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晨,洪门的舰艇在海面上破浪疾驰,朝着古巴岛加速驶去。
此时的海面,像是一块无垠的蓝色绸缎在微风中轻轻起伏,泛起层层叠叠的银色波光,朝阳从海平面缓缓升起,洒下万道金芒,将天边的云霞染得绚丽夺目。海风携着丝丝咸涩的气息扑面而来,吹得舰艇上的旗帜猎猎作响。
吴云潇早早起身,简单洗漱后便来到外面。海风轻拂,她一眼就瞧见张启负手站立在甲板前端。张启身姿挺拔,一袭黑衣随风而动,彰显出利落与干练。他的脸庞轮廓分明,透着硬朗,剑眉之下,双眸深邃而有神,目光中蕴含着沉稳与坚毅,仿佛能让这浩渺大海都为之沉静。
吴云潇缓缓走近,轻声说道:“张启,你早。”
张启闻声转身,脸上露出一丝微笑:“早啊,昨晚休息得可好?”
吴云潇微微点头,目光停留在张启略显疲惫却依旧坚毅的面容上,心中泛起层层涟漪。
这些日子以来,张启不眠不休,一路浴血奋战,只为护送自己安全离开花旗国。他的勇敢、担当,如同一把炽热的火,悄然在吴云潇心底点燃。
“张启,这一路多亏有了你,我不知该如何报答。”吴云潇垂首说道。
张启轻轻的摇了摇头:“不必言谢,保护你本就是我义不容辞之事。那些妄图阻拦我们的人,绝不能得逞。”
吴云潇抬眸,眼神中满是坚定:“我定不会辜负你和洪门的付出,此去归国,我也定当竭尽全力。”
张启看着她,目光中多了几分欣慰:“有你这份决心,一切艰难险阻都不足为惧。”
张启望着吴云潇,眼中带着一丝好奇与探究,开口问道:“吴女士,一直忙于护送之事,还未曾问过,你具体是研究什么领域的呢?”
吴云潇微微浅笑,回答道:“我研究的是分子生物育种。这一领域在现代农业发展中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可以通过分子层面的技术手段来改良作物品种,提高产量与抗逆性等诸多优良性状。”说着,她从口袋里拿出手机,打开相册,翻出自己发表的论文展示给张启看,“这些就是我过往发表的一些成果,有幸被《自然》《生物》《细胞》等国际权威期刊收录。”
张启接过手机,看着那一篇篇论文,心中满是钦佩。
吴云潇继续在手机上熟练地操作,调出更多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示给张启,“您看,这些只是一部分,我在这个领域已经积累了不少成果。别看我才30多岁,其实我已经手握几十项专利了。这些专利涵盖了从基因编辑技术改良作物品质到特殊生物制剂提升种子活力等多个方面。”
张启心中陡然一震,他深知这些专利的分量。心里暗自思忖:“若这些专利能带回国内,我国在生物育种和生物工程领域与美国的差距将会极大地缩短,甚至实现超越都不是没有可能。”
他不禁皱起眉头,脑海中浮现出国内每年不得不大量从花旗国进口粮食的情景,“我们一直受制于人,若能有自己的先进育种技术,就可以自主研发、推广国产优质作物,不用再在粮食安全上被他国拿捏。” 想到这里,他恍然大悟,“难怪花旗国政府不择手段地阻拦吴女士回国,原来是怕她把这些核心技术带回去,增强我国的实力。”
张启抬起头,眼神坚定地看着吴云潇:“吴女士,您的研究太重要了。我现在更加明白我们此次护送任务的重大意义,无论如何,我都不会让他们得逞,一定护您周全回国。”
吴云潇感激地点点头:“张启,谢谢你。我也一直盼望着能早日回国,将自己的所学所用都奉献给祖国,让我国的农业科技走向世界前沿。”
在舰艇的甲板上,海风轻拂,张启与吴云霄相视而坐,继续着他们的交谈。
张启坐姿端正,双手随意交叠在腿上,看似平静,心中却思绪万千。他暗自思忖,自己前世在学术领域拼搏多年,最终得以晋升为中科院院士,那是无数日夜钻研积累而成的成果,在专业知识上可谓登峰造极,各类复杂理论和前沿应用都曾深入探究。但是眼前的吴云潇女士,其很多见解让他也深受震动!
吴云潇眼中透着对科学知识探讨的热忱,率先开口,阐述自己对于分子生物育种中基因调控网络的独特见解:“在我看来,分子生物育种不应仅仅局限于单一基因的改造,而是要着眼于整个基因调控网络的优化。就像一个精密的时钟,每个齿轮都相互关联,只有它们协同运作,才能让时钟精准运行。”
张启专注地听着,心中暗暗吃惊,他从吴云潇的话语中感受到其思维的深邃与独到。吴云潇似乎来了兴致,又从手机中调出一篇论文,递向张启:“这是我和华夏国上海交通大学的张大兵教授合作的一篇关于分子育种的文章。在这篇文章里,我们探讨了如何利用新型基因编辑技术精准定位并改良作物的关键基因簇,从而实现多性状同步优化的育种策略。”
张启接过论文,快速浏览着,不禁在心里赞叹。他看向吴云霄,说道:“吴女士,您和张大兵教授的合作成果真是令人瞩目。”
吴云潇微微点头:“张大兵教授确实是非常出色的学者,他在生物学领域的诸多见解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这次合作中,我们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和复杂的模型分析,才得出了这些结论。”
两人就论文中的一些数据模型和实验方法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从基因序列的比对到生物信息学算法的应用,他们的观点相互碰撞,智慧的火花在海风中闪烁。张启越发觉得吴云潇不仅有着扎实的基础知识,更有着创新的思维和敏锐的科研洞察力,而吴云潇也对张启的深厚学养和独到见解深感钦佩,这一场学术交流,让他们彼此之间又多了几分惺惺相惜。
突然,张启像是想起了什么重要之事,目光专注地看着吴云潇,问道:“吴女士,我听闻在华夏国内的网络上,一直有传言说张大兵教授是反对转基因的,不知此事是真是假?”
吴云潇微微一愣,随后轻轻摇了摇头,语气笃定地回答:“这怎么可能呢?他一直致力于推动转基因技术的科学发展与合理应用。张大兵教授是我合作多年的老朋友了,我对他极为了解。”
吴云潇稍作停顿,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无奈与困惑,接着说道:“我实在搞不懂啊,你们华夏国一方面号召要热爱科学,尊重科学,可为什么对张大兵教授这样一位科学家,非要去败坏他的名誉呢?他在专业领域的成就有目共睹,他的研究成果本可以为华夏在农业科技等多方面带来巨大助力。这样无端地败坏他的名誉,对华夏究竟有什么好处呢?”
张启面露沉思之色,缓缓说道:“或许是部分人被不实信息误导,又或许背后存在一些别有用心的势力在推波助澜。但无论如何,这种误解和诋毁对于科学发展和国家进步而言,都是极为不利的阻碍。”
吴云潇深有同感地点点头:“是啊,科学的进步需要良好的环境和公众的支持。我们必须努力去澄清这些不实言论,让像张大兵教授这样的优秀科学家能够在公正、积极的氛围中继续他们的科研工作,为华夏的科技崛起贡献力量。”
张启想起听闻的传言,不禁问道:“吴女士,你给我仔细说说张大兵教授的观点吧!
吴云潇点了点头,神色一正,语气严肃又坚定地说道:“我的老朋友张大兵教授,那可是在生物学领域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与贡献。他身为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发育生物学学科带头人、讲席教授,还曾任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
“早在2013年7月12日,他做客人民网‘再论转基因’系列访谈,就深刻剖析了转基因产品标识制度的两面性。他提到强制标识虽有弊端,会强化民众抵触情绪、影响市场成本,但强调让消费者自由选择并保障知情权至关重要。
之后,他又在科学网公开撰文指出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虽复杂,可经严格科学评估且批准上市的转基因产品是安全的,安全判定要遵循科学评估原则,以权威机构为准绳且多听同行意见。他作为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带领团队运用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等前沿手段,全力开展分子特征检测识别技术创新研究,致力于构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及农产品贸易的技术支撑体系,大力推动转基因技术在合理框架内应用发展。”
吴云潇的眼神中透着一丝无奈,“在农业科技创新与发展论坛上,他明确说转基因技术是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就像抗虫转基因作物能大幅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农业成本,缓解环境污染,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开辟新径。在北京的食品安全与科技研讨会上,他依据大量科学研究与实践经验肯定地讲,经严格审批与监管流程上市的转基因食品,在安全性和主要营养价值方面与传统食品无异,还呼吁公众相信科学,莫被谣言误导,要依据科学数据客观评价转基因食品。在生物技术前沿论坛上,他进一步阐述转基因技术应用前景极广,不仅在农业领域作用显着,在医药、工业等领域同样潜力巨大,比如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的部分药物,为攻克疑难杂症带来希望。他始终鼓励科研人员大胆探索创新转基因技术研究与应用,且将安全性放在首位,保障其健康、有序发展。”
吴云潇看着张启,郑重地说:“张大兵教授还曾与我在电话里明确表述他‘支持转基因的应用,反对妖魔化科学技术!’这样一位为转基因技术奔走呼号、严谨钻研的科学家,怎会反对转基因?那些不实传言实在是对他极大的污蔑,对科学发展也是极大的伤害。”
张启听后,眉头紧皱,缓缓说道:“原来如此,竟有人恶意诋毁这样一位科学大家,实在不该。”
吴云潇接过张启的话说:“这社会舆论对科学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国家若真心支持科学,不向其泼脏水,那科学技术就能发展得更快、更好。就拿我们花旗国来说,其实存在不少反智的文化氛围,有许多民众甚至参议员都表现出反智倾向,有的反对疫苗接种,有的提倡智能设计论这种违背科学常理的观点。好在我们有政治上的精英群体,他们凭借自身的影响力与决策力,抵消了部分文化上的反智浪潮,才使得花旗国在科技领域能够保持领先,成为全球第一强国。”
吴云潇微微顿了顿,继续说道:“而华夏在科技方面基础相对薄弱,本就更需要精心呵护,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而不是任由各种谣言肆意传播。那些不实谣言就像毒瘤,只会损害华夏的利益,若长此以往,华夏科技恐怕在国际竞争中永无出头之日。
华夏应当鼓励像张大兵教授这样的科学家积极探索,引导民众尊重科学,提升整体的科学素养,这样才能在科技之路上稳步的前行,逐步缩小与科技强国的差距,甚至实现超越。毕竟,科技的进步对于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
张启深以为然地点点头:“吴女士,您所言极是。科学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无论是国家层面的政策扶持,还是民众的理解信任,都不可或缺。我们华夏若想在科技浪潮中崛起,的确需要在多方面下功夫。”
吴云潇望着波涛汹涌的海面,轻轻叹了口气:“希望华夏能早日意识到这一点,不要在科技发展的道路上自设阻碍。”
张启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坚定地说:“我相信华夏有识之士众多,定能冲破迷雾,为科技发展开辟光明大道。”
此时,海风愈发强劲,似在催促着他们加快归航祖国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