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阵一经成型,便引动天地灵机倒卷,冥冥中似有混沌巨兽蛰伏,欲择人而噬。
四方灵气如百川归海,疯狂涌入阵中,令周遭空间都泛起层层涟漪。
万仙阵已然立就,其势巍峨磅礴,隐有吞天噬地之威。
金灵随即带领数百截教门人奔赴诛仙阵。
于诛仙阵心,多宝道人正于八卦台盘坐,周身灵炁流转,以大法力运转周天,沟通天地灵机,祭炼此阵。
忽然心中一动,神念察觉到阵外仙力汹涌澎湃,气机熟悉,知是金灵圣母率领众门人前来,当即收了功法,起身相迎。
金灵一众,脚踏五彩祥云,周身仙光护体,浩浩荡荡而来。
多宝道人挥手撤去诛仙阵的封禁之力,将众仙引入阵内。
众人登上八卦台,与多宝稽首行礼,一时间,仙衣飘动,宝光闪烁。
无当圣母目光扫过诛仙阵,只见阵内煞气纵横,肆意翻涌。
四阵门内,诛仙剑气、戮仙剑气、陷仙剑气、绝仙剑气相互交织,恰似游龙戏凤,纵横捭阖,所过之处,空间扭曲,灵炁紊乱。
无当圣母不禁感慨道:“此诛仙阵,仅观其势,便知不凡。以诛、戮、陷、绝四口先天宝剑为基,引动先天煞气,凝聚天地杀伐之威,果真是我截教无上杀阵,名不虚传!”
龟灵圣母亦赞道:“此阵之威,实乃可怖!听闻需四位混元大罗金仙同时入阵,以混元之力抗衡,才有一线破阵之机。阐教之中,何来如此多的混元大罗金仙?”
多宝道人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道:“阐教若敢来犯,此阵必让他们有来无回。便是圣人亲临,直面此阵的先天杀伐之力,也得损其道行,我看师尊此举,实无必要再布万仙阵。”
乌云仙闻言,摇了摇头道:“师兄此言差矣。教主他老人家神机妙算,深谋远虑。诛仙阵主杀伐,万仙阵主聚灵。前有诛仙,后有万仙,两大绝世阵法相互呼应,相辅相成。气息牵引之下,威力增加数倍。纵使阐教侥幸破得诛仙阵,我等尚有万仙阵作为依仗,足可再战。”
众仙纷纷点头称是,正交谈间,忽的半空中仙乐大作,仙音袅袅,异香扑鼻,瑞彩千条。
只见祥云朵朵,霞光万丈,正是截教至尊通天教主降临。
怎见得,有诗为证:
鸿钧生化见天开,
地丑人寅上法台。
炼就金身无量劫,
碧游宫内育多才。
多宝道人、金灵圣母见半空中仙乐响亮,知是教主降临,忙整衣敛容,率众人迎接。
四大亲传弟子,多宝道人、金灵圣母、无当圣母、龟灵圣母,躬身稽首,口呼:“恭迎教主教主圣临凡尘,重整山河。”
其余众弟子,纷纷跪地,行三拜九叩大礼,高呼:“恭迎教主教主圣临凡尘,重整山河。”
其声一浪高过一浪,雄浑有力,气势磅礴,响彻云霄。
“尔等平身”,一声威严声音响起,只见通天教主骑奎牛,径直降下八卦台。
众门人依序侍立一旁,阵容齐整。
为首多宝道人,金灵圣母仪态威严,无当圣母神色沉静,龟灵圣母周身灵炁环绕。
又有乌云仙、毗芦仙、金箍仙、灵牙仙、虬首仙、金光仙、长耳定光仙,簇拥在通天教主身侧,更显其威严。
其余门人分站两旁。
通天教主周身仙光环绕,那仙光乃是先天清气凝聚而成,纯净无瑕。
其头顶金花、银花、玉花交相辉映,绽放无尽祥瑞;
足下金、木、水、火、土五行灵炁环绕,形成一个完美的循环。
通天乃是证得万劫不坏之身,至子时,天地灵炁最为浓郁之际,其体内五气冲空,直上九霄,引得风云变色,天地震动。
远在他处的燃灯道人,瞬间感知到通天圣人已然降临。
次日清晨,天色微明,燃灯禀报道:“老师,今日可前往会一会那诛仙阵了?”
元始天尊目光望向诛仙阵的方向,神色凝重,缓缓说道:“此地,岂是我等久留之所?” 言罢,便吩咐门下弟子排班,准备前往诛仙阵。
只见广成子对赤精子,清虚道德真君对惧留孙,汶殊真人对普贤真人,云中子对慈航道人,玉鼎真人对道行天尊,燃灯同陆压在后,金吒、木吒手持提炉,炉中异香袅袅升腾,韦护与雷震子一左一右,威风凛凛,李靖则护在后方,杨家兄弟先行开路。
申公豹不受元始待见,留守芦蓬,也正合了申公豹心意。
众人来到诛仙阵前,只见阵内金钟轰鸣,响声震耳欲聋。
随着一声巨响,一对大旗缓缓展开,奎牛之上,端坐着通天教主。
其左右两侧,立着诸代门人,气势汹汹。
通天教主见元始天尊前来,打了个稽首道:“道兄请了!”
元始天尊微微点头,神色严肃道:“贤弟,为何设下此等恶阵?这是何意?当日你我兄弟三人在紫霄宫中,共议‘封神榜’,当面弥封,立下三等。根行深厚者,可成仙道;根行稍次者,可成神道;根行浅薄者,便成人道,仍随轮回之劫。此乃天地生化之常理。成汤无道,气数已尽,周室仁明,应运当兴。贤弟难道不知?为何反来阻拦西岐,违背上天垂象?况且当日‘封神榜’内,应三百六十五度,分有八部列宿群星,当有三山五岳之人在数。贤弟你如今这般出尔反尔,岂不是自毁信誉,自取失信之咎?更何况此阵,单听名字,便觉可恶至极。‘诛仙’二字,尽显杀伐之气,岂是你我秉持清静无为之道的玄门所应为?贤弟,你且细细思量,为何要犯下如此大错?”
通天教主听了元始天尊这番言辞,目光陡然一闪,这元始天尊果然好算计,一开口便给自己扣上了一顶违逆天道大势的大帽子。
若是以往的自己,定不屑做此口头之争,如此一来,还未正式开战,便已先落下风,岂不是告诉洪荒众生,截教行事便成了逆天之举。
念及此处,通天教主冷哼一声道:“今时之事,乃是我截阐两教之间的恩怨纠葛,与人间改朝换代并无干系。道兄休要拿这天道大势来压我。 若要知晓我此番举动的本心,此事不必问我,你只需去问广成子,他自会将一切缘由告知于你。”
元始天尊转身,看向广成子,问道:“这事究竟如何?”
广成子上前一步,将三谒碧游宫之事,一一道来。
通天教主听后,冷哼一声道:“广成子曾骂我截教门下不论是非,不分好歹,纵羽毛禽兽亦不择而教,一体同观。想吾师一教传三友,吾与羽毛禽兽相并,道兄难道与我不是一本相传?”
元始天尊摇了摇头,说道:“贤弟,你也莫怪广成子。其实,你门下胡作非为,不知顺逆,一味恃强凌弱,行那兽行。况且贤弟你也不择根行,一意收留。致使彼此搬弄是非,让生灵涂炭。你于心何忍?”
通天教主面色骤沉,寒声道:“依道兄所言,只你门下弟子皆为正理,即便辱骂于我,亦是应当?哼!你怎敢如此欺我。罢了!既如此,修怪我不念情面,道兄已然悔却初心,忘却了紫霄宫中的誓言,所作所为,大有违背天道之嫌。”
说到此处,通天教主语气愈发强硬:“道兄,你此刻趁早听我良言相劝,将这不尊师长的广成子交予贫道发落,回守玉虚宫,改过前愆,尚可容你还掌阐教。若不听吾言,拿你去紫霄宫见了师尊,将你贬入轮回,永不能再至玉虚宫,那时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