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经尝试着通过垂钓的方式,将河中悠游的鱼儿钓回家中,但很快就意识到这种方法存在着诸多局限。
相较于使用锋利的鱼叉直击要害,或是以铁锤震撼水面令鱼儿晕厥,垂钓显得过于柔和、间接,且成效甚微。
不仅如此,垂钓还需额外增添一项繁琐的步骤——准备鱼饵,这无疑让整个捕鱼过程变得更加复杂多变。
更为关键的是,要想在垂钓中有所收获,必须兼备足够的耐心与高超的技巧,否则只能空手而回,一无所获。
经过数次亲身实践后,他沮丧地发现,在相同的时间段内,自己辛苦垂钓所得的鱼儿数量,远远不及使用铁锤震鱼所取得的成果。
对于追求速度与效率的张聪而言,他只能无奈地舍弃这种看似文雅实则低效的捕鱼方式。
就在这时,一段深藏于前世记忆深处的片段悄然浮现于他的脑海之中。那是一抹朦胧的回忆,关于一种更为古老、直接且高效的捕鱼手段——箭坝撮鱼。
提及这箭坝撮鱼,其原理实则简单而巧妙。首先要寻觅一处河水奔腾汹涌之地,然后就地取材,选取那些巨大沉重的石块,一块接一块地堆砌起来,采取两边筑堤的方式,构建成一道状如箭头的堤坝。
这道堤坝的妙用在于,能够引导水流沿着特定的方向流淌,并在水流最为湍急之处,形成一个微小的落差。
人们在落差的下方巧妙地安置了一张由竹片精心编织而成的竹帘。这张竹帘被稳稳地放置着,底下用木棒和石块来支撑并固定,从而形成了一个向着箭坝微微倾斜的坡状结构。
竹帘的两边还延伸出一些多余的部分,它们自然地搭在了两边的堤坝之上,犹如为整个装置增添了一对飞翔的翅膀。
不仅如此,在竹帘的高端位置,还用长条形的石头严严实实地封堵起来,使得整体看起来宛如一只巨大的撮箕。
最后,为了让这个捕鱼陷阱能够更好地隐匿身形,不被鱼儿察觉,人们还特意在它的上面覆盖了一层细密的柳枝,并经过精心布置,使其与周围的环境浑然一体,达到了完美的伪装效果。
如此一来,每当夜幕降临之际,那些顺着水流欢快游弋的鱼儿们,丝毫没有察觉到前方正有一个“陷阱”等待着它们。它们依旧自由自在地顺流而下,然后毫无防备地纷纷落入那张开大口的竹帘撮之中。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之时,人们只需带上轻便的竹篓来到这里,便能轻松地收获满满一篓子活蹦乱跳的鲜鱼。通常情况下,仅仅一个晚上的时间,就能捕获到三五斤重的鱼儿带回家中享用。
这种捕鱼方式既简便又高效,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自从采用了这种高效的捕鱼方式后,聪聪成功地节省出了大量宝贵的时间。他没有让这些时间白白流逝,而是将其充分利用起来,承担起更多的家庭责任,并投身于农业劳动之中。
每天清晨,聪聪都会早早起床,先去河边将箭坝竹帘中的鱼儿取回。之后,他片刻不停歇,立刻拿起柴刀,迎着初升的朝阳向山上走去。在山林之间,他熟练地挥动着柴刀,砍倒一根又一根的灌木,并小心翼翼地将其捆扎好扛回家中。
做完这些后,他才会匆匆吃完早饭,然后背着书包赶往学校,开始一天紧张而充实的学习生活。
而每逢星期天的时候,聪聪更是会主动跟随父亲前往张家界国营林场,成为一名小小的挑夫。在这里,他要帮助挑运沉重的松脂油桶,或是搬运刚刚被砍伐下来的木材。
尽管这项工作十分艰辛,但聪聪却从未有过任何怨言。他总是默默地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挑起那份属于他的重担,一步一个脚印地坚定行走在山间的小道上。
通过这样的方式,聪聪不仅减轻了父母的负担,还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且充满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