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车停在了工人俱乐部马路对面的前门饭店院里。
众人下车,过马路一看,工人俱乐部门口现在已经是人山人海的,好多人都是等退票的。
这时候,戏还有20多分钟才开演呢。
几个人看了看工人俱乐部临街的宣传栏上的京剧演出海报。
季宇宁一瞅,春节期间,每天都有大戏。而且基本上都是原来马谭张裘的代表剧目。
“宇宁啊,你七叔公要看到有这么多好戏,一定会顿生眷恋京华之感啊。
今年听说过一段时间,京城京剧团的赵燕侠会带团到香江演出。”
“那宁叔,以后就春节期间来京城多住几天。那时候几乎到处都有京剧演出,京城这儿演戏的剧场挺多的,什么人民剧场,长安大戏院,还有吉祥戏院这些地方,京剧团也多,还有像国家京剧团这样的,丝毫不比京城京剧院差的。
今年春节期间,就是每天都有晚场戏,而且每天还有下午的日场戏。”
进了剧场,剧场里也是满坑满谷、人头攒动,季宇宁他们的6张戏票,全是楼下三排正中,这位置,他最喜欢的。
而且他宁叔也是不喜欢坐楼上包厢,而是喜欢坐在楼下的前排池座儿。宁叔说楼下这位置离得近,看台上看得更真切。
“宁叔,这次京城京剧院这4个团里面,一团是实力最强的。一团就是以前的五六十年代的京城京剧团的班底,就是那个四梁八柱、五大头牌的那个京剧团。
现在五大头牌就剩下两大头牌了,就是张君秋和赵燕侠。
不过,一团还是基本继承了原来的老的京城京剧团的马谭张裘的演出剧目。今天这个玉堂春起解带会审就是一团演出。
前面的垫场戏,这出武戏雁荡山,是四团的戏,四团就是青年团。
这主演杨少春,就是以前杨盛春的儿子。
嗯,他们青年团武戏也还可以,主要是演那种三小戏比较有名。三小戏就是小花旦,小生和小花脸。他们演的像拾玉镯,什么豆汁记都挺好的。
他们京剧院除了一团,二团和三团也可以,二团就是李万春、吴素秋和姜铁麟这些老艺人为主,二团最有名的是武戏。
明天的大轴霸王别姬,就是李万春和梅葆玖来演。
梅葆玖是三团的。
三团的整体实力是仅次于一团的,演员很多,流派也很多,像梅葆玖,赵荣琛,王吟秋,孙毓敏,李宗义,李慧芳,李元春这些人。
后天的程派戏荒山泪,就是三团的赵荣琛的代表作。”
晚上7:15,演出开始。
第一出就是垫场戏雁荡山,这是一出难度比较高的武打群戏。全剧没有一句台词,也没有一句唱腔,全靠各种武打技巧和场面推进剧情。
这原来是昆曲,是50年代对京剧的武戏进行革新的一出戏。
这出戏由四团这种青年团来演,确实是精彩火爆。
这出戏时间有四五十分钟,看的人是目不交睫,全场喝彩声不断。
这出戏谢幕之后,就是今天的重头戏玉堂春了。
先出来的是崇公道。
“这是郭云祥,现在一团好多小花脸的戏都是他上,他现在挺受重用的。”
随着后台一声“苦啊”,这头牌要出场了,满场齐齐的一声好。
“张先生现在是身上发福了。嗓子也不如以前了。”
“唉,50年夏天的时候,你六叔公带着我们刚到香江不久,那个时候,这位张先生,还有马连良,杨宝森,姜妙香他们正在香江演出。演了差不多两个多月吧,我是几乎只要有戏就去看。
张先生后来好像在香江一直待到51年才离开。
63年,京城京剧团又来香江演出,在香江待了两个月,演了好像有50场吧,我是场场不落。那50场全是满座。那才真正是盛况空前。那段时间香江人聊的都是京剧。
那时候张先生的嗓子是真好,他的嗓子是得天独厚,从来没有一个唱旦角的嗓子能有他这么好的。
不过看今天张先生,他马上就60了,估计他也唱不了几年了。”
“嗯,张先生据说去年养了一年的病,他身体很不好。”
前世这位张先生很快就到学校以教戏为主了,演出并不是经常性的了。
女起解这一出,唱的是全场叫好声不断。
下面就是三堂会审了。
“这小生是谁呀?”
宁叔问道。他不认识这个小生。
“这是徐韵昌,是二团的当家小生,才40多岁呢,现在不知道是不是已经到一团来了。
他是小生里面脸盘子最大的。他这个叫银盆大脸。
正好张先生现在脸盘子也大,所以,这台上的苏三和王金龙才看对了眼儿了。”
身旁的朱琳听了直笑。
“红蓝袍是马长礼和谭元寿,这俩也是一团的。
他们俩现在可以继承马派和谭派的不少戏。”
玉堂春这出戏演的是精彩纷呈,剧场里的气氛也是极为热烈。
看完戏,宁叔,还有季宇宁一家人,都有点儿意犹未尽的感觉。
1月18日。周四。
上午,季宇宁、朱琳、还有她老娘仨人,陪着宁叔去大华电影院看电影。
上午的电影是季宇宁的片子《甜蜜的事业》,这里面可就有季宇宁出演的角色了。
宁叔看到季宇宁演的田五宝,觉得颇为有趣。
他没想到他这个侄子还能演戏,而且演的还挺不错的。
这部电影跟昨天的电影《与魔鬼打交道的人》不一样,又是另外一个风格,这部电影纯粹是喜剧风格,而且其中的升格镜头,宁叔也觉得挺新奇,香江每天上映的电影很多,但是这种镜头也比较少见。
里面的两首歌也挺好听。一首是朱琳演唱的,一首就是季宇宁唱的。
看完电影,中午,几个人来到了东四人民商场对面的隆福寺小吃店。
老娘今天是准备带着宁叔尝尝老京城的小吃。
老娘这次是照着老京城的小吃十三绝点了若干样,又加点了一些别的,包括驴打滚儿、艾窝窝、糖卷果、姜汁排叉、糖耳朵、面茶、芸豆卷儿、豌豆黄、炒肝、包子、门丁肉饼、羊杂汤等。
他宁叔最喜欢的是姜汁排叉和豌豆黄,芸豆卷儿,炒肝,包子,门丁肉饼这几样。
季宇宁喜欢的也是这几样,这叔侄俩吃的几乎是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