手毒死,号称大唐史上最窝囊的皇帝唐中宗李显学习,随即再不允许他人提及此事。

【02】敢把宰相拉下马

张皇后与李辅国日益猖獗,不断干预政事,向百司请托办事,引来肃宗不满。但他对此无可奈何,也只好听之任之。

肃宗还在灵武时,李辅国就已兼任元帅府行军司马,一直在肃宗身旁值勤侍奉,传达肃宗下达的各类诏令。出于方便起见,肃宗把调配兵力的印章符契,以及军中每日警戒所需口令,全都交由李辅国承办,李辅国表现的相当称职敬业。

及至回到长安,肃宗用惯了李辅国,又对朝中文臣武将缺乏基本信任,便让李辅国执掌禁军。李辅国常住宫禁,所有以国家名义颁布的命令,必须经他签名盖章方可下发。百官有事启奏,也需由他向肃宗禀明,然后将肃宗意见转达他们。

他还有权参决政务,不论大事小情,他先口头交代办事人员,由他们按他意思写好敕令颁布实行,事情办好了再向肃宗报告。

为了窥伺百官动向,他还设置了数十名察事,将他们散布在市井街坊间刺探情报,一经听闻即刻查办。凡是经他下令追查的事,没有任何一个部门敢于阻拦。

在御史台、大理寺中关押的重囚犯,只要能托关系找到李辅国讲情,无论你罪行多大都会立即释放。

宦官们没人敢直呼他的官职,都尊称他为五郎。即便如宰相李揆这样的世家大族,见到李辅国也要行子弟礼,称他为五父。

等到李岘作了宰相,对李辅国的嚣张妄为极为反感,力劝肃宗把下发诏旨这样的国家大事,依制交由中书省承办,并向肃宗详细禀明了李辅国胡乱插手政务的相关情形。

肃宗听后有所醒悟,下令让李辅国解散由他擅自设置的察事人员,并下制规定:近来因军政事务繁多,偶尔存有让人口头传达旨令的现象。从即日起,非正常渠道下发的诏令一概不准执行。所有判决犯人的相关事务,由中书、门下与法官审定清楚后奏报皇上批准。

这纸诏令等于剥夺了李辅国干政权力,李辅国由此记恨李岘。没过多久,报复的机会就到了!

凤翔皇家马坊有位官吏跑到地方上抢劫,被当地县尉谢夷甫捕杀。这名官吏的老婆不服,到朝堂告状申冤。前文讲过,李辅国本就出于飞龙厩,又兼任太仆卿,凤翔马坊属于由他管辖的一亩三分地。

护犊心切的李辅国听到自己手下被县尉所杀,气的火冒三丈,这不是在打他的脸吗!于是立即向肃宗禀明,委派监察御史孙蓥去查。孙蓥经过细致调查,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认定马坊官吏抢劫属实,被杀不冤。

李辅国劝说肃宗再派御史中丞崔伯阳、刑部侍郎李晔、大理卿权献复查,结果仍同孙蓥一致。

李辅国哪肯罢休,又撺掇肃宗安排另一位御史毛若虚去。这下李辅国终于找对了人,毛若虚一贯奸佞谄媚,早就想依附李辅国,随即按李辅国意图归罪于县尉谢夷甫。

崔伯阳大怒,把毛若虚叫来一顿臭骂,准备向肃宗弹劾他。毛若虚抢先跑到肃宗那里诬称崔伯阳结党,肃宗把毛若虚藏在帷幕之后。不一会儿崔伯阳到了,控告毛若虚依附宦官,胡乱查案。

肃宗顿时大怒,喝令崔伯阳出去。不久,处办结果下来。崔伯阳、权献、李哗均贬为县尉,孙蓥被撤职流放。

宰相李岘替崔伯阳说话,称他无罪,对他的处理有些过重。肃宗竟认为李岘专权,与官员互结朋党,下令免去李岘宰相职务,贬为蜀州刺史。毛若虚升任御史中丞,接替了崔伯阳。

肃宗当年做太子时饱受宰相李林甫、杨国忠专权之苦,因此在他眼中,李辅国再怎么胡闹也只是奴才而已,官员之间互结朋党才是心腹大患。

这一番斗争下来,代表正义的一方全面溃败,毛若虚这样的谄媚之徒却借机攀上高位!朝中正直官员大为寒心,毛若虚却是得意洋洋、横行无忌。

【03】坑害唐玄宗

上元元年(760年)六月,张皇后长子兴王李佋病故。太子李豫按当年李泌指点,对张皇后恭顺有加。皇后因幼子定王李侗年龄太小,不得不暂时打消了替儿子争储的念头,李豫位置算是稍稍稳定下来。

玄宗李隆基在做皇帝时就喜欢兴庆宫,当了太上皇重返长安后仍居住在那里。兴庆宫距肃宗所在的大明宫不远,肃宗于政事之余,经常到兴庆宫探望父亲。

此时陪在玄宗身边的,是他当年的两位亲近老臣,左龙武将军陈玄礼及内侍监高力士。肃宗为了监视父亲,又让姑姑玉真公主、女官如仙媛,宦官王承恩、魏悦以及梨园弟子常娱陪伴在玄宗左右。

玄宗时常亲临长庆楼,百姓经过楼下总会对他瞻仰拜见,高呼万岁,玄宗便会派人赏赐给他们酒食,还曾设下酒宴招待将军郭英乂等人。特别是遇到蜀地官员进京办差,他会让玉真公主、如仙媛做主人,热情款待他们。

李辅国出身微贱,虽然现在大权在握、气焰嚣张,但在高力士这些牛人眼中,不过是个暴发户而已,谁都没把他当回事,言谈举止间充满了对他的不屑。

李辅国愤懑不平,憋着劲儿想要报复。他知道肃宗表面上对父亲装出一副孝顺模样,心里却无时不在提防父亲会重新夺回皇位。

于是他瞅准机会劝肃宗:“上皇在兴庆宫里每天都与朝臣们交往,陈玄礼、高力士两人更是心怀叵测。如今六军将士全都是来自灵武的功勋,担心上皇复辟会除掉他们,人人惶恐不安。臣曾多次向他们解释劝慰,却始终无法打消他们的顾虑,不敢不向您禀明!”

肃宗知道父亲天天只是饮宴作乐,并不相信李辅国的话。李辅国脑子转的极快,马上把目标转移到高力士等人身上,接着挑唆说:“上皇是没这个意思,但他又怎能挡的住身边那些小人!陛下您是天下之主,应当为国家考虑,除祸乱于未萌!兴庆宫毗邻街市,城垣低矮,不适合上皇居住。皇宫内戒备森严,您将他请进来,不比兴庆宫要好!关键是还能隔绝那些别有用心之人对上皇的蛊惑。如此一来,上皇得以颐养天年,陛下也可常伴左右,这样难道不好吗!”肃宗担心父亲责备,仍未采纳。

李辅国没能说服肃宗,便又另想他法。

兴庆宫原有三百匹马,李辅国矫诏让人牵走,只给玄宗留下十匹。玄宗无奈的对高力士讲:“我儿子已被李辅国所惑,不能再像以往那样尽孝了!”

李辅国利用执掌禁军之便,唆使六军将士号哭叩头,请求肃宗把上皇接进皇宫,肃宗还是不肯答应,这下让李辅国有些害怕了!

恰在此时,多年劳心费神的肃宗罹患重病,身体精力大不如前,失去约束的李辅国更加有恃无恐。

七月十九日,他矫称得到肃宗旨令,迎接上皇到宫中游览。

抵达睿武门时,李辅国指使五百射生骑兵,露出兵刃拦路启奏:“皇帝因兴庆宫狭窄潮湿,请上皇迁居大内。”

玄宗受到惊吓,几乎坠落下马。高力士厉声喝道:“李辅国你怎敢无礼,给我下马!”

高力士虽然年迈,余威犹在。李辅国不敢造次,乖乖下马站立一旁。高力士郎声传达太上皇诰令:“请诸位各安其份,不要乱来!”众人当即收起兵刃,跪伏于地高呼万岁。

高力士命令李辅国与自己共同为玄宗牵马,进入皇宫,住在甘露殿。李辅国带人离去,只给玄宗留下数十名老弱士卒担任护卫。至于陈玄礼、高力士,以及兴庆宫原有人员则一律不得入内。

当天,李辅国带着六军大将身着白衣拜见肃宗,向肃宗请罪。肃宗重病缠身,担心得罪六军众将,勉强安慰道:“反正都是皇宫,住在哪里都一样!你们忠于国家,防微杜渐,何罪之有!”

肃宗这样说,无疑是认可了李辅国的做法。李辅国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劝说肃宗下诏,把高力士流放巫州(今重庆巫山),王承恩流放播州(贵州遵义)。勒令陈玄礼退休,将如仙媛安置于归州,玉真公主逐出皇宫到玉真观居住。

高力士跟了玄宗数十年,对玄宗的感情非同一般,后来听到玄宗病故的消息伤心之下吐血而亡!

肃宗亲自从后宫挑选了百余宫人,为玄宗扫洒庭院以供差遣,又让自己的两个妹妹万安公主、咸宜公主伺候父亲的起居。但玄宗经过此次变故,心情变的一天比一天差,吃不香也睡不好,慢慢积郁成疾,卧病在床。

肃宗一开始还能拖着病体前去探望,后来他自己病的无法起身,只好安排他人每天询问起居。

看到父亲病倒,肃宗才慢慢省过味来,对李辅国心生厌恶,想要除掉他,但因他执掌禁军兵权,竟犹豫不决。

一个小小阉宦,在他一手培养下,生长成了连他这个皇帝都要畏惧三分的怪物。正所谓自作孽不可活,眼下这一切又都怨得了谁呢!

书纵小说推荐阅读:穿越之我是窝囊皇子带着三国系统穿越五代十国大唐逆子:登基就去玄武门!红楼:我靠挂机系统,缔造皇朝大明:东北开局,征服西伯利亚武林帝国大明:朕有近卫师,五年必平辽盛唐荣耀反派的我碰上重生女主变成了太监也要精忠报国抗日之雪耻纵马西域总关情世代英魂我在大明当暴君穿书嫁首辅,锦鲤甜妻旺全家厨子也可以改变战国历穿越之贵妃娘娘好想念我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崇祯是我老丈人!三国:开局获得绝世武力我竟穿越成蔡邕儿子?北隋军神龙吟虎啸霸三国大人,天冷了加件黄袍吧!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崇祯聊天群都被包围了,皇兄们才记起来我崇祯末年带妹征伐家父嬴政,我吃软饭造反怎么了?蜀汉我做主隋末乱世,我收留无家可归女子大晋第一才子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我在秦时开辟玄幻武道神武太医俏女帝三国:我刘琦,召唤千古英雄!悟性逆天,我在大秦布道长生三国:狱中讲课,我教曹操当奸雄赶我去封地,成了最强藩王万历佑明一品媒官摆烂十五年,我父皇会读心了南北乱世我种田古代修仙:凡尘仙缘1659:我在滇缅成为亚洲之王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我在大唐用神笔具现神话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皇宋锦绣红楼从辽东开始
书纵小说搜藏榜:我携山河画卷,穿越古今追光犁汉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我曾活在靖难晋末的卯金刀永乐大帝最强吕布之横扫千军大明捉鬼记:明朝那些魑魅魍魉魔妃太难追贞观合伙人善良的宇智波大唐:续写贞观打造锦绣盛唐疯狂的三国横扫天下的拓跋王骑大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离石游记三国之醉卧美人膝天娇绝宠,悍妃戏冷王抗战从周卫国开始最强特种兵之战神传说史上最强汉天子女帝家的咸鱼皇子烽火奇侠传谍战剧中身份太多怎么办扶蜀巡视大宋穿越隋末唐初,开局举家搬迁我只想做个昏君末世女王修仙记赘婿之最强王者三国:我收买人心,刘备直呼内行你攻我容(GL)穿越后周:从校长到圣宗亮剑从准备狙击山本特工队开始乱世情缘学名张好古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特种兵明末做皇帝西游:贫僧又破戒了我岳父是朱元璋冲喜傻妃的攻略手札妖孽夫,桃花妻刀尖之上鬼王倾妃:带着淘宝来穿越唐朝九千岁大明中兴全凭杀杀杀抢抢抢穿越水浒,开局大战葡萄架大唐最强长子风流乞丐俏天子我在水浒开了个挂
书纵小说最新小说:白话三侠五义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穿越三国之黄巾天下重生清末之傲视列强!如何拯救德意志三国:布衣赵武征途记立渊传沉默的战神穿越之铁血捕快水浒:我武大郎,反了!大唐镇国公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我都皇叔了,叫刘备声大哥怎么了三国之现代魂起飞,从1973年开始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时空乱叙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极品五世子脱了官衣,你跟我一个山贼讲道理?我孔圣唯一子孙,你问我懂论语吗重生美好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无双镇北王废柴趣妻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明末之我若为王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学名张好古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红颜劫:乱世情殇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