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提出一个问题:“听起来你们小时候的关系并不好,为什么还会经常在一起玩?”
“我们小时候在一起玩的机会并不多。”
反驳后,李晶雅这才解释道:“我们小时候接触的机会多,是因为我们的年龄相近,抚养者都很忙,所以我们经常会在相同的地方上课。”
“这中间有什么联系吗?”主持人并不认同这其中的因果关系。
“美国的启蒙教育市场水平参差不齐,我爸爸和他姐姐会互相推荐水平不错的老师,然后……”
李晶雅解释完后,耸耸肩。
她其实都还是往好听了说的,就美国的启蒙教育市场……参差不齐都不足以形容,用群魔乱舞这个词会更合适些。
由于准入门槛低,里面真的是什么人都有,其中当然有一部分人的水平很高,但是水平差到抽象的也不是没有。
即便是用高课时费、受众口碑……进行过一轮轮筛选,李晶雅还是曾经在某节油画课上踩过坑。
那算是什么油画课!
颜色调好,要涂抹的区域规定好,最后的作品是一幅看起来还不错、颜色绚丽的油画。
这和数字油画唯一的区别就是旁边有人陪!
上这节课前,李晶雅已经学过了素描基础,所以她十分不理解这种课程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这能给儿童带来什么美术启蒙?
什么素描基础,什么色彩敏感度,一个都没有!
等她回去和李泰和一说,两人一致决定,以后不上这门课了。
两人后面还遇见这节油画课的同学,她的妈妈自豪于女儿那几幅数字油画作品。
特别真情实意,她是发自内心地认为女儿很有艺术天赋。
看看那幅画,看起来多么完整、漂亮,这可是一个第一次接触油画的孩子画出来的!
她女儿就是未来的毕加索、梵高!
父女俩面面相觑,总算知道那些好评都是从哪里来的了。
好吧,傻瓜课程也会有受众的,它们最起码提供了情绪价值。
嗯……那些家长被哄舒服了,花钱自然也就痛快了。
李晶雅想了想,补充道:“我在美国念书的时候,和他在一个学校,所以我们会有一些接触的机会。”
主持人问道:“你们一样大?在同一个班级里上课?”
不然怎么会有很多接触的机会?
“不是,他比我大两岁,当时比我高两个年级,我们只是有时候会在同样的老师那里上课外班。
嗯……我仔细回想,我们似乎从来没有在一起上过小班课程。”
“那么,你们是怎么接触的?”
李晶雅解释道:“那所学校会让高年级的学生带低年级的学生一起玩,这大概是一种传统。
后面,我成了高年级的学生,我也被安排去带低年级学生们玩。
就我读的那所学校而言,不同年龄、年级的孩子平时接触的机会是非常多的。”
“你和别的校友关系也这么好吗?
你和他们也一直有联系吗?”
李晶雅越是淡化自己和金发男孩的关系,主持人就越是觉得里面有故事,这来自于他作为一个资深媒体人的职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