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盖房子,从第一天开始就要邀请父老乡亲过来帮忙,人来得越多,代表着日子以后越来越红火。
陆三叔那边都是挨家挨户请来的,大多都是道北的人。
而陆永尚这边,可都是自愿来的工人。
发烟发糖水,还有大小皆宜的大白兔奶糖。
散完烟,陆永尚在角落见到了一道熟悉的人影。
是知青王忠,他跟在张大爷身边,跟着张大爷的指示耐心的在木板子上画线。
之前总说三转一响,三十六条腿。
三转一响指的是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和收音机。
不过这个时候日子过得好的都将收音机换成了录音机。
而三十六条腿就是家具了。
包括桌椅板凳,床头柜衣柜等,加在一起需要三十六条腿。
陆永尚别看锅买了八套,但起初也就准备了三套家具。
全都是林场提供的实木打造。
人家结婚盖新房,一般一套就够了。
谁能像陆永尚这般舍得花钱。
所以在地基动工的时候,因为赶时间储木厂的木匠跟着同时干了起来。
“王忠?你还没回城?你这是在?”
陆永尚记得他没有邀请过任何一个知青,毕竟有卢玲灵和白文心在,他不想让知青的议论伤害到两人。
“陆哥,我不抽烟了。”看着递烟过来的陆永尚,王忠立刻摆手拒绝。“我不回城了,不想回去了,前几天去你家找过你,你不在家。”
“跟嫂子说过要留在这里学木匠的事了。”
陆永尚闻言点了点头,他确实听到卢玲灵说过一嘴,不过那天后半夜实在太疯狂,谁能记得这种事呀。
“怎么不回去了,我记得沈大洪的事儿没影响到你呀,你的条件是够的,在这靠着有什么意思。”
“我。。哎。”王忠刚想说话,扫了一眼自己的师傅,拉着陆永尚就走到了一旁。“陆哥,不瞒你说,我是你救回来的,我哪里受伤你是知道的,我。。。。我哪里不行了。”
说到这的王忠,羞愧地低下了头,对于一个男人,还是二十来岁的小伙在来说,这可是最重要的地方,没有之一。
那个地方受伤不行了,能够说出来就是很大的勇气了。
“陆哥,你千万别告诉别人,我无法传宗接代,也就不想回家里给父母碍眼了,反正家里也有大哥照顾,当年我就是顶替他上的山。”
“所以陆哥,你放心,我和沈大洪不同,我对嫂子们绝对没有任何想法,我就是感觉既然留在这边了,就要跟着最有出息的人混,之前跟你说过,你一直没答应,今天我跟你交个实低儿,你看你以后有啥活能用上我的你就叫上我。”
“我高中两年都是班级里学习最好的,你放心我学啥都很快。”
那是太放心你了,肯定不会对女人有想法的。
陆永尚看着王忠低低垂下的头,还真的有心酸的感觉。
一个男人,丧失了功能,还是被父母嫌弃的那个。
那些年刚开始上山下乡的时候,不少家里都是这个情况,将不待见的孩子安排出去。
身边留下喜欢的。
他想过王忠留下来是有他自己的想法。
没想到是因为那里受了伤。
“行吧,我知道了,你先好好在这边干着,咱们这边政策一天一个样,过不了几年我身边还真需要人。”
“对了,等房子盖完,你也别再知青点住了,现在你们那边也没啥活,来我这边新房子住,正好需要一个喂鱼的。”
拍了拍王忠的肩膀,感受到他身体的颤抖,陆永尚也不知道如何安慰。
也只能叹了口气离开这边。
陆永尚这边盖房子比较匆忙,直到第二天,二爷爷一家人才赶了过来。
“二爷爷,你怎么也跟着来了。”
“大爷,二叔,哥,你们都来了。”
陆永尚惊喜的喊了一声,虽然年前跟他们提过,但是这一次没叫他们过来,这么过来帮忙还真的十分开心。
重生回来,最喜欢的不就是人丁兴旺,家族和谐么。
“你小子,盖房子也不叫我们,我这听到了赵主任说才知道,这么大的事怎么能不来帮忙。。。。”
二爷爷喘着粗气,他们是在天还没亮就从三合村生产队出发的,没有牛车也只能一路走过来。
在陆永尚的帮助下,二爷爷一大家子生活有了本质的改变,别看就带了他们一大家子打了一次野猪。
但就那些钱都够他们花许多年的了。
本就勤俭惯了,听说这边需要人,肯定全家都要出动的。
而没等陆永尚招呼完这些人,娘家那边,除了他的母亲,竟然也全都出现在这边。
陆永尚可是三部落的名人,在路上很好打听。
大姨二姨带着自己缝制的红鸳鸯枕巾。
身后的二舅拽着不敢抬头的大舅,肩上扁担上挑了两筐河鱼。
河鱼已经结冰,一看就是这两天刚刚刨冰挖出来的。
不仅这边十分热闹,
此时的林场大院,赵鹏展赵鹏飞兄弟俩,治山林场横道林场的厂长全都来了。
他们是不可能干活的。
不过都给陆永尚带来了礼物。
围坐在一起喝茶等待着在这边开席。
陆永尚站在原地,看着四周的景象一脸憨傻的模样。
实话实话,这个场景,他在前世就连做梦都不敢这么想。
身边围满了亲人,带着家里人过上别人羡慕的好日子。
母亲那边也逐渐的融入到家庭中,包括和老爷子一辈子都没和好的二爷爷。
此时也可以一起拄着拐棍,谈论着这个地方的风水了。
山好,景好,空气好,身边有人的感觉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