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礼!”
朱元璋并未将这两人放在眼里,径直地走到了主殿之内。
朱棣与道衍互换了一个眼神,这一切都被朱雄英尽收眼底。
朱棣与道衍这老秃驴关系密切,朱雄英是知道的。
只是这张玉,竟然也来到了朱棣的部下。
张玉本来是元朝旧臣,本应该在捕鱼儿海一战之后,归降大明朝廷。
随后一路兜兜转转,这才到了朱棣的帐下。
现在却因为朱雄英给了朱棣望远镜,北元早被灭了。
张玉归降之后,直接来到了朱棣的帐下。
日后的靖难之役,张玉出力可不少啊!
好在朱雄英提前把朱能给抢了过去,否则朱棣还要再多一员大将。
现在的张玉跟道衍,就是朱棣的左膀右臂。
一个武将,一个谋士。
朱雄英顿时动起了歪心思。
左膀右臂是吧?
咱就先从你的左膀右臂开始砍!
打定主意之后,朱雄英便跟着朱元璋以及朱棣两人身后,进入了主殿。
按辈分坐下之后,饭菜很快上来了。
没有多么丰盛的饭菜,只是一些家常便饭。
酒足饭饱之后,朱雄英率先开口说道:“四叔,那燕山左护卫张玉,平日表现得如何?”
开门见山,朱雄英从来都不绕弯弯。
“哦?雄英竟然对张玉感兴趣。”
朱棣笑着说道:“这张玉本来是元朝旧臣,不过现在归顺到我帐下。”
“说起来,还要感谢雄英的望远镜,让咱得到了张玉这样的良将!”
“妙哉妙哉!”
朱雄英直接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笑着对朱元璋说道:“爷爷,您不是说要派兵增援东瀛么?”
“前些日子咱去了一趟东瀛,亲眼见到了颖国公傅友德忙于指挥,奈何身边没有一个,出色的裨将参将。”
“又要亲自带兵,要有出谋划策,颖国公当真是忙啊!”
老朱听了之后,眉头不由得一挑。
他都还没酝酿好,朱雄英就直接开干了?
削兵要削,还要削朱棣的左右手?
不过气氛都已经烘托到这里了,老朱只能顺着朱雄英的话说下去。
“你的意思是...?”朱元璋开口问道。
“刚刚四叔也说了,张玉是个良将。”
“只有这样的良将,才能将十万兵马顺利带到东瀛。”
“而且到了东瀛之后,还能替傅将军分担一些压力。”
朱雄英淡淡地说道:“孙儿觉得,就让这张玉来带领增援东瀛的十万兵马!乃是上上之策!”
朱棣人都傻了,虽然在朱雄英提及张玉的时候,朱棣就心生戒备。
可他哪里能想到,朱雄英竟然如此直接了当,二话不说,就强行要走张玉。
有理有据!
朱雄英的目的也很明确,砍朱棣的左膀右臂,而且还是以正当的理由砍。
趁着老朱还在,趁着朱标还在,把朱棣的力量削弱。
日后还要把黑衣宰相道衍,从朱棣旁边弄走,就连理由,朱雄英都想好了!
先是朱能,现在已经是朱雄英特种军事学院学生。
其次是张玉,张玉要弄到日本去,打东瀛。
要么长期驻扎在东瀛,要么几年之后回来,依旧成为朱雄英的人。
紧接着就是黑衣宰相道衍,等到东瀛打的差不多了,朱雄英就在东瀛建造一座寺庙,让这老秃驴去东瀛当主持去!
当然了,靖难之役的时候,朱棣手中只有十万兵马,其他的兵马,还有从辽东朱权那里借来的。
这一步,还未到走的时候,因为朱权还未就藩辽东。
朱元璋就这么静坐在两人的中间,一阵沉默,他想等朱棣发话,同时也在看朱棣的表现。
要是朱棣爽快一些,直接把张玉给朱雄英,这就说明朱棣根本没有造反的心思,老朱甚至不会从朱棣这里带走一兵一卒。
如果朱棣都不抗拒从他身边带走能将,那就说明朱棣没有野心!
可事实上,朱棣让朱元璋失望了。
“张玉擅长的是陆战。”
朱棣强作镇定,笑着说道:“这人在北边的草原生活了好几年,他对草原人的习性最为了解,去了东瀛,得坐船,恐怕还得重新学习海战的知识!”
这相当于变相拒绝了,不过朱雄英却根本不可能给朱棣机会。
“四叔放心。”
朱雄英给了一记镇静剂:“打东瀛根本不需要打海战,那东瀛人的舰队对于大明舰队来说,就是土鸡瓦狗。”
“而且,咱的舰队现在都是自动航行,不需要有航海技术。”
“去了东瀛之后,也是陆战!”
“张玉是个能将,四叔要替傅将军考虑,也要替大明考虑啊!”
朱雄英的一番话,将朱棣说的哑口无言,朱棣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反驳,早知道,刚才还不如一口答应下来。
现在把天聊死了,朱雄英根本不给他拒绝的机会。
此时,门外的黑衣宰相道衍心中顿时一惊。
他本来就站在门外,表面上是在等待朱元璋几人吃过午饭,但实际上却是在悄悄地听几个人的对话。
当听到朱雄英的步步紧逼的时候,道衍也有些惊叹。
这是将近十岁孩子应该有的计谋?
完全不像啊!
朱棣几十岁的人,竟然落入了皇太孙的圈套之中!
大殿之内,朱棣没办法,只能把目光放到了朱元璋那边,企图让老朱给自己解围。
张玉对于朱棣来说,确实分量不轻,毕竟这可是朱棣帐下为数不多的,在草原之中生活过的人。
日后朱棣要打击草原游牧民族,还得靠张玉呢!
只不过老朱似乎是有意帮助朱雄英,当即缓缓开口说道:“老四,就莫要跟雄英这孩子抢人了。”
“雄英看中了张玉,那说明张玉确实有本事。”
“张玉也确实适合去东瀛开疆扩土。”
“咱看就这么决定了吧,让张玉带兵前往东瀛。”
朱元璋的几句话,直接把朱棣给干沉默了。
这一刻,朱棣才知道,自己是完完全全落到了朱雄英的圈套之中,不仅仅没有留下张玉,还给老朱留下了一个不好的印象。
“儿臣遵命。”
朱棣只能悻悻地答应了朱雄英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