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于林他们接风,本想在我家进行。没想到,老宋头主动提出在他家进行。
给老宋头处理好宅子,太阳已经快下山了。
老宋头回屋,拿出一把钱来。老宋头有钱了,去年葡萄、苹果卖了七万多块钱,除去使费,净剩五万多。
老宋头要给钱,说是买烟抽买酒喝的钱。我紧紧攥住他的手,高低不收,老宋头硬要给,两下僵持着。
于有江说:“万书记,按照规矩来说,你不能一分钱不收,多少是个意思,意思到了就行了。”
有江这么一说,我心里就有数了。我松开手,接过老宋头手里的钱,坐下来说:“宋铭兄弟也是一片诚心,老辈子也留下这么个规矩。这份香火钱,真的是香火钱,我收了,买些好香给祖师爷供上。这样吧,我们每人收一百块钱就行了,余下的钱,留给孩子念书吧。我还是那句话,宋利考上了清北,我个人奖励他一万块钱。山子也是这个标准,你就努力学习吧,山子。”
说着,我从那摞钱里抽出一张,递给山子。山子不好意思地朝老宋头笑笑,又回过头来扫了于有江和刀芬芳一眼。
我又抽出一张,递给刀芬芳:“刀妹子,这钱我就是过一下手而已,给不给是你宋哥哥的事儿,接不接是你刀妹子的事儿。哈哈哈。”
刀芬芳接过那张百元大钞,看了一眼,假装生气地朝老宋头怀里一扔:“我才不稀得要呢。”回过头来,笑了,脸上飞起一片红云。
于有江说:“刀妹子,一百块钱说多还真不多,说少也不少了。再有一年,老宋头的一把老骨头都是你的了,就收着吧。”
刀芬芳把头转向一边,不搭理于有江了。
我又抽了一张给于有江,于有江说什么也不要,说受之有愧受之有愧,祖师爷不让,罪过呀。
我没再勉强,把那张一百的装在兜里,余下的递给老宋头。老宋头又是一番客气,才收了钱。
“这样吧,于林他们四个不是快回来了吗,今晚哪也不用去了,就在我家吃,我给他们接风。”
于有江开他的玩笑:“你一个老光棍,自己都吃不饱,还给人家接风?”
“这不是有现成的厨师嘛。”说着,看了刀芬芳一眼,刀芬芳假装恼怒地捣了他一拳,我们哈哈大笑起来。
“既然宋铭兄弟一片诚心,大家动手吧,准备准备,这会儿他们该是进入滨海市地界了吧。山子,你到我家客厅里,拿两瓶酒来,一瓶玉米酒,一瓶五粮液。”
“万书记,酒家里有,你就不用破费了。”说着,老宋头就拉着山子的胳膊不让走,山子瞅准一个空子,抽身走了。
不大一会儿,于有江把于娜接过来,和刀芬芳、老宋头一起忙活开来。
我和于有江、山子、宋利坐在炕上闲聊。从宋利的言谈举止看,他情绪平和,一点也不像是上午那暴躁的样子。
时间过得真快,眼看着七点了,门外传来一阵汽车的轰鸣声。紧接着,于林家传来开门的声音。
很快,伍腊梅和章美丽进了院子,朝大家打招呼。接着洗手,要帮着做饭。刀芬芳赶紧制止道:“你俩炕上歇着吧,坐车一天了,怪累的。他俩呢?”
伍腊梅说:“他俩呀,他俩收拾东西了,收拾完东西一会儿就来。没事儿,坐车不累,我还是帮你吧,人多好干活。”
不大一会儿,于林抱着一箱啤酒进了院,张冶提着两条大鱼也进了院儿。老宋头赶紧出门接着,招呼二人上炕喝茶。
于有江问他俩:“怎么样,路上顺利吧?”
于林一边上炕一边说:“顺利,我俩轮换着开,一点不累。以后出远门,就得找个伴儿,轮换着开车,太方便了。”
我突然想起刚才说起的对考上大学的学子的奖励问题,招呼他俩坐下:“刚才和有江、刀妹子说了,我的意见是,以后咱村的学子,考上清北了,村里的奖励问题。正好你俩回来了,趁吃饭前的空闲时间,大家一起讨论讨论,按照什么标准奖励。”
于有江说:“刚才时候不大,说起宋利。万书记说要是宋利考上清北,他个人奖励一万。我看,个人是个人,集体是集体,具体奖励多少,大伙儿讨论讨论,拿个标准出来。”
张冶说:“镇中学给咱村接送学生的校车五六辆呢,占了全校校车数量的快四分之一了。你就说吧,咱村真可谓是后继有人呐。”
于林接着说:“对,后备人才库满满的。”
大家哈哈大笑。
于有江说:“张冶你的意思我听出来了,就是咱村孩子多,考上大学的也多,标准定高了的话,村里负担大。”
张冶笑了笑,没说什么。
于林咳嗽一声:“我也是这个意思,既要照顾大学生的感受,也要考虑村集体的状况,还要兼顾社会面,定的标准高了,其他村怎么看,怎么议论?”
于林刚说完,大家都点头,表示赞同。
我示意大家喝茶,说:“都这么想,奖励多少合适?”
于有江看着天棚,想了想说:“我说说我的意见,我认为,考上清北,按照每人一次性五千块钱的标准奖励。双一流的四千,985或者211的三千五,一本的三千,其他的两千。”
众人都点头,说这个标准合适,既照顾了个人,又考虑了村集体,标准定得挺合理的。”
“嗯,我谈谈我的看法吧。”我喝了口茶,“我是这么想的,一个村兴旺不兴旺,不但是村里有没有孩子,更主要的是村里的发展潜力要足够大,足够有吸引力,能把这些优秀的学子吸引回来,在村里居住,在村里创业。现在都提倡二胎三胎,我们把标准提起来,对年轻人,对学子们,对村里的发展,都是一种鼓励,更是一种激励。为什么我们不把目光瞄准中国最前沿,把十二里铺村打造成中国最优秀的村庄之一呢?真要有那么一天,十二里铺就会成长为一个吸引优秀人才,进行投资兴业的高端平台。我听李德强说,咱村历史上人口最多不能超过3800人,户数不能超过670户,一旦超过这个数,就要死人,直到降到这个标准之下。还说是地力所限。我看,就是生产力所限。如果生产力提高了,突破了,别说3800人,人也没有问题。”
我的话刚说完,他们就不说话了。厨房里也静悄悄地,看样子,也听到了我说的话。
不一会儿,厨房里又传来叮叮当当的声音。大家也端起茶杯喝茶。
我清了清嗓子说:“要我看,把标准提高一下,咱村也能承受起。考上清北的,奖励八千,双一流的六千,985和211的五千,一本的四千,其他的三千。这样做的话,一定程度上能激发村里的发展潜力。”
大家都不说话了。突然,于有江大声说:“我同意,我们就是要站在最高处,看向最远方。”
大伙儿都热烈地鼓掌。
于林说:“最好开一次全体村民会,集体表决一下,让这个办法成为一项基本的村规,国有国策,村有村规。成为村规了,就能永远延续下去,为十二里铺的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