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启和任仕杰这位老农民又促膝长谈了许久,办公室里时而传出激昂的讨论声,时而又陷入短暂的沉思。不知不觉,时间悄然流逝。到了夜晚八点多,张启起身,亲自陪着任仕杰走出办公室,又小心翼翼地把他送下了楼。楼下,车子已经静静等候着。张启打开车门,扶着任仕杰坐进车里,这才依依不舍地与他告别。
就在车子即将启动的那一刻,任仕杰突然想起什么,急切地探出头来:
“张教授,我有一个事情忘了说。当初,是绿色基地组织让我编造假材料去欺骗南开大学的艾跃进教授。现在艾跃进教授上了他们的当,我这个事情是有责任的。我要尽快去再次见一见艾跃进教授,毕竟那个假材料是我亲手递给他的,我要当面向他承认错误,把事实真相告诉他,让他不再被那些坏东西欺骗。我相信艾跃进教授是一个正直的人,他是会勇于承认错误的。”
张启听后,神色凝重地点点头,认真地说:“任老,您这份觉悟和担当令人钦佩。您放心去吧,我相信真相大白的那一天不会远。”
车子缓缓驶离,张启望着远去的车影,伫立良久。待车子消失在视线中,他才转身,迈着沉稳的步伐回到自己的办公室。
一回到办公室,张启便缓缓坐在椅子上,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他想起了刚刚柯炳生院士和旭日干院士说过的话,那些对转基因技术发展的深刻见解和坚定信念;又想到了年近70岁的老农民任仕杰的迷途知返,从一个盲目反转的急先锋,变成了一个为真理奔走的科普者。
他的心中既欣慰又感慨,欣慰的是像任仕杰这样的人能够看清真相,站出来为科学发声;感慨的是科学普及之路竟是如此艰难,充满了误解与谣言的阻碍。
张启不由自主的打开电脑,查阅起任仕杰这些天做的科普辟谣文章。越看,他越点头。
思忖片刻,张启决定写一篇文章,好好谈谈任仕杰的事情,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从中受到启发,让科学的光芒照亮每一个角落,驱散那些无端的恐惧与误解。
只见张启认认真真的写道:
“这是70多岁的无官无职的普通农民任仕杰,他从一个反转基因的“急先锋”,逐渐转变了对转基因的立场,最终成为具有较高科学人文素养的国家公民。任仕杰这位农民做得很正确,堪当大众之表率,是真正的英雄模范。
任仕杰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他为什么是英雄模范?仅仅是因为他支持转基因吗?支持转基因的人多了去了,全国主流科学界都是支持转基因的。但那个不稀奇,作为专业科研工作者,支持转基因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没有任何值得夸耀的。但这个任仕杰并非来自科学界,他就是一个普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而且,他还是一辈子没有接受过什么教育,年龄偏大的,最平凡的,走到大街上都毫不起眼的农民。这个就很厉害了。
一个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农民,通过自学成才,成为与反智阵营针锋相对的中流砥柱,还通过个人的不懈努力,学会制作科普视频,不得不让人佩服他的毅力和智慧。
我心中有一种想法:要是中国有5万个任仕杰,那中国成为超级大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这是我的夸张吗?
不。
最平凡的70多岁老农,成为具有科学素养的人,假如我们国家有5万个之多,说明了什么?这说明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已经养成了‘不迷信’‘不懂就问’‘刨根问底’的学习风气。
任仕杰这位老农民一开始也不懂专业知识,但他对我说:我啥也没有,就有‘一张嘴’。有些科研工作者还很年轻,而任仕杰已经是70多岁的老人了,他总是一口一个‘老师’,毕恭毕敬地去请教问题。遇见问了之后还不懂的,他就记下来,再找别的专业人士请教。你们说,他这么大岁数了,还来下脸面向年轻的后生请教问题,他图的是什么啊?
再者说,转基因怎么样,与他有半毛钱关系吗?还真的没有什么关系。在他的家乡,本就没有转基因种植。网络上争论的如何热火朝天,与他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来说,其实没有任何利益冲突。
但他就是爱‘多管闲事’。因为多管闲事的性格,他先是成为了反转基因阵营的‘急先锋’,曾经辱骂过科学家,但是后来由于经常的学习,在认识上发生了转变,逐渐认清楚了反科学人士的真面目,从而幡然醒悟,彻底的站到了人民群众的一边。
我想,任仕杰能做到这一步,归根到底是因为他的责任心。
因为责任心,他不能忍受我们国家的科学家被污蔑,不能忍受造福人民大众的先进技术被抹黑。他迫切地希望搞清楚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与之相反,反转基因人士则总是一副‘我最懂’‘我就是真理’‘您反对我,是因为你被收买了’的狂妄自大的心态。
我了解到,任仕杰这些天在如饥似渴地请教、学习,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还亲自到田间地头走访调查。
正因为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在视频中录制的讲话也好,或者以一个农民的身份写作辟谣文章也好,都是条理清晰,往往能切中要害。这让很多反转人士不敢相信这些是他独立完成。因为在他们眼中,农民天生就没有能力比他们的思想更先进。但我可以保证,任仕杰没有团队,他就是一个人。
我最近看林语堂着作的《苏东坡传》,提到了‘元佑党人碑’。
北宋徽宗时,奸臣蔡京专权,他把司马光、文彦博、苏辙、苏轼、黄庭坚、秦观等三百零九人列为奸党,将姓名刻石颁布天下,企图让这些人遗臭万年。但是不到数十年间,‘元佑党人’的子弟、门人,都以祖先曾经名列碑上而感到骄傲。而当初给别人泼脏水的蔡京,却成为唯一遗臭万年的那个人。
这是多么的讽刺!
反转人士给张启发、李家洋、袁隆平院士等科学家加以污名化,名曰‘转基因三丑’,就是想将科学家们踏倒在地,恨不得他们遗臭万年。可惜历史大潮浩浩荡荡、一往无前,国家终于要回归正轨。
据可靠消息,我们国家已经确定了不可动摇的大国策,除了主粮以外,2022年要全面落实转基因产业化。这是一小部分阴谋论者不能接受的。
但我们无需他们接受。
张启发院士这些扞卫国家粮食安全的科学家,必定是顶天立地的人民英雄。
科学家们不但不会被污名化,还会载入史册,成为光芒万丈的天之恒星。但除了科学家铁定会成为大英雄,像任仕杰这样的普通人,也同样会成为大英雄。
我认识几位很有名气、上过《百家讲坛》的历史作家,他们对我说,他会如实地把张启发院士等人的事迹记下来,以后要恭恭敬敬的写进书里面。我觉得任仕杰老先生也配得上这份荣誉。
任仕杰老先生已然步入高龄,岁月的风霜染白了他的发丝,时光的重压让他原本挺直的脊梁渐渐变得弯曲如弓。是啊,人固有一死,这是无法逃避的宿命。
然而,尽管任仕杰老先生和他的同志们终有一天肉身会消逝,但他们的精神却如同永恒的光芒,照亮着世间的每一个角落。或许在来世,他将化作夜空中璀璨的星辰,默默地注视着大地;又或者成为滋润万物的甘霖,轻柔地洒落在大地上,滋养着每一个鲜活的生命。而那些‘龙的子孙’们,则在他的庇佑下茁壮成长,宛如新生的幼苗,迎着阳光努力向上生长。
他所秉持的思想,犹如一盏明灯,指引着人们前行的道路;他坚守的正义,恰似一把利剑,斩断世间的邪恶与不公;他展现出的勇气,仿佛熊熊燃烧的烈火,激发着人们内心的斗志;他那坚毅不拔的品质,好似巍峨耸立的山峰,任凭风吹雨打也绝不屈服;还有他充满睿智的头脑,就像一座无尽的宝库,蕴含着无数珍贵的知识和经验。这些优秀的特质,皆是华夏这片古老土地上最为宝贵且令人为之动容的财富。它们代代相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勇往直前,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张启写完这篇文章,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他站起身,思绪如脱缰的野马般肆意驰骋。
任仕杰的身影在他脑海中愈发清晰,那个朴实憨厚的老农,虽满脸岁月的沧桑,却有着一双坚定而明亮的眼睛。他仿佛看到任仕杰顶着烈日,穿梭在田间地头,与当地农民交谈,仔细询问农作物种植的细节;看到任仕杰坐在老旧的书桌前,戴着老花镜,认真查阅资料,时而皱眉思索,时而奋笔疾书;还看到任仕杰面对反转人士的谩骂与攻击,挺直脊梁,毫不退缩,用自己的所学所悟有力地反击。
“任仕杰代表的不仅仅是他个人,”张启低声自语,“他是无数渴望真相、追求科学的普通民众的缩影。”
他想到,在社会的各个角落,或许还有许多像任仕杰一样的人,他们可能文化程度不高,可能身处平凡岗位,但内心对真理的渴望从未熄灭。只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知识的普及,这些人都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张启深知,科普之路依然漫长且充满挑战。尽管国家在转基因技术的推广上有着明确的决策,但社会上的误解和偏见仍如顽固的荆棘,阻碍着科学的传播。他暗下决心,要以笔为剑,以知识为盾,继续为科普事业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