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开拉链,从里面取出两百块放在桌上。
“这是一千块砖的全部钱——船运费用,你们可以和郑同志,郭同志商量,回头让他们报给我。我希望,即便你们不答应,这一千块金砖也能尽快送来。回头正好可以乘着船,来我们天授村看看建设。”
金泉走了,不知道结果如何。
但看得出,他离开时脚步比较轻快。
回头送他们离开,也是郭昆的事。
“不是小许,你这不是钱多的夹卵泡疼么?哪有合同都不签直接全款丢出去的?”人走后袁如辉没少埋汰。
郭昆却笑着道:“小许同志做事有魄力。”
郑新国摆摆手:“有没有魄力我不清楚,可你真要投钱搞这金砖厂?你可想清楚了,这不是烧红砖。这金砖目前是几乎没有任何市场的。”
许灼笑道:“哪里是几乎,是完全没有,四年内都没有,甚至十年。”
所有人都愣住了:“你要养他们十年?”
许灼叹了口气道:“金砖这种东西,是目前为止我所知的技术含量最高的地砖,反正比瓷砖好。这东西,天授村的双桥菜市场,回头十五十六号,还有我的庄田那里建房子,必然都会用这个。我成了股东,买东西就不费力了。最重要的是,我也跟你们说实话——天授村建设生产小组,和各种建材越绑定越好,这样才能越不费力地、低成本干所有事。可以说,等建设小组神功大成,只要建设小组不死,和小组绑定的这些材料厂就不会有问题。”
而天授村的建设生产小组目前看来……至少会存活很长一段时间。
即便目前这么繁荣的局面,其实连崛起都不算。
许灼想绑定家具厂啊,可惜吃不下。
别地儿的家具厂,木材厂,可能因为一些事会破产。
江南本地的要是破产,这些领导有一个查一个。
给这么一大锅独食吃都能吃死,不是食物问题,一定是人的问题。
总算是把这些事解决了,许灼也从大弟二弟这里喜提一份设计任务离开了。
郑新国和郭昆两个本来特想留他吃饭的。
但是……许灼一想起家里还有人等他——回去做饭。
他就不敢不回去。
郭昆亲自把许灼送到门口这里。
天阴沉沉的,看来今晚说不定要下雨。
望着这天,他道:“差点有件事忘问你了,咱们百湾镇的这个砖厂,你有兴趣吗,厂里出了点状况,我觉得可以拿下。”
许灼一眼看透郭昆的心思。
他道:“你想要这砖厂股份?”
“我一个人要有什么用,你村里不在忙着建设嘛,总要红砖的不是?”
许灼笑了笑:“老书记已经在筹备建厂了,只是目前还没有经验,打算等这段时间一些事结束后,就派我去砖厂学习。”
“这样么……”一时间郭昆有些不知道怎么说。
许灼却笑着道:“这个砖厂你先别急着动,讲真,它再有问题,目前也是国家的,有地方政府保底,撑三年完全不是问题。但随着政策一天比一天开放,三年后它就算有技术,也要被市场吃掉。现在,你就算有心,地方也会死保。除非你跟我一样,能有村里支持和需要。”
郭昆无语,暗道你不知道你们村全为民是什么人么?
郑新国看着郭昆这样,不禁笑道:“你要是有什么法子,也可以说说。有些事吧……怎么说呢,做得好不如做的早。你看,我们目前公司也开了,就在这个码头,正好可以占据这个便利。回头我们还打算把整个码头盘下呢。”
许灼吃了一惊:“百湾镇主码头,盘下?”
“嗯,目前钱不是问题,还是走关系,走渠道,如何合法合理……咱们不算聪明,很多人都看得出咱们这是挂羊头卖狗肉。所以……顾忌不小啊。”
许灼想了想,要是能把整个码头盘下来,那的确是菜篮子工程一大进步。
很快,他脑子转过来了:“你们的意思是,借壳砖厂……盘码头?”
郑新国和郭昆对视一眼,看着许灼笑了,竖起大拇指。
“厉害,没错,就是这样。”
许灼吃惊道:“你们厉害啊,这思路可以的。”
两人戏谑鄙夷:“你这揶揄我们俩是怎么回事,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事,还不是跟你学的,哪有你玩得溜?”
许灼愕然,旋即兄弟仨都笑了起来。
笑完了,许灼沉默一下后,看着两人认真道:“那也不是没有办法,就是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办成。”
“你说。”两人连忙询问。
“很简单,举办一场做足戏份的‘易城砖块博览会’,简称‘易城砖博会’,邀请全市所有砖厂去市中心进行砖块的评审,并且邀请评委专家,还有记者,干部来。借用别人的力量,直接货比三家,把百湾砖厂给干自闭。随着这场会议的展开和宣传起来,肯定有砖厂会收获订单。此消彼长,百湾砖厂可以提前收官了。到时候你们等着去收割就成。”
啪!
郑新国和郭昆两个对是一样,一个狠狠拍着自己的手,一个狠狠拍了下的自己肥硕不已的大光头,共同说了一个字“妙”。
“损,你是真的损,哈哈哈哈……”
这应该是郭昆对别人的最高赞叹了。
“对了,老蔡头的事有没有解决?要不要兄弟几个配合一下?”郑新国想着一直都是许灼来帮他们解决事情,不禁一阵惭愧。
想到这里,他连忙提议。
“应该……解决了。”
许灼抬头眯起眼说道。
哥几个不知道他在看啥,也纷纷仰望天空。
只见天空阴沉沉的,早已不见太阳。
似乎……下雨比他们预料得,会来得更快一点。
东蔡村老蔡头目光从云层上掉下来,看着周围忙活的几人,连忙皱着眉头一阵吆喝:“快下雨了,弄好了没?快点!”
院子里,十几个木头架子,每一个上下三层架着竹匾。
廖师傅带几个年轻人正火急火燎忙着。
把竹匾里的东西倒入收入尿素袋。
这里面,是满满当当的小蝎子。
这些蝎子,足足三百多斤。
收回来后,用清水洗一遍,浸一会儿。
蝎子不耐水,浸一会儿便全死了。
冲洗好了后,便借着大太阳一暴晒,这便是全蝎了。
“成了,都在这里了,我去拉板车,咱们走。”
廖师傅收完,满脸高兴,涨红着脸那是说不出来的激动。
片刻后,老蔡头就和他两个,一推一拉着板车,行在五村路上。
车轮咔嚓咔嚓碾过煤渣,一路半走半跑,总算是来到了百湾酒厂。
到了酒厂门口,理所当然被门卫拦下。
“你们是干什么的。”门卫问道。
“我们是……你们通知一下张主任,就说东蔡村支书来了。”
门卫才不管你是不是村支书,但你认识人这就好办。
于是让人把张主任叫过来。
张主任过来时,拿着一张报纸,走到门口和老蔡头打了个招呼。
老蔡头连忙递过来香烟,一阵寒暄拉关系,然后说起了蝎子的事。
张主任点点头,也不回答,直接把报纸递过去。
“今天的《华东日报》你看看,头版头条第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