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叔,这份情报对我来说太关键了,我先拿走仔细研究一下。”江叙白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紧紧握着手中的纸张。
“好的楼主,若是后续再有关于南昌或者天师教的任何消息,我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安排人手给你送过去。”吴庸微笑着点头回应道。
“那就有劳吴叔费心了!”江叙白感激地看了一眼吴庸,随后便马不停蹄地转身离去。
回到长公主府之后,江叙白甚至来不及喘口气,便迅速将那叠情报逐一平铺在了安织桐的面前。
两人围坐在一起,神情严肃而专注地审视着每一份情报。
江叙白率先打破沉默,开口问道。
安织桐一言不发,只是逐页仔细阅读着那些情报,她的眉头越皱越深,仿佛能够夹死一只苍蝇。
过了许久,她才抬起头来,忧心忡忡地说道:“依我之见,他们所谋划之事恐怕多半与我们脱不了干系。
毕竟这一年多以来,我们一直在暗中拉拢人心。或许朱纶理已然察觉到了宋云飞等人和你的关联,因此才会不惜亲自入京走这一遭。”
听到安织桐的分析,江叙白微微颔首表示认同。
他沉思片刻之后,语气凝重地缓缓说道:“倘若换作是我处在朱纶理的位置,想要对付我们的话,大概会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安织桐微微挑眉,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只见江叙白清了清嗓子,接着说道:“这第一步嘛,便是要替那天师教大造声势,使得其名动天下、众人皆知。紧接着再安排成王以敬献灵丹妙药之名入京面圣。
如此一来,他们便可抢占先机。待到成王成功入京之后,先前那些立场尚不坚定、左右摇摆的大臣们,朱纶理必然会想尽各种法子将之拉拢到自己这边来。”
稍稍停顿片刻后,那人又继续分析道:“而第二步呢,如果凭借着进献丹药一事顺利赢得了陛下的充分信赖。
那么接下来,他们定会炮制出某种所谓的奇异天象,并煞有介事地宣称此乃因女子立于朝堂所招致的上天责罚。如此这般操作过后,他们的最终目的自然就是逼迫殿下以及诸位女官统统退出朝堂!”
江叙白猜测朱纶理找王坤谈的就是让王坤暗中支持他们,先把安织桐拉下马,这样后面几位皇子怎么争又是后面的事情,所以王坤才会答应。
“至于第三步嘛,依我看啊,朱纶理之所以找上王坤,定然是想要借助他之手去联络朝中众多官员。届时,只要时机一成熟,便能里应外合,一举成事。
也正因如此,王坤权衡利弊之下,方才答应与他们暗中勾结,共同谋划此事。毕竟,若能先将您这位强敌拉下马来,后续其他几位皇子之间如何争斗,那就都是后话了。”
江叙白说完并没有停下来,而是继续说道:“这中间不排除有可能会向陛下和殿下你们身体下手的可能。所以近日要小心了。”
如果不先对永顺帝下手,怎么有机会进京来献什么丹药呢?
安织桐蹙眉说道:“父皇身边我会叮嘱王公公,但是却不能多说!”如果永顺帝知道他们手里有这么多的情报,怕是更会对他们生出疑心。
“这个道理我自然明白。至于下手的手段,想来无外乎就是那么几种而已,不妨就让王公公多多留意诸位娘娘们亲自送来的滋补汤水。毕竟这些东西最容易被人做手脚。”
话刚说完,江叙白紧接着又开口询问道:“殿下,依您对陛下的熟悉程度而言,您认为他是否会受到人长生不老仙丹的诱惑?”
安织桐缓缓地摇了摇头,表示对此并不确定,然后回应说:
“难以预料,不过话说回来,你可有什么法子能够先行获取到那天师教所谓的仙丹么?”总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江叙白略作思考后回答道:“我会吩咐吴叔设法去探寻一番。只是殿下......需不需要出手阻拦一下成王殿下?”
安织桐冷笑一声,摆了摆手说道:“无需如此,我又能拿什么去阻止他呢?他既然执意要自寻死路,我即便想要阻拦也是无能为力。”
两人正在府中商议,然而他们却并不知道,此时此刻,在永顺帝那庄严肃穆的案桌之上,正静静地放置着一个看似朴实无华的木盒。
当木盒被轻轻打开时,一股淡淡的药香瞬间弥漫开来,只见盒子中央摆放着一颗闪耀着金色光芒的丹药,那丹药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出令人陶醉的香气。
\"这难道就是传说中天师教教主亲手炼制的仙丹吗?\" 永顺帝瞪大了眼睛,满脸狐疑地盯着那颗丹药问道。
站在一旁的影卫连忙躬身回答道: \"回陛下,的确如此!
为了能够拜见天师教教主求得此丹,奴才可是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不仅花费了足足千两黄金,还按照教主的要求,沐浴焚香整整四十九日!\"
听到这里,永顺帝不禁皱起了眉头,追问道: \"那这重明道人又是何许人也?快给朕细细说来。\"
太监赶忙应声道: \"启禀陛下,那重明道人可真是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他满头白发如银丝般飘逸,但面容却犹如孩童一般红润光滑,毫无岁月留下的痕迹。
此人行走起来轻盈如风,仿佛双脚从来不曾着地似的。而且据天师教教众们所说,这位重明道人已然有着一百五十岁的高龄!
据说他曾经在睡梦中受到了太上星君的亲自指点,从而顿悟得道。在此之后,他便一直在深山中的一处神秘洞府内潜心修炼,极少在世人面前露面......\"
这位重明道人之所以会被人们所察觉,竟是由于他在修炼之时引发了天空中的奇异景象。
那异常壮观的天象瞬间吸引了众多村民的目光,于是这个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播开来。
先是一人传给十人,接着又由十人传给百人,如此这般,口耳相传之下,原本就有几分奇幻色彩的事件逐渐变得越发神奇和不可思议起来。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之际,那位引发异象之人——重明道人,顺势而为,犹如黄袍加身般地创建了天师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