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山,以前叫“灵山”。
位于今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濒大渡河、青衣江、岷江三江汇流之处。
古蜀传说中,这里与开明王朝的始祖丛帝“鳖灵”有关。
《周地图记》《舆地纪胜》《水经注·江水》等古籍都有相关记载,凌云山极可能因鳖灵登临或在此山建造了庙而被称为“灵山”。
还有有说法认为,乐山这尊巨石岩像原本在史前就已存在,是大禹治水成功后留下来的纪念像。
因为大禹治水地正是岷江,将大禹像立在岷江处以示纪念,合情合理。
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乐山,东晋以后,乐山地区寺庙俱增、香火旺盛,逐渐成为我国西南佛事活动的中心,为乐山大佛在唐代的开凿奠定了一定的佛教文化基础。
然则于此世中,乐山大佛就那般赤条条地蹲踞于此。
往昔,此尊大佛鲜为人知,唯有当地些许虔诚之佛教信众会前来此处顶礼膜拜。
除却周边临近之所,其他僻远之地几无人闻,竟于此矗立着如此一尊宏伟之佛身。
然今时今日,情形却大相径庭,竟有众多外乡之人纷至沓来,且皆为身携兵刃之武林人士。
此般情状若置于现世,当地之文旅部门恐早已迅疾出台诸般周详之策,以热忱殷切之姿迎待外乡来宾。
但现今,当地之居民只觉喧闹不堪。他们原本宁静安谧之岁月,竟被这些执刀弄枪之人硬生生地打破。
当下,他们欲诚心礼佛亦极为艰难,诸般出入之道路皆有外来之武林人士于彼处肆意徜徉。
“实乃造孽也!”
一位耆老无奈地摇头喟叹,目中满是忧愁与愤懑之色。“这好好的日子,怎就变成了这般模样!”
妇人们聚拢一处,轻声埋怨着:“亦不知这些人何时方会离去,吾等连平素之正常生活亦无法过矣。”
孩童们躲于大人身后,怯生生地望着那些陌生且令人惊惧之身影,不敢如往常般于街头巷尾嬉戏玩闹。
整个区域皆被一种不安与压抑之氛围所笼罩,曾经之平和与安宁已然消逝无踪。
然则,那些身怀武艺之江湖中人,全然未曾将平民百姓之看法置于心间。
于其眼中,平民百姓不过是微末如尘之存在,仿若路边之野草,实无需耗费心神予以关注。
于彼而言,平民百姓仿若蝼蚁,对其视若无睹,已然是施予的莫大仁慈。
倘若心绪欠佳,顺手屠戮数人,亦属极有可能之事。
在其观念之中,诛灭这些手无缚鸡之力、毫无招架之功的平民百姓,恰似随意捻死一只蚁虫,毫无分别。
彼等自幼修习武艺,于血雨腥风之江湖中历经艰难困苦,早已熟稔弱肉强食之生存法则。
于其世界之内,力量即为一切,强者称尊,弱者唯有任人鱼肉。
彼等一心追逐更高之武学境界,竞相争夺珍稀之武学秘籍与神兵利器,对于平民百姓之生命与尊严,根本不屑一顾。
有一满脸横肉之江湖壮汉,方才于一场争斗中铩羽,心中积郁难平。
其行于路途,见一幼童不慎撞至其身,瞬间怒起于心,恶生于胆,猛出一脚,将幼童踢飞而出,幼童当场吐血而亡。
周遭百姓惊怖地目睹此幕,却无人胆敢上前阻拦。
另有一位自谓剑术高手之侠客,只因于酒馆中闻得有人对其剑法稍作微词,便拔剑相向,致使整个酒馆之人皆吓得噤若寒蝉。
其杀红双目,全然不顾众人之求饶与惊惧,只觉自身尊严不容侵犯。
此乃强者之思维,于其世界之中,毫无怜悯与同情可言,唯有冷酷与无情。
杀汝与否,与汝无关,仅取决于其心情与利益。
此刻,乐山大佛之下已然聚拢诸多江湖人士。
有的昂首凝睇,目光中盈满敬畏与惊羡之色;有的则于周遭徐缓徘徊,看似漫不经心,实则目光警觉,暗自察观着四周的动静。
于这熙攘人群之中,有一对年轻男女格外惹人注目。
男子身着青色道袍,略显邋遢,腰间佩着一个旧葫芦,头发随意绾束,几缕发丝在风中飘拂,流露出几分放逸不羁之态。
此人便是宋无缺,神色淡然如水,仿若世间诸般事宜皆难以令其心湖生波。
其身旁女子乃董淑妮,面容娇美,身姿绰约。
尤为引人瞩目的是她胸前那高耸的双峰,随着莲步轻移晃晃悠悠,令人不禁侧目而视,却又不敢直视过久,唯恐显得轻薄无礼。
“未曾想如此僻远之地竟有一尊这般宏伟的大佛,实乃出人意料,不知耗费了几多功夫啊。”
董淑妮美眸圆睁,朱唇轻启,惊叹之语脱口而出。
宋无缺闻之,面色依旧平静如潭,缓声言道:“佛门底蕴深厚,诸多事物皆隐匿其中,若未刻意探寻,实难知晓其究竟有何底蕴。”
其语气平淡,仿佛此等景象于他而言早已司空见惯。
董淑妮微微颔首,蛾眉轻蹙,娇嗔道:“佛门的底蕴着实可怕,即便我舅舅欲造如此大佛,怕也是力有未逮。”
言罢,吐了吐香舌,那俏皮之态倒显得有几分娇憨可爱,然而眸底仍隐现一丝受震撼后的余悸。
宋无缺目光深邃,望向那大佛,若有所思,须臾之后方才言道:“故而切勿被佛门表面之慈悲所迷惑,其绝非善类。”
其言语之间似有深意,令人不禁揣度他是否知晓某些不为人知的佛门隐秘之事。
“尔等竟跑至此处,令吾一番好找。”
旁侧传来一声娇嗔,众人回首观之,原是田曦薇所饰之独孤凤。
但见其身着一袭淡粉罗裙,裙摆随风悠悠轻摆,恰似一朵灼灼盛开之桃花。
她柳眉微蹙,樱唇轻撅,那精致面庞携着些许嗔怒,仿若被春风缭乱了心绪之娇花。
“汝行侠仗义之事已了乎?”
董淑妮娇笑相询。其身着鹅黄衣裳,头上珠翠随其动作微微摇曳,发出清脆之响。
眉似弯月,眼若星辰,如春日绽放之花朵般明艳照人,那声嗓更是宛若黄莺出谷,清脆婉转,悦耳动听。
“吾剑下共斩十二武林败类,为本地之人报了仇怨。”
独孤凤傲然而言,下巴轻扬,面上满溢自豪之神情。
她双手抱于胸前,眼眸中闪烁自信之光,仿若正待众人之夸赞。
“然为其所杀之人已无法复生,若彼等亦会武功,便不至被人肆意屠戮了。”
宋无缺语调清冷说道,其面无表情,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漠然。
他双手负于身后,身姿挺拔,宛如一棵傲雪凌霜之青松。
独孤凤之笑容瞬间凝滞,那原本骄傲之神情变得略显僵硬。
其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与愧疚,樱唇微微颤抖,似欲反驳,却又不知从何言起。
“相较有人于事后为其报仇,彼等更盼自身能反抗命运之不公吧。”
宋无缺继而说道,其目光紧紧盯视独孤凤,声音虽平和,却携着一种毋庸置疑之力量。
独孤凤之眼眶瞬间泛红,泪水于眼眶中打转。
她委屈言道:“吾知晓汝之意,然家族不支持武道推广非吾所能定夺,吾又能有何办法?”
其声嗓带着一丝哭腔,双手紧紧握作拳头,身躯微微颤抖。
“好啦,好啦,吾等难得出来一趟,何必言此等不快之事呢。”
董淑妮赶忙趋前打圆场。
她轻轻拉住独孤凤之手,面上带着温婉之笑容,眼中满是劝解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