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闻言,皆低下头各有所思。
如今摆明了帝后已经提起屠刀,随时准备收割曹家党羽。
与他家沾亲带故的人,如今夹着尾巴忙着撇清关系都来不及,谁敢窜出来随便作死?
而跟曹家没有多少交集的人,就更懒得站出来为他们说话。说的在点子上还好,万一说的不在点子上再把自己给绕进去了,那还得了?
于是,大殿上静谧无声。
秦振宁微微扭头看了看身后的同僚,所有接触到他眼神的人都快速转过眼眸去,最后他只能自己上前一步。
“启禀皇后,老臣提议三司可公开审理此案。毕竟曹家也是皇亲国戚,所以宗人府最好也能旁听审案,省得日后万一有异议,倒是弄得君臣们两头作难。”
老秦这人向来想的有点多,特别是皇后对老李家的亲戚们下手这种事情,那么考虑的多严谨都不为过。
他女儿本来就是在走一条危险至极的路,他这当父亲的,必须得守在旁边替她把所有不能想周全的事情全部想周全才行。
皇帝皇后不是寻常夫妻,他们之间的感情绝不能出现任何一丝缝隙。万一被有心人寻到可乘之机,那他的女儿必定会有灭顶之灾!
皇后是个听劝的人,知道丞相说的有道理,所以点头应允。
“安亲王昨日下午便告了病假,估摸着得缓上三两天养养精神,所以三司会审一事便定在三日后吧。
大理寺这边必须把人给看好了,万一曹郁在里面先行出了什么意外,我不找别人就找你大理寺卿问责!”
“是,臣领命!”
大理寺卿宋时彦是个最刚正不过的性子,站出来回话时虽然字不多,但是语气掷地有声。
皇后满意的点点头示意他退下,这才把话茬子拎回来重说。
“众卿可有本奏?”
上位者刚问话,工部尚书便急不可耐的跳了出来。
“臣有本奏!”
“准。”
“启禀皇后,如今正值诸国齐聚京城之际,听闻户部那边已经初步拟定好了,要与他国开通贸市的章程。
正好,我工部辖下的千机阁新研究出来了一种玻璃瓶子,此物比水晶更剔透比琉璃更精致。若是配着户部辖下的酒坊制出来的那佳酿,绝对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到时候那价格呀,绝对能翻的想都不敢想…”
“等等!
刘尚书你等会儿再吹!”
刚刚还站在一边装哑巴的赵大人,头一个听出来了不对劲。
“那千机阁什么时候成了你工部辖下的了?本官这个掌管大裕官位考绩的吏部尚书怎么不知道?”
他懵逼的眨了眨眼睛,然后就看到刘尚书咧嘴一笑,分外实诚的回了几句。
“你不知道也正常,我这不还没来得及往吏部报呢么?
正好趁这个功夫我就直接知会你一声,我工部新增了一处格物司,都是千机阁那边的优秀匠人。
反正目前领的也都是些不入流的小官小吏之职,其实报不报到吏部都差不多,对吧?”
“你此言简直荒谬!”
赵大人被气得吹胡子瞪眼。
这怎么能差不多呢?
明明就差好多!
没有经过吏部审批发对牌,怎么能算是工部的人呢?以后他们的俸禄要到哪里去领?
没注意到自己气愤之下把话给问出了口,就听到刘益同那厮奸笑着回了句。
“自然是到户部领俸禄了,怎么说也是我工部的人呢,正经的官吏。”
“你们工部跟吏部扯皮就好好的扯呗,拉上我户部干什么?跟我有什么关系?”
户部尚书抠惯了,一文钱也看的比天大。谁想无缘无故的从他手里抠俸禄,白日做梦去吧,想都不要想。
“怎么就跟你户部没关系了呢?
等过段时间我工部的科举抡才开始之后,指定还能招揽到更多的更优秀的人才。
那些人到时候可是正儿八经的官身,你们户部凭什么不给俸禄?”
“…不是,刘益同你等等!”
这下礼部尚书也站不住了,分外震惊的瞪着眼睛问道。
“什么叫你工部的科举抡才?
古往今来,科举一事都是我礼部的事情,什么时候跟你们工部能扯上关系了?
还抡才?!
你从哪儿抡呢?”
“柳尚书你别急,听本官慢慢跟你说。”
刘益同不慌不忙,笑得格外从容。
“你们礼部的科举从来只负责文试,可是咱大裕朝如今缺的不仅是文人,还有各类的能工巧匠。
我工部筹备另设一届科举抡才,专招这方面的贤才,与你们礼部的科举并没有什么冲突,对吧?
咱们个人管个人的事情,我工部的官吏选才,自然是我这个工部尚书最清楚需要什么样的,那我自己另设一科有什么问题?”
礼部尚书被这厮不要脸的言语给惊的够呛,不过他是个真正的聪明人,一看刘益同这做派明显不像他往日的行径。
于是他悄悄转眸往上位看过去,果然皇后娘娘的嘴边挂着满意的笑容。再悄悄地往老友那边打量了一眼,又果然的看见褚泓那厮安静的退出了战场。
然后,老柳也恍然大悟。
得咧,感情是吾皇要进行工部改革?
他的眼睛里闪过非常剧烈的挣扎,按道理来说这种事情肯定不该让皇后瞎插手。但是当道理抓在皇后的手中时,那自己就肯定不该在里头瞎凑热闹。
虽然心里有些想反对,但是理智告诉他反对肯定没用。毕竟吾皇圣明惯了,怎么可能轻易的就被臣子给打断改革大业?
就像当初自己顶风作案强立婚姻法的时候,反对的人少么?结果最后还不是被我柳某人给谋成了这千古贤名?
唉,罢了,静观其变吧。
总算把自己给劝通了的柳尚书,贤良的后退一步,再次闭口不言。
虽然礼部尚书不吱声了,但是吏部尚书他肯定不能不发言啊!
“刘益同,你这是生出了什么狼子野心不成?
皇后娘娘还在龙椅上坐着呢,你这就敢口出狂言,要另设科考?
你怕不是老寿星上吊,你活腻歪了你!”
皇后的圣明大家都知道,但是皇后的杀伐果断,大家更知道。
有过经验的人都已经很有经验的站在一边,等着皇后娘娘做进一步指示。但是刚被人从老家薅出来当吏部尚书没多久的赵大人,没咋正经的吃过见过,所以现在他很气愤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