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夜里,我算是彻夜未眠,马上就要离开了,我得给花儿浇足了水,施够了肥才行,我依次给沐芸、梅根、娜塔莎交足了作业,也幸亏我天赋异禀,否则还真难以应付。
第二天一大早,吃罢早餐,我们一行人便浩浩荡荡朝着机场出发了,胡胖子开车将我们送到机场,这老小子对我将他留下来似乎心有不甘的,我交待他让他守好大本营,最多个把礼拜我们应该就能回来了。
落地江城以后,阿强已经先行到达了此处,正在机场等候着我们,大家见面以后又是一阵寒暄。
李俊的手下开了好几台车过来接我们,都是清一色的虎头奔,这老小子是一点不知道低调,居然如此兴师动众的。
车队朝着城外一路开去,民国以来,中国只有两个城市的名称前可以加一个大字,一个是十里洋场的上海,另一个就是被誉为“东方芝加哥”的江城武汉了,我这次是彻底领教到了,开了两三个小时我们才到地方,一问之下才知道,我们居然还在武汉市内,我还以为已经到了另一座城市了。
这李俊将我们一行人带到他的一栋别墅里先安置了下来。
“李老大,我们这趟过来不是吃喝玩乐来的,还是带我们去点子上看看吧。”李俊早就让手下人在这别墅里安排好了一桌丰盛的酒席,对我来说,时间紧迫,大老远跑过来可不是为了吃喝。
“哎,杨老板,刚落地,怎么也得招呼众兄弟们先吃口饭不是,事情我都安排好了,你就放心吧。”
李俊向我解释到,他们这次准备要盗挖的这座古墓在湖北的一个叫随州的城市,这个地方本来没太大的名气,可十多年前在随州这地方曾经发掘了一座未经盗掘的战国古墓,堪称国之瑰宝的曾侯乙编钟就出自这座墓葬之中。
对于曾侯乙墓的发掘,我看过不少的相关资料,这座战国大墓简直太有名了,墓里出土了高达一万五千余件的陪葬品,这些陪葬品不仅数量庞大,且极其精美,现如今的湖北省博物馆的半壁江山可以说就是由这一座大墓给撑起来的。
其中发现了很多改写历史的文物,比如在此之前很多人都认为乾隆时期才是中国玉雕的巅峰时代,可在曾侯乙墓中发现了一件玉器,居然使用的是玉雕活环工艺,这一发现直接将玉雕活环工艺的发明提前了两千年,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简直就像是穿越而来。
既然李俊都安排好了,我也不便多说什么,毕竟咱们这才是第一次合作,很多东西都还需要磨合,有些事我也只能客随主便了。
席间李俊向我介绍到,武汉离随州也就一百多公里,开车两三个小时就能到达,他上次铩羽而归以后就一直安排了人留在当地,一切都风平浪静的,我们吃吧这顿饭就开车过去,今天晚上就可以开始行动了。
昨晚我就跟他交代了要准备的一应的工具,很多东西都是现成的,基本装备他倒是整得挺齐全的,这老小子甚至花大价钱从国外还买回了一套金属探测器。
我上次跟酒鬼刘在那座东北的明代藩王墓里吃过亏,所以我特意交代李俊准备了好几套防毒面具跟便携式氧气瓶,另外还要准备一些炸药、雷管,这家伙还真有点手段,才一天时间就把所有我安排的东西都置办齐全了。
吃完饭我们一行人便要出发去往随州了,我走到门口一看,居然还是那一排的虎头奔。
“李老大,有点太过了,咱们这是去盗墓,又不是去游街,你整这么大阵仗不太合适,太引人注目了。”这家伙简直嚣张得过分,盗墓都搞得这么大排场,这不是找死吗?真当没有王法了?
听到我的话,李俊赶紧表达了歉意,他本意是想给我们一行人安排最好的座驾,生怕怠慢了我们。
“李老大,你给整两台破面包车就行了,走在路上别人都不多看一眼那种。”我又给他提醒到。
开了三台破破烂烂的面包车,我们一行人就朝着随州而去,天色将晚的时候我们到达了一个叫应山的小镇,这地方可以说是鄂北门户,出武胜关就进入河南地界了,京广线从这小镇上经过,因为优越的地理条件,这座小镇还颇为繁华的,镇上人口不少,做各种小生意的店家也是鳞次栉比。
我们一行人大约有十五六个,浩浩荡荡的也很是打眼,我交代李俊将所有人分成三个小组,不要聚在一起,否则很容易被人给注意到。
李俊留在当地的钉子有两个人,这两个家伙每天就是盯着他们发现的那座古墓,看看有没有什么异常情况发生,据这二人汇报,上次他们大部队在这里折戟以后,后续并无特别的事情发生。
来之前我交代李俊让他租几处僻静的民房,咱们干这活昼伏夜出的,住旅店非常不安全,很容易被人看出端倪,李俊安排他留守在这里的手下找了五处房子租了下来,都是按我的要求找的那种背街的没有左邻右舍的带院民居,这些都是我的经验。
我计划速战速决,咱们人多势众,什么也都是准备齐全的,应该不会有什么太大难度。
我们先是分散到了几处民居先落下脚来,等到完全夜深人静了我们再出动。
墓葬所在的位置距离这镇上不过三四里路,晚上咱们出动一台面包车运送装备即可,所有人员都全体徒步过去。
将近十二点钟,我跟酒鬼刘还有麻杆、阿强、小米就出发了,我跟李俊约定好了在镇外的荒野碰头,我们沿着乡村土路快步赶了过去。
“来啦,我们已经到了一会了。”李俊已经带着他的手下等在此处了,我们汇合以后他带路就朝着那座积石流沙墓赶了过去。
等到了地方,我先是仔细观察了一下,这座大墓的封土堆已经基本看不出来了,只剩下一点点遗存,本地属于是低山丘陵地带,这样的小土包随处可见,所以一般人还真不知道这下面埋了一座古墓。
我跟酒鬼刘学习了一些寻龙点穴之术,对付这种积石流沙墓我心中早有办法,有经验的盗墓贼会避开墓室的流沙打一条垂直向下的盗洞,深度要深过棺椁所在的位置,接着横向朝着棺椁的方向打过去,确定了墓室所在位置,再从底部向上打穿墓室的地面而进入。
盗墓贼之间俗称这种方法为“鹞子翻身法”,而我今天就打算采用这样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