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随与菊生梅生分别,乘着渔民的船前往毒蛇岛,因是流放重地,渔民不敢靠近,殷随向岛上望去,看见几个人围在一起烤鱼。
毒蛇岛是南州海中的一座孤岛,岛上流放着十几个犯人,负责看守的官差一个月才上岛送一次粮食,金猊抢不到补给,只能靠捕鱼打蛇为生。
殷随看着哪个也不像金猊,渔民要回程了,殷随站在船上远远地喊了一声金猊。
一个瘦骨嶙峋的长发男人抬起头,错愕地望着海面。
他扔了鱼从岛上跑下来,冲殷随喊着什么,似乎是想让殷随回去,他的声音淹没在海浪中。
殷随看到金猊还活着,很是高兴,学着当地人用树枝在海岸边搭了个简易的窝棚,跟着渔民学打鱼游泳,挖地种菜。
他随身携带一条红布,出海时挥舞手中的红布就能让金猊看见,金猊登上岛顶也能望见他的窝棚。
他们就这样隔着海共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秋。
殷随的窝棚每年都要被风暴毁几次,好心的渔民劝他搬走,但他从来没想过搬走,他知道他的窝棚是金猊的希望。
他没喊过金猊一声父亲,守着这座孤岛让他的心又获得了只有在缘来寺时才有的宁静。
金猊因为殷随的到来,即使在这座荒凉的小岛上也不再觉得寂寞孤苦,他重振精神,养好身体,盼着出岛的那一天。
五年后,义津王改国号为璋,设南琝州,立长子殷璟为太子,大赦天下。
金猊终于可以出岛,五年来父子俩好不容易真正地见了一次面,却只能无言而泣。
金猊在岛上饱受日晒风吹,一张脸变得粗砺黝黑,人也矮小了一圈,早已没了在长公主府时的风采神韵。
尽管从岛上下来那天他好好地拾掇了一下自己,看上去还是像个野人。
殷随和金猊去向帮过他的渔民们告辞,一个老渔民拉着殷随的手,也万分地替他高兴。
“你们兄弟俩总算团聚了,以后再也不用吃苦了。”
金猊想回京城去毓容的坟前看看,殷随没告诉他毓容的坟被推了,枫叶观被烧毁,小离山下已成了军营,老百姓不能再进去,只说:“好,我们一起回京城。”
义津王在位的这五年,严惩贪官污吏,重罚结党营私,亲忠远佞,广纳贤才。
削减徭役赋税,多次派使臣前往北回,与北回等国通商,结成友好同盟。
璋国上下,弊绝风清,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五谷丰登,衣食无忧。
渐渐地百姓们就不记得瘟疫和屠杀的事了,提起这位皇帝,都竖起了大拇指。
与世隔绝了五年,金猊再次回到京城,御镜街上热闹非凡,往来着番邦异国的不同面孔,两侧商货琳琅满目,有许多他以前从未见过的东西。
暖玉坊一品楼看上去生意更红火了,殷随好奇地四处看,风中飘来一股烤肉的香气,前面有家“竹香坊”。
殷随肚子叫了起来,金猊却只觉得感伤。
“随儿,去长公主府看看吧。”金猊说。
长公主府里现在住的是殷懿的长女福安公主,原先的毓容长公主府已经改建得面目全非了。
金猊怅然若失地看着府上的匾额。
殷随说:“走吧,这里已经不是母亲的府邸了。”
没走多远,忽听后面有人叫任之,殷随转身一看,是青伶。
香袖和青伶在新州落脚没多久,就听说南琝人进了城,璋国亡了。
青伶担忧殷随的安危,可香袖已经显怀了,他不能离开她。
安定下来后,青伶到镖队里打听,看见有往京城去的马队就使银子托人家去归云乡四进家或是缘来寺打听殷随的消息。
“我听说归云乡被南琝人屠了,剩下的也都赶去南方,缘来寺也毁了,就知道任之要么不在京城了,要么也遭了难。”
香袖摆了一桌子好酒好菜招待金猊和殷随。青伶给殷随和金猊斟满酒,又是高兴又是惆怅地说道。
“那段日子他打听不到任之的消息,天天急得吃也吃不下睡也睡不着,劝他两句吧,他还冲我撒气,说我没心没肺。”
香袖头上盘了一个高髻,斜插着根银钗。身上穿着海棠红软比甲,滚金边禾绿裙子,脸庞丰满红润,身腰富态。
她来上菜,听见青伶说起那几年的事,便搭腔说道。
青伶说:“你看你,三两句话又翻起旧账了。冲了你两句,你要记一辈子?”
“哼,就记一辈子。”香袖瞪了青伶一眼。
“娘,有客人来了。”雪豆和红豆兄妹俩进来叫香袖。
香袖一面出去一面说:“今天打烊,不做生意。”
雪豆和红豆也学着香袖说话:“今天打烊,不做生意。”
殷随笑嘻嘻地看他俩拌嘴。金猊在岛上吃了五年的鱼,一桌子美味佳肴他都不知道从哪下筷子。
青伶招呼他吃菜,他腼腆地笑着说:“你们生意还真不错。”
殷随说:“我一进城就闻到了烤肉的香气,没想到这家竹香坊是你们两个开的。”
“为了开这个肉坊,她花了很多的心思。”
香袖在新州生下一对龙凤胎,哥哥像香袖,生得雪白滚胖,香袖给他取名叫黑豆。
妹妹像青伶,也有一双褐瞳,香袖不顾青伶的反对,硬要叫她关东糖。
青伶无奈道:“他跟你一样雪白,还是叫雪豆吧。”
又见妹妹脸蛋红扑扑的,就给她取名红豆。
雪豆和红豆满了两岁,青伶琢磨着天下安定了,可以带着他们回京城了。
新州盛产羊肉,烤肉坊随处可见,香袖心想京城没有烤肉馆,要是回京城开一家烤肉馆肯定能赚大钱。
香袖跑遍了新州有名气的烤肉坊,比较谁家的最好吃,最后挑了一家口碑味道都顶好的,想拜里面的厨娘为师。
青伶笑她:“你怎么这么傻,教了你砸自己的饭碗?”
香袖拿出大半的积蓄,那厨娘才肯教她,香袖也发誓不会在新州抢她生意。
学了三个月,香袖觉得自己烤出来的肉总是比那厨娘差点,有一股膻味。青伶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人家怎么可能把本事全告诉你。”
香袖把两个孩子都丢给青伶,一门心思扎在调料香料堆里,油、盐、酱、醋、花椒、胡椒、生姜、大蒜、香葱、八角、桂皮、茴香……试来试去,也没有能让她满意的。
后来青伶提醒她:“咱们的积蓄可不多了。”
香袖不舍地说:“那就把长公主送我的耳环当了,以后有钱了我再赎回来。”
香袖最喜欢毓容送她的这对耳环,平日里她都舍不得戴。
青伶只好把脖子上的狼牙给当了。
“是北回王妃送给你的那只狼牙?”殷随问。
青伶道:“是的,不当也没办法,她天天跟香料睡在一起,我说你干脆改名字叫香料算了。”
几个人都笑了。
“来来来,刚出的烤肉,趁热吃。”香袖捧着一大碟子切好的烤肉进来,殷随尝了一口,赞不绝口,也夹了一块给金猊尝。
“一点腥膻味都没有,还有一股子清香,你加了什么呢?”殷随问。
香袖卖起关子来:“这是我的独门配料,不能告诉你。”
青伶说:“是梅子。有天我喂红豆梅子吃,香袖闻到梅子的酸味,就把梅子搅碎挤出汁水,腌制肉料的时候加入梅汁,还真就没有腥膻味了。”
香袖凿了青伶一拳:“你怎么都说了。”
香袖和青伶回到京城后,用所有的积蓄盘下一个米铺卖烤肉。
一开始青伶和香袖一个烤一个卖,后来生意越来越红火,忙不过来招了五六个伙计,账房厨子跑堂样样俱全。
挣了钱香袖就想装潢门面,青伶说:“小铺子就很好了,费那么多心思干什么。”
香袖说:“我虽不识字,但道理我明白,一品楼归云阁这些大酒楼生意红火,不仅是因为口味好,还因为门面漂亮,招牌打得好。咱们也打招牌。”
青伶说:“我是怕你累。”
香袖取竹生名字里的“竹”和自己名字里的“香”,用老榆木打了块“竹香坊”的招牌,把小铺子修建成两层的楼房,摆上十几张餐桌,又招了一些人。
她做起生意来热情大方,能说会道,宁亏自己一钱不多争别人一分,博得了好人缘,积攒了很多老主顾,这其中不乏一些富贵人物。
竹香坊的生意做得蒸蒸日上,钱越挣越多,香袖就让账房教她识字,既为了看账本,也为了琢磨菜谱。
香袖发觉羊肉成本较高,普通百姓舍不得消费,鸡鸭鱼肉相对低廉,一样能烤。
于是又拓展了新的菜品,她发现整只鸡鸭对普通百姓来说还是不便宜。
有天她看到街上卖糖葫芦的,突发奇想,为什么不能把鸡鸭切成小块,再像糖葫芦那样一块一块地串起来呢?
鸡胗、鸡肠、鸡心、鸡肝之类的杂货也能串起来烤,分开一串串地卖,一串只要一文钱,普通百姓不就能吃得起了吗?
香袖还自制了一种酸辣酱,淋在刚出炉的烤串上,佐以五香粉葱花,光闻着就让人垂涎三尺。
香袖看见什么都想烤着试试,土豆、红薯、玉米、莴笋、萝卜、茄子都被她切成块串着烤。
每日进出竹香肉坊的客人络绎不绝,有人为了排到一桌不惜从早上等到晚上,店里人手不够用香袖就得招人。
有假借应聘的来偷师学艺,学了一个月就辞了自己开店,结果生意冷淡。
那人想自己的烤肉没名气,别人都不知道,就偷偷用竹香肉坊的招牌,生意果然好了起来。
香袖逛街时发现有人冒用自己的招牌,把那人告上官府,官老爷判他欺世盗名,要打他二十大板,那人跪地求饶,愿意交“招牌费”。
香袖心想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既是额外的一笔收入,又能让更多人知道竹香坊,于是就收了那人一两银子,免了他二十大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