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根基:智慧启新
卫渊站在旧都城外,望着城墙上斑驳的痕迹,仿佛看到了这座古城曾经的辉煌与如今的颓败。
风卷起尘土,迷了他的眼,也让他更加坚定复兴旧都的决心。
他深知,教育是复兴的基石,是点燃希望的火种。
“重金聘请天下名师,凡来旧都任教者,皆享优厚待遇,每月俸禄翻倍,另设奖学金,奖励教学成果显着者。”卫渊的命令迅速传遍天下,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
消息一出,天下震动。
无数饱学之士,怀揣着梦想和希望,纷纷涌向旧都。
破败的学堂被修葺一新,崭新的桌椅散发着淡淡的木香,孩子们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
卫渊看着孩子们求知的眼神,心中充满了希望,仿佛看到了旧都复兴的曙光。
阳光洒在新建的学堂屋顶,琉璃瓦反射着耀眼的光芒。
孩子们好奇地抚摸着崭新的课桌,空气中弥漫着书墨的清香。
卫渊看着这一切,欣慰地笑了。
苏姑娘站在卫渊身旁,看着他为孩子们描绘未来的蓝图,眼中满是爱意与自豪。
她轻轻地拉起卫渊的手,十指相扣,柔声道:“你总是能带给我惊喜。”卫渊转过头,深情地望着苏姑娘,眼中的柔情似水,他反握住苏姑娘的手,感受着她手心的温度。
“这只是开始。”卫渊的声音低沉而坚定,“我要让这旧都,再次焕发出往日的荣光!”
夜幕降临,卫渊站在城楼上,俯瞰着灯火通明的旧都,苏姑娘依偎在他身旁。
远处传来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在静谧的夜空中显得格外清晰。
卫渊突然转过头,目光灼灼地盯着苏姑娘,“你知道吗?我还有更大胆的想法……”
卫渊的“大胆想法”并非空穴来风。
他要在旧都推行一种前所未有的教育模式——打破传统经义的束缚,鼓励思辨,重视实践。
他开设了算学、农学、工学等科目,甚至还别出心裁地引进了体育课,操场上孩子们奔跑的身影,成了旧都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春去秋来,卫渊辛勤耕耘的教育田园终于迎来了丰收。
一批批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年轻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他们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改良农具,兴修水利,设计精巧的器械。
旧都的农业产量连年攀升,手工业也日渐繁荣,街道上车水马龙,商贾云集,昔日的颓败景象早已荡然无存。
卫渊漫步在焕然一新的街道上,感受着这座城市蓬勃的生机,心中充满了自豪。
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脸,工匠们专注工作的身影,都让他感到无比欣慰。
他知道,这才是真正的复兴,是深入骨髓,焕发新生的力量。
旧都全面复兴的消息传遍四方,人们载歌载舞,欢庆这来之不易的成就。
卫渊站在高台上,接受着百姓们的欢呼与敬仰,他们的苏姑娘站在他身边,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幸福洋溢。
她知道,这个男人为这座城市付出了太多太多。
盛大的庆典持续了整整三天三夜,旧都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
就在人们欢庆胜利果实的时候,一队快马疾驰而来,打破了这热闹的氛围。
“圣旨到!”
来者是京城来的传旨太监,他尖细的声音划破长空,让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卫渊世子,即刻启程,回京复命!”
旨意宣读完毕,传旨太监用一种意味深长的眼神看着卫渊,嘴角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卫渊接过圣旨,心中波澜不惊,只是看向身旁的苏姑娘,轻声说道:“看来,京城那边……等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