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佩特山,对于波斯人来说像极了中国人心目中的阴山,农耕、游牧在此分界。
该山北坡有大面积草场,山上河流在山脉与卡拉库姆大沙漠之间形成一处狭长的绿洲,游牧部族占据优势时这里自然全部都是草原,农耕部族占据优势时则又成了绿洲田园。
塞尔柱帝国的立国之基是里海附近的乌古斯人,实际上就是土库曼人,里海附近的土生突厥人是也,帝国成立后塞尔柱便将大量的乌古斯人迁徙过来,让其在科佩特山北坡放牧。
不过他与以前的游牧部族占据波斯后采取的策略不同,他并没有将这一带全部变成牧场,绿洲地带继续耕作,但管辖者则变成了乌古斯人。
迁徙过来的乌古斯人不但进入了科佩特山,还进入了捷詹河流域,成了捷詹河绿洲的主人。
科佩特山北麓绿洲最西侧的城堡是卡赞吉克,最东端的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木鹿城(马雷)。
等到塞尔柱帝国崩溃时,这一带已经铺满了乌古斯人,以前的波斯人成了需要缴纳赋税的农户,而经过几百年不断迁徙进来的西突厥人又恢复了他们祖先的身份——锻奴。
当然了,不少西突厥人也成了骑奴。
花拉子模崛起后,自然不会坐视这一带乌古斯人的壮大,他们又大量引入了钦察汗国的钦察人、康里人,他们自然是职业骑兵,以前的主人乌古斯人摇身一变又成了牧奴、骑奴,但西突厥人的锻奴身份仍未改变。
摩诃末上台后又将这个地带一分为二,东侧以马雷为中心的地方隶属于呼罗珊总督,西侧以阿什哈巴德为中心的地带则直接归属玉龙杰赤管辖。
此时,距离修建连接阿什哈巴德与阿姆河的大运河还远得很,故此,这里的绿洲地带远不如花拉子模、河中肥沃,就算是一早迁徙到这里的波斯农户也是半牧半农。
是否有些像中国阴山南麓一带的河套平原?
这块地方彻底定居化、农耕化还要等到俄罗斯帝国崛起后。
这样的地方人口显然不多,但位置却异常重要,律庆知晓,时下的阿什哈巴德总督、钦察人哈桑也知晓。
契丹人突然从河中出发袭击了对岸的穆国城(土库曼纳巴德)之事显然早就传到了哈桑耳里,甫一传来,他就心动了。
花拉子模帝国要崩溃了,就好像不久前的塞尔柱帝国一样,后者崩溃时驻防各地的总督没一个痛心疾首的,有的只是满满的喜悦,自那时起他们纷纷摇身一变成了效忠巴格达哈里发的“埃米尔”。
哈桑显然也是这么想的,从埃米尔到苏丹那需要运气的加持,但你若是毫无行动,再多的运气也不行。
何况,摩诃末为了镇守花拉子模,将控制的波斯地区大部分兵力都抽调到了那里,导致呼罗珊地区异常空虚。
哈桑立即行动起来了。
阿什哈巴德南面是科佩特山,此时的人很难逾越,北面则是卡拉库姆大沙漠,一般来说很少有人能攻到这里,只要守住了西边的卡赞吉克,大可从容向东进军。
故此,律庆想错了,摩诃末也想错了,哈桑根本没有心思介入花拉子模战场,而是一门心思想拿下木鹿城,以控制整个科佩特山北面绿洲!
原本,摩诃末在阿什哈巴德留下了一万步骑,哈桑很大胆,只在卡赞吉克留下两千步军驻守,余者全速东进,三日功夫便抵达木鹿城城下,打的幌子自然是协助该城守军防御契丹人。
守将丝毫没有怀疑,因为此时木鹿城北面的屏障、阿姆河南岸的大城穆国城(土库曼纳巴德)已经落入西辽国河中总督韩去病手里。
故此,当韩去病同样在穆国城只留下三千步军,自己亲自带着五千骑以最快的速度越过了卡拉库姆沙漠抵达木鹿城时,城头已经变换了大王旗。
哈桑拿下木鹿城并没有费多大的功夫,因为该城的守军将领也是乌古斯人,也就是花拉子模人的奴骑兵首领,他自然不是总督,只是一个都督,当哈桑大军进城后便将指挥权交了出来。
于是,韩去病面临的就不只是五千步骑的敌军了,而是一万三千步骑!
木鹿城,先后是安息帝国的首都、黑衣大食龙兴之地、塞尔柱帝国崛起之初的前进基地、花拉子模帝国以前的呼罗珊总督所在地,显然是一座雄伟的大城,方圆二十里,人口百万,更是整个波斯地区工匠最多的地方,与玉龙杰赤一起号称帝国双壁。
与之相比,尚没有大发展的阿什哈巴德就相形见绌了。
哈桑显然想好好守住这里,何况韩去病只带来了五千骑兵?
木鹿城,显然受到了大唐的影响,除了内外城,城墙的厚度也位居波斯之冠,也拥有类似于瓮城、藏兵洞、敌楼这类中原王朝常见的设施,想要将其在短时间内攻克并非易事。
此时的人显然没有能力将阿姆河的河水穿过沙漠引到这里来,但其东边还有一条莫哈比河,木鹿城周围的绿洲就是此河造成的,塞尔柱时代就利用此河围绕城堡修建了护城河,于是就更难以攻克了。
想要以游牧部族之身征服整个波斯,这里就是极佳的前进基地,也是万一不济后牢固的大后方,故此,这座经过了安息帝国、黑衣大食、塞尔柱帝国反复修葺、扩建的城堡依旧以卓然雄姿矗立在绿洲上。
当然了,她依旧逃不过蒙古人的焚毁、屠城,此是后话。
“不得损毁木鹿城,也不得滥杀一人”
这是律庆的原话,故此,抵达该城后韩去病显然有些一筹莫展,他在拿下穆国城后没多久就过来了,显然没有携带重型火炮,想要以穴攻之术攻城又要面临宽达三丈护城河的阻碍。
但他也是费劲九牛二虎之力穿越大沙漠才来到这里的,岂能半途而废?
于是,他一面派人向律庆报讯,一面在木鹿城北面驻扎下来。
回到西边。
叶落河的七千骑押着七千车夫抵达了卡赞吉克。
卡赞吉克的位置有些类似于阴山南麓的九原郡,也就是后世的包头市,一座城池就能扼控河套平原东西,卡赞吉克则是科佩特山北麓绿洲的西侧起点,其北边、西边不是沙漠就是荒漠,南面则是大山。
也就是说,无论哪个方向前来,都至少需要行走两百里以上的缺少水源的道路,勉强抵达了也是精疲力尽,故此,只要守住了这里便守住了阿什哈巴德。
何况这座城堡还建在绿洲最西边的一座小山上,更是易守难攻。
叶落河抵达这里时本来是想越过此地的,他显然想尽快抵达阿什哈巴德以免节外生枝的,但刚刚抵达这里俘虏的十个为哈瓦德处理账务的商人就跑了两个。
于是,他就不能越过此地了,否则继续向前时极有可能受到此城驻军的骚扰。
这一次,大车上自然没有金币和女人,除了粮草还有一物。
火炮!
当然了,在荒漠里行军,他自然没有携带千斤重炮,最重的也只有五百斤,不过这也够了,小山只有五十米左右,五百斤火炮仰射的话完全能够覆盖。
“轰......”
三轮火炮过后,那面城墙上显然没有更多的人存在了,几百骑兵正准备抬着云梯冲向那里,城门打开了。
火炮对守军造成的震骇实在太过强烈,何况对于这里的驻军来说也不值得为哈桑卖命,按照花拉子模的惯例,骑兵都是职业兵,多半是从突厥系部族中招募的,步兵则是从农户中征募的,也就是说他们是需要服兵役的本地农户。
对于他们来说只要不杀了他们依附于哪一个势力并不是问题。
于是,叶落河轻易就拿下了卡赞吉克!
拿下此城后,叶落河也留下两千骑兵镇守,然后带着剩余的五千骑以及几千车夫继续向东。
这一次叶落河显然很有底气,他从守军嘴里得到了整个绿洲地带的虚实,得知阿什哈巴德城几乎没有守军时更是喜出望外,立即亲自带着三千骑以最快的速度朝东边疾驰而去,剩下两千骑押着车夫以正常速度跟在后面。
不消一日,三千骑就抵达了阿什哈巴德!
此时,对于木鹿城的哈桑来说就十分难受了,他自然想派兵支援阿什哈巴德,但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韩去病的眼里,当然了,后者的一举一动也在他的眼里,但他完全没有想到契丹人还有一支军队越过了荒漠来到了阿什哈巴德!
他的家眷都在那里,主力骑兵也是如此,如今阿什哈巴德被叶落河一拿下,木鹿城顿时军心大震!
哈桑也是欲哭无泪。
思忖再三,他显然舍不得阿什哈巴德的家眷和财产,便向韩去病大营派出了使者。
他自然不会蠢到用木鹿城来交换阿什哈巴德,而是用阿什哈巴德、木鹿城来换取他的主力骑兵家眷和财产的安全。
而他们则会退到马什哈德去——那里同样防守空虚,只要拿下那里,他哈桑依然能够独霸一方。
韩去病得知叶落河从西边过来后自然是喜出望外,便毫不犹豫就同意了。
原本阿姆河以南的战事会这样顺利地结束,不过这世上的事不如意者往往十之八九,就在韩去病派人联络叶落河时,意外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