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子快步走到庭院,在侍卫的指引下,恭敬地跪下接旨。杜氏也紧随其后,规规矩矩地站在陆子身旁。侍卫展开明黄色的圣旨,高声宣读起来。圣旨的内容,却是任命陆子为钦差大臣,前往江南巡查水利,并全权负责治理江南水患。
江南水患由来已久,每逢雨季,便会泛滥成灾,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朝廷曾多次派官员前往治理,却都收效甚微。如今,皇帝将这重任交给陆子,足见对他的信任与器重。
圣旨宣读完毕,陆子双手接过圣旨,高呼:“臣接旨!”侍卫离去后,陆子缓缓站起身,心中却翻起了惊涛骇浪。江南水患,牵扯甚广,其中利益纠葛盘根错节,稍有不慎,便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这哪里是简单的巡查治理,分明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一个巨大的挑战。
杜氏走到陆子身旁,轻轻地握住他的手,眼中满是担忧。“夫君,江南之行,怕是凶险重重……”她的声音轻柔,却带着一丝颤抖。
陆子反握住杜氏的手,给了她一个安心的眼神。“娘子放心,我定会小心谨慎,早日归来。”他知道杜氏的担忧,也知道此行不易。但他身为臣子,受皇命,责无旁贷。他必须要去,也要平安归来。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满庭院,却照不亮陆子心中的阴霾。他与杜氏静静地坐在院中,谁也没有说话。杜氏依偎在陆子怀中,感受着他身上传来的温暖,心中却充满了不安。她知道,这一次分别,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两人曾经经历过那么多磨难,好不容易才走到一起,如今又要面临分别的痛苦。
“夫君,此去江南,你要多加小心。”杜氏的声音哽咽,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陆子轻轻地抚摸着杜氏的秀发,柔声安慰道:“娘子,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你也要保重身体。”他心中明白,杜氏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江南之行,充满了未知的风险,他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
夜深了,陆子依旧无法入睡。他起身走到窗前,望着窗外皎洁的月光,思绪万千。江南水患,该如何治理?朝堂之上,又会有哪些阻力?他必须要在出发之前,做好周密的计划。
第二天清晨,陆子便开始着手准备江南之行。他将府中事务交由管家打理,又安排人手护送杜氏回娘家暂住。他知道,此行凶险,他不能让杜氏跟着他一起冒险。
杜府,杜老爷得知陆子即将前往江南的消息,心中五味杂陈。他既为陆子的前途担忧,又为杜氏的未来感到不安。陆子此行,是福是祸,尚未可知。他看着女儿担忧的面容,沉吟片刻,缓缓说道:“孩子,陆子此去,前途未卜……”他的话戛然而止,目光深邃地望着远方。杜老爷的话像一颗石子,在杜氏心中激起了涟漪。“爹爹,夫君吉人自有天相,定会逢凶化吉的。”尽管嘴上这么说,杜氏的内心却充满了担忧。她明白,江南之行对陆子来说,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陆子告别杜氏,回到府中,开始整理行装。他知道,此行凶险,他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他将系统空间里的各种资源整理了一遍,挑选了一些可能会用到的物品,以备不时之需。
翌日清晨,陆子便踏上了前往江南的征程。马车辘辘,一路向南。陆子坐在车中,闭目养神,心中却在盘算着江南之行的一切。他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摸清江南水患的根源,并制定出有效的治理方案。
然而,陆子还未到达江南,朝堂上关于他的议论便已经沸沸扬扬。一些官员嫉妒陆子平步青云,又成功解决了科举改革这个难题,如今又身负皇命,前往江南巡查水利,心中甚是不服。他们聚集在一起,密谋着该如何给陆子使绊子。
“哼,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凭什么能担此重任?”吏部侍郎李大人语气酸溜溜的说道。
“就是,江南水患由来已久,多少官员都束手无策,他陆子能有什么本事?”户部尚书王大人附和道。
“依我看,咱们应该联名上书,请求皇上收回成命。”兵部侍郎赵大人提议道。
“不可,皇上对陆子十分器重,若是我们贸然上书,恐怕会惹怒皇上。”李大人连忙阻止道。
“那你说怎么办?难道就眼睁睁地看着他立功受赏?”王大人有些不耐烦的说道。
“不如,我们给他提一些苛刻的要求,让他无法完成任务,到时候,皇上自然会对他失望。”赵大人眼珠一转,计上心来。
于是,几位官员便开始商议,该如何给陆子上眼药。他们拟定了一份冗长的奏折,列举了各种不合理的要求,例如:要求陆子在三个月内彻底根治江南水患,要求陆子筹集巨额资金用于水利建设,等等。
奏折递到皇帝手中,皇帝看完后,眉头紧锁。他知道,这些要求对于陆子来说,确实有些苛刻。但他又不想收回成命,毕竟他对陆子寄予厚望。
就在皇帝犹豫不决之时,陆子之前在科举改革中结交的一些官员站了出来,他们纷纷为陆子说话,力陈陆子的才能,并表示相信陆子能够完成任务。这些官员大多是中立派,他们不偏不倚,只看重能力,因此他们的意见也颇有分量。
皇帝听取了各方意见后,最终决定,暂不更改陆子的任命,但会密切关注江南的情况。
陆子抵达江南后,立即开始了紧张的调查工作。他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并仔细勘察了当地的水利设施。他发现,江南水患的根源在于河道淤积,以及水利设施年久失修。
回到府衙后,陆子将自己的初步调查结果整理成了一份详细的报告。他深吸一口气,他知道,接下来,他要在朝堂上,直面那些等着看他笑话的官员……“传我命令,明日早朝,我要……”陆子的话语戛然而止,目光坚定。
翌日早朝,金銮殿上气氛凝重。文武百官分列两旁,目光都集中在刚刚回京的陆子身上。吏部侍郎李大人等人更是嘴角挂着冷笑,等着看陆子如何应对皇帝的质问。
皇帝威严的声音在大殿中响起:“陆爱卿,江南之行,可有何发现?”
陆子不卑不亢,从容出列,双手呈上一份奏折:“回陛下,臣已将江南水患情况整理成册,请陛下御览。”
皇帝接过奏折,仔细翻阅起来。奏折中,陆子不仅详细描述了江南水患的现状,更重要的是,他还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治理方案。他建议疏浚河道,修建堤坝,兴修水利工程,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措施,例如:采用新型的筑坝技术,提高堤坝的抗洪能力;开挖新的河道,分流洪水;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等等。
奏折中,每一个方案都经过了精密的计算,每一个措施都切实可行。更让皇帝惊喜的是,陆子还详细列出了所需的预算,并提出了筹集资金的方案。这充分展现了陆子的远见卓识和务实精神。
皇帝越看越满意,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放下奏折,看向陆子,赞许道:“陆爱卿,你辛苦了!这份奏折,朕甚是满意。你的方案,条理清晰,切实可行,可见你为了江南百姓,付出了不少心血。”
听到皇帝的夸赞,陆子谦逊地回答:“为陛下分忧,为百姓谋福祉,是臣的本分。”
皇帝的目光扫过那些之前对陆子心怀不满的官员,语气加重了几分:“诸位爱卿,你们可有何异议?”
李大人等人脸色铁青,他们原本想借此机会刁难陆子,却没想到陆子竟然如此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他们绞尽脑汁想要找出奏折中的漏洞,却发现无懈可击。他们哑口无言,只能低着头,羞愧难当。
“既然诸位爱卿都无异议,那此事就按照陆爱卿的方案执行。”皇帝一锤定音,结束了这场早朝。
下朝后,陆子走出金銮殿,一眼就看到了站在门口等待的杜氏。她身穿淡蓝色衣裙,宛如一朵清雅的莲花。看到陆子出来,她快步迎了上去,眼中满是担忧:“夫君,你没事吧?”
陆子看着杜氏关切的眼神,心中一暖,露出自信的笑容:“我没事,一切都很好。”
杜氏看到陆子自信的笑容,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她紧紧挽着陆子的手臂,柔声道:“夫君,你辛苦了。”
两人并肩而行,沐浴在清晨的阳光中。陆子感受着杜氏的温柔,心中充满了幸福。然而,他并没有注意到,不远处,杜老爷正默默地注视着他们,眉头紧锁……他缓缓开口道:“但愿如此……”回到府中,杜氏亲自为陆子沏了杯热茶,眉眼间尽是温柔:“夫君,江南之行如此辛劳,总算告一段落了。”
陆子轻呷一口,茶香四溢,却掩不住他眉宇间的些许凝重。“圣上又委以重任,此次是关于西北边境的屯田和水利建设。”
“西北边境?”杜氏秀眉微蹙,“那里环境恶劣,常年战乱……”
话音未落,杜老爷便匆匆走了进来,脸上带着掩不住的焦虑。“贤婿啊,这西北之事,你可要三思啊!”
陆子放下茶盏,起身相迎:“岳父大人何出此言?”
杜老爷在椅子上坐下,叹了口气:“西北苦寒之地,远离京都,此去凶险万分。况且,你刚刚立下大功,何必再去冒险?朝中觊觎你位置的人不在少数,你此去,岂不是给了他们可乘之机?”
陆子明白杜老爷的担忧,是为了杜氏,也是为了杜家。他语气温和地解释道:“岳父大人放心,圣上既已委任,我自当竭尽全力。为国效力,本就是臣子分内之事,况且,西北安定,于国于民都是一件好事。”
杜老爷仍旧忧心忡忡:“话虽如此,可这其中风险……”
“叮!触发主线任务:开发西北,奖励:屯田经验包、水利工程图纸、声望值1000。”系统的声音在陆子脑海中响起,一股暖流涌入他的身体,相关的知识和经验瞬间充斥了他的大脑。他胸有成竹,眼神也更加坚定。
陆子微微一笑,打断了杜老爷的话:“岳父大人不必担忧,此次西北之行,我已有了初步的规划,定能不负圣望。”他将系统奖励的屯田经验和水利工程图纸的要点简要地向杜老爷解释了一番,展现出令人信服的专业性和自信。杜老爷虽然仍有疑虑,但见陆子如此胸有成竹,也不好再说什么。
送走杜老爷后,陆子开始着手准备西北之行。他需要人手,需要物资,更需要大量的资金。然而,当他开始调拨资源时,却发现事情远没有他想象的那么顺利。府库空虚,工部拖延,就连原本答应提供帮助的几位官员也纷纷推脱……陆子看着空荡荡的仓库,眉头紧锁,心中升起一股疑惑。他低声自语道:“这是怎么回事……”突然,他像是想到了什么,目光骤然一冷:“难道……”他猛地转身,看向门外漆黑的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