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玉霞陪着孩子们在休闲小镇尽情玩乐了一个上午,中午,她带着孩子们去了杨氏妯娌开的小吃店,杨氏妯娌三人看见南宫佑诚四兄妹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下午,孩子们继续在小镇上玩,火车坐了一遍又一遍,攀爬室与迷宫四兄妹是几进几出,
日暮西斜,温云江,温云波,温云沉三人下工了,杨氏妯娌也关好了店门,大家伙跟着温玉霞母子回到了顾家村,
温林氏早已准备好了丰盛的晚餐,餐桌上摆满了各种菜肴,知道杨氏等人回跟着温玉霞一起回来,温林氏特意多做了饭菜,将在顾家村的儿孙们都叫了过来,
十年没见,家里的小辈很多温玉霞都不认识,一进院子,小辈们就恭敬的给温玉霞行礼,亲热的喊着:“姑姑”,
杨氏指着小辈们给温玉霞介绍,哪几个是她的孙子、孙女,哪几个是温子柏的孙子与孙女,剩下的几个自然是温子桦家的孙辈,
南宫佑诚兄妹四人站在温玉霞身边认真的听杨氏介绍,不管是比他们兄妹四人年长的,还是比他们兄妹年龄小的,
杨氏每介绍一个,他们兄妹四人都会礼貌的喊一声,哥哥、姐姐、弟弟或者妹妹,被喊到的人则嘿嘿嘿的傻笑着,
温子柏有些无奈的看着温家的孙辈们,在心里暗自感慨,温家的孩子只知道傻笑,瞧人家南宫家的孩子多有礼貌呀。
“郡主,十年前你曾说过在京城帮我们代买了田地,让我们凑够银子去京城换田契,现在,这些田地还能卖给我们吗”?
杨氏他们当年凑够银子去京城时,温玉霞外出游历了,温云鸿坦言温玉霞没给他交待过这事,说等温玉霞回来后再聊此事,
杨氏、温子柏与温子桦都有儿子在京城禁卫营当差,想将田地买到手后建房让儿媳妇与孙子也跟去京城,
等了十年终于等到温玉霞回来了,吃完晚饭,杨氏在其他两个妯娌的暗示下,问出了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温玉霞笑看着杨氏:“大伯母,我当初说过的话肯定算数,良田十四两银子一亩,宅基地一家给十两银子,交银子就拿地契,”
杨氏笑容满面的说道:“郡主你等着,我们这就回去拿银子,”说完,叫上张氏与花氏就往院子外面跑,
当年温玉霞在京郊百家村替买下了六十亩土地,其中五十四亩是良田,六亩是宅基地,
十年前十四两银子一亩的良田,现在已经涨到了二十两银子一亩,宅基地也从五两银子一亩涨到了十两银子一亩,
温玉霞没有涨价,原价转让给了杨氏等人,收了购田地的银子,温玉霞借着挎包的掩护翻找出地契,递给杨氏等人,
淡笑着说道:“去京城找云鸿,让他带你们去过户,”杨氏等人接过地契点头应下,
温玉霞看了看天色,与温林氏等人告辞,带着孩子们回到了隔壁院子,没过多久,南宫文锐就出现在了温玉霞的房间里,
南宫佑语愁眉苦脸的说道:“今晚还要回去念书呀!”南宫文锐微微颔首,随后挥手将南宫佑诚兄妹四人扔回了黑市南宫家的宅院。
第二天吃过早饭,温玉霞便带着孩子们离开了樊城,回到京城的她,第一时间联系了李嘉庭,
李嘉庭现在除了帮夏屹辰打理生意之外,还要在盛世书院当先生,温玉霞找他了解盛世书院招生考核的日子,
得知南宫佑诚与南宫佑奇要参加书院考核,李嘉庭大手一挥,豪气的说道:“考什么考,我给他俩写封推荐信直接就读就是了,”
老实讲,温玉霞说7岁的南宫佑诚与南宫佑奇已经熟读四书在学五经,李嘉庭是不相信的,
但冲着温玉霞的郡主头衔与南宫文锐的侯爷身份,他愿意卖这个人情,让两个孩子去书院念书,
温玉霞淡笑着摇头说道:“他俩年龄小,不通过考核书院怕引起旁人的猜忌,还是让他俩跟着众学子们一起考试,凭考试成绩正大光明的进书院吧”!
李嘉庭闻言,一愣,温玉霞的话不像是客气话,书院考的内容百分之八十来自四书,难怪南宫佑诚兄弟俩果然如温玉霞所说,熟读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书籍,
很快就到了盛世书院对外招收学子的报名时间,温玉霞让南一去给南宫佑诚兄弟俩报名,五天之后,温玉霞亲自带着兄弟俩去书院参加考核,
李嘉庭担心两个孩子考试不合格,特意交待监考的先生将两个孩子的试卷交给他来打分,
看完两个孩子的试卷,李嘉庭急不可待的拿着试卷去了院长办公室,盛世书院的现任院长是他的父亲李兆丰,
“父亲,您看”,李嘉庭将南宫佑诚兄弟俩的试卷交给李兆丰,声音里带了一丝激动,
李兆丰淡定的扫了眼试卷,说道:“嘉庭,中上水平的试卷也值得你如此激动”?李嘉庭激动的说道:“父亲,他俩才7岁,才7岁呀”!
“你说什么”?李兆丰不淡定了,
这两张试卷如果是有秀才功名的学子做的,不算什么,但如果只是7岁的孩童做的,那就必须重视,
“我说他俩只有7岁,”看见李兆丰吃惊的表情,李嘉庭说话的声音里带上了笑意,
他告诉李兆丰,南宫佑诚与南宫佑奇是温玉霞与南宫文锐的孩子,
温玉霞与南宫文锐都是聪明绝顶的人物,他俩的孩子能不聪明吗?李兆丰抚摸着胡须说道:“难怪两人如此聪慧”,
他亲自动手写下南宫佑诚兄弟俩人的录取通知书,并让李嘉庭去探探温玉霞的口风,看温玉霞愿不愿意让两个孩子拜在他门下。
南宫佑诚兄弟俩如果拜在李兆丰的门下,就是李嘉庭的师弟,想到他与南宫文锐称兄道弟,李嘉庭就挺纠结,不知道怎么给温玉霞开口。
几天之后,温玉霞收到李管家请云意楼的探子带过来的书信,信上说温大山等人到达新川县后,温之华一家确实不想从杏花村温云鸿的宅院里搬出来,
后来温云河去县城找了差役帮忙,在差役的驱逐下,温子华一家灰溜溜的从宅院里搬了出来,
温老爷子病情恶化估计活不了多久,温老太婆的精神也很差,温大山决定独自留在新川县照顾两人,
得知温云清等人已经在返回的路上,温玉霞让南一立刻去云意楼找张瑾轩,帮忙给李管家带个口信,让李管家将温大山与温老爷子夫妻接回城西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