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无法预知某个瞬间的价值 直到它成为回忆。”苏北辰将毛笔沾满墨汁接着续写竹笺书。
一旁研墨的小厮忍不住开口道:“公子,这话说得好生深奥。”
苏北辰嘴角微微上扬,却并未停下手中动作,“许多事皆是如此,就如这往昔岁月中的人和物,当时只道是寻常,回首才觉珍贵无比。”
正说着,外面传来一阵喧闹声。苏北辰抬眸望去,只见一群官兵簇拥着一位身着华丽锦袍之人走来。原来是六王爷萧华前来拜访。
苏北辰放下笔,整理衣衫出去相迎。六王爷踏入书房,看到桌上尚未写完的竹笺书,好奇问道:“苏兄这写的可是新作?”
苏北辰笑着应道:“只是偶有所感罢了。”
六王爷拿起竹笺看了看,虽不完全明白其中深意,却也赞道:“苏兄总是这般才情过人。”
随后两人便坐下品茶论诗,话题逐渐从诗词转到了当下朝政局势,苏北辰言语之间透着睿智,六王爷不时点头称是,书房内气氛一时融洽而又充满着文人雅士的气息。
忽然,六王爷面色变得凝重起来,轻声说道:“苏兄,如今朝堂看似平静,实则暗潮涌动。太子殿下萧凛近日似有异动,恐对我不利。”
苏北辰手顿了一下,茶杯停在嘴边,“王爷何出此言?”
六王爷叹了口气,“太子萧凛拉拢多位朝中大臣,其心思昭然若揭。本王无心皇位,却怕被无端构陷。”
苏北辰沉思片刻后道:“王爷莫慌,您向来贤德,深得民心。只要行事谨慎,不授人以柄即可。”
六王爷苦笑,“苏兄,这谈何容易。”这时,苏北辰凑近小声说:“王爷可还记得御史中丞林大人?他为人刚正不阿,可出面制衡太子党羽。”
六王爷眼睛一亮,“苏兄此计甚好。”就在此时,管家匆匆进来,禀报道:“公子,门外有一人求见,自称是王爷府上之人,说是有急事相告。”
六王爷眉头一皱,心中涌起不好的预感,起身告辞,苏北辰送出门外,望着远去的背影,眼神深邃,不知在思考何事。
苏北辰转身回屋,重新坐于书桌前,却没了方才的闲适。
他深知太子与六王爷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朝局有变,天下必将动荡不安。
没过多久,那前去报信的仆人匆忙跑回,神色慌张。苏北辰心下一惊,忙问何事。
仆人回道:“公子,小人跟过去偷偷瞧了,那王爷府上来人带来的消息似乎是御史中丞林大人被污蔑通敌叛国,已被打入大牢。”
苏北辰猛地站起,脸色一变,“怎会如此突然?定是太子等人的阴谋。”
苏北辰来回踱步,思索对策。若是林大人倒下,六王爷处境更加危险,平衡即刻打破。他决定暗中调查真相,还林大人清白。
于是,苏北辰换了一身普通衣裳,悄然出门。他先是找到昔日官场旧识打听消息,又潜入牢狱附近观察守卫情况。
正当他苦思解救之计的时候,意外发现狱卒中有一人面熟,竟是多年前受过自己恩情之人,这或许是转机所在。
苏北辰悄悄靠近那名狱卒,压低声音唤出他的名字。狱卒转头看见苏北辰,面露惊喜又带着一丝惶恐。
苏北辰表明来意,狱卒犹豫片刻后说:“苏公子,此事凶险万分,小的只能尽力而为。”
苏北辰赶忙拿出一些银钱塞给他,叮嘱他先照顾好林大人。
之后,苏北辰打听到负责审理林大人案件的乃是吏部侍郎,此人一向趋炎附势,定是收受了太子萧凛的好处。
他心生一计,写了一封匿名信,暗示自己知晓吏部侍郎贪污受贿之事,并约他在一处偏僻之地相见。
吏部侍郎收到信后大惊失色,依约而来。苏北辰戴着面具现身,吏部侍郎马化腾以为是对头前来敲诈,吓得瘫软在地。
苏北辰威胁他若是不公审林大人,还他清白,便将他的丑事公之于众。吏部侍郎连连答应。
不久后,公审之日到来。吏部侍郎马化腾战战兢兢地如实审查,证据漏洞百出,林大人最终沉冤得雪。
六王爷得知后大喜,对苏北辰更是感激不尽,朝局暂时恢复平静,苏北辰松了口气,又回归到往日的读书写字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