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说来,修仙境界到了元婴期,肉身法躯能多出许多花样。
且修仙层次越高,平日里所接触的天材地宝便越是神异。
在金丹期时往往断肢再生便不是什么天方夜谭了,而对于元婴真君而言,只要不是头颅碎裂(甚至对精研血肉之道修士而言头颅碎裂也算不得什么大事),肉身法躯的破损总有办法修补,使某个部位再生也不算难事。
在凡俗王朝中之所以要令太监净身,为的是不令其秽乱后宫,可神鼎仙朝中的金丹元婴太监并不在少数,想什么时候带把便什么时候带把,那这一道工序的意义何在?
在荆雨看来这神鼎天中还有种种生搬硬套之处,譬如说这皇都【玉京城】实际上坐落于一块儿大平原之上,距离玉京城最近的山脉都离此有万里之遥。
这种建城方式在凡俗中自然没什么问题,可在修仙界就很奇怪了。
毕竟天地间灵机分布并不均匀,往往倚靠山势更易聚拢灵机,因而修仙界中的道统宗派多将山门立在仙山中,便是因为山中的灵机更为浓郁。
就连云川域的【逍遥仙城】也要倚靠十万大山的山势,才成了附近灵机最为浓郁的地方,否则仅仅依靠几条移植过来的灵脉,绝无可能将逍遥仙城的灵机提升到元婴道场的程度。
如今荆雨所身处的皇宫自然灵机浓郁地吓人,但荆雨有理由怀疑此处恐怕是镌刻了大量类似【聚灵阵】一般的阵法,以及汇聚了大量的灵脉与地脉相合,才生生造出了这样一片修行宝地,所耗费的成本绝对是一个天量数字。
但实际上若想最大程度节约成本,只需拿出其中几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的耗用,多雇佣几位土系真君孜孜不倦地【搬山】,聚拢山势、梳理地脉,再辅以阵法加持,此地的灵机效果绝对不会逊色如今。
还有,修士不同于凡人,需要大量时间用于吞吐灵机、修炼术法神通……高阶修士往往一个闭关便是数年甚至数十年过去。
可神鼎仙朝偏偏与凡俗王朝类似,须每日上朝点卯,无论修为多高,都要老老实实参加朝会,这无疑会将修士原本完整的一段时间切割成碎片,对修行大为不利。
类似这样生搬硬套的地方还有许多,荆雨原本以为神鼎仙朝作为修仙界的仙国,总会有些改良,但实际上完全没有,整个神鼎仙朝给荆雨的感觉就是一个超大号的凡俗王朝。
他此时将这个疑问抛给了云顶天君,而云顶天君的答案却令他有些始料未及:
“修士求仙问道,求的是大长生、大逍遥,真正醉心男女之事的修士有多少?小子,莫说这神鼎仙朝中的太监了,就是你,修行这几百年来有过几次床笫之欢?”
荆雨闻言一怔,暗暗摇了摇头:“这话不能这般说,我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
“是了,你这种想法才是真正的大逍遥,主动节欲终究与被动阉割不同,但神鼎仙朝要的便是这个不同。”
云顶天君侃侃而谈:“保留太监的净身传统本质上是一种权力的阉割仪式,高阶修士当然可以通过各种秘法以及天材地宝修复肉身,但很多修行到极高境界的大太监并不会这么做,他们嘴上可能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合理化这种行为,但实际上已然对神鼎皇室产生了一种潜意识的臣服心理。”
“这种潜意识的枷锁对人的改变是潜移默化的。”
“包括每日的朝会制度,未尝不是对另一个群体施加的心障。”
“而都城选址则更有门道了……不错,对修士而言,倚靠仙山汇聚灵机总是方便得多,但神鼎仙朝偏偏要立于平原之上,不惜耗费天量资源打造这一座玉京城,便是要昭示【皇权凌驾于自然法则】之上。”
“这么大费周章,无非是为了强化【皇权至高无上】的意识,而这也是【国运仙朝体系】的立道之基。”
荆雨皱眉问道:“这又是什么道理?”
云顶天君笑道:“你仔细想想,若你是神鼎仙朝的本土修士,在仙朝治下生活,若你自己都不认同仙朝体制,如何能够给神鼎皇室提供稳定的香火愿力?”
“国运仙朝的愿力必须立足于皇权的稳固,这是自然而然的道理,若是有一日神鼎帝族失势,形成天下逐鹿的格局,那对于仙朝香火愿力体系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
“当然,这可能永远也不会发生。”
云顶天君顿了顿,继续道:“当然,这种立足于凡俗王朝的种种习惯还有另一层深意。”
“譬如凡俗王朝之间的朝代更迭,对于一个寻常的凡人百姓而言,改朝换代可能并不是什么大事情,对他而言无论在哪个王朝的治下都只是老老实实当一个百姓。”
“他见了前朝的皇帝要跪拜行礼,见了本朝的皇帝仍然要跪拜行礼……因为在他的认知中见了皇帝就是要跪拜的——无论这个皇帝是谁。”
“但假如这个人从出生便生活在与世隔绝的山野中呢?从生下来到长大成人,无人告知他【皇帝】是个什么东西,他也不知晓凡俗的种种礼节,当一个【皇帝】活生生站在他的面前,你觉得他还会老老实实跪拜行礼么?”
云顶天君意味深长道:“无论凡俗中的起义,还是仙国里的叛乱,反叛者常说的一句话便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话听着好似打破了皇权血脉的藩篱,但实际上仍然在【王侯将相】的话语体系之中。”
“他们所求的大多是以【新皇权】替代【旧皇权】,无非是龙椅换个人坐,虽改旗易帜,但皇权永恒。”
“老夫为何敢直言在这洞天之中仙朝江山永固?因为哪怕神鼎覆灭,自然也会有新的仙朝继承这份衣钵,将国运仙朝体系永远流传下去。”
“只要人们心中仍然存在仙朝的种种常识概念,那国运仙朝的香火愿力便不会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