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后山秘密通道逸风在密林中潜行,朝着锦衣卫提到的“后山”方向疾行而去。虽然夜色已深,但他不敢有丝毫松懈。这些日子的经历让他深知,每一次行动都可能关系到整个计划的成败。
后山是一片陡峭的山地,灌木丛生,巨石嶙峋,行走其中极为困难。薛逸风步履轻快,身影几乎与夜色融为一体。他一边前行,一边细细观察周围的环境。
“锦衣卫提到的秘密通道会是什么?会不会是用于藏匿走私货物或掩盖某些罪证的地方?”薛逸风一边思索,一边加快了脚步。
经过近一个时辰的攀爬,他终于发现了一处异常——一片看似普通的山坡,草木稀疏,但地面上却隐约露出几道痕迹,像是人为踩踏出来的小径。
薛逸风蹲下身,仔细检查了地面。他发现泥土上残留着几枚不易察觉的鞋印,周围的草丛也有被压倒的痕迹。顺着这些线索,他隐约看见前方的一块巨石旁,似乎隐藏着一个入口。
薛逸风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靠近巨石。他的直觉告诉他,这里必定有文章。果然,绕过巨石后,他看到了一个隐蔽的山洞入口,洞口周围有枯枝伪装,若非仔细查看,绝难发现。
山洞内幽暗深邃,隐隐透出一股潮湿的气息。薛逸风从腰间取出火折子,小心点燃,火光照亮了洞内的部分区域。他快步进入山洞,沿着石壁摸索前行。
洞中崎岖狭窄,但越往深处走,空气中却弥漫着淡淡的血腥气息。这让薛逸风眉头微皱:“看来这里果然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继续前行约百米后,山洞忽然豁然开朗,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地下空间。火光映照下,薛逸风看到四周堆满了箱子,箱盖稍稍打开,露出闪亮的银锭和各类军需物资。
更让他惊讶的是,在地下空间的角落,还关押着数名衣衫褴褛的囚犯。他们瘦骨嶙峋,脸上布满惊恐与绝望。一名老者抬头看见薛逸风,眼神中顿时闪过一丝希望:“救我们……”
薛逸风示意老者不要出声,快速走近询问:“你们是怎么被关在这里的?”
老者哽咽着说道:“我们是边疆的普通百姓,因为知道了刘世安与锦衣卫私通敌军的事,被强行抓来当苦役。这些物资是他们走私的证据,却不能流入朝廷,只能被掩藏在这里。”
薛逸风心中一凛,低声说道:“你们放心,我会想办法救你们出去。这里的一切,我也会公之于众。”
正当薛逸风准备继续查看洞穴时,洞口忽然传来脚步声和说话声。他瞬间吹灭火折,躲在一堆箱子后,屏气凝神。
两个军士提着火把走了进来,其中一人抱怨道:“这些活真是没完没了!咱们天天守着这些破东西,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另一人附和道:“听说上头最近风声紧,刘将军的指示是暂时封闭这个地方,等事情过去再说。”
夜深,乌云遮月,山间一片漆黑。山洞外的守卫因连日无事,显得有些松懈,但依旧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提着灯笼在洞口徘徊。薛逸风带领的营救队伪装成运送队,挑着几筐“粮草”缓缓靠近洞口,步履沉稳,毫无破绽。
守卫见状,举起火把拦住去路:“什么人?夜里搬运粮草,谁批准的?”
薛逸风低声咳嗽了一下,故意压低声音:“刘将军说洞里需要补充物资,催得急,耽搁不得。”
守卫狐疑地打量了一番,看了看挑着担子的乡勇们,见他们面色淡然,似乎并无异常,便挥了挥手:“快点送进去,别在洞口碍事。”
借着搬运粮草的名义,薛逸风带着两名最精干的乡勇进入山洞。山洞内潮湿阴冷,空气中弥漫着霉味。洞壁上悬挂的油灯发出微弱的光,将洞内的影子拉得斑驳。
走到囚禁囚犯的区域时,几个瘦弱的身影蜷缩在角落,目光中带着绝望与无助。当看到薛逸风出现时,一名满头白发的老者眼神骤然亮起,声音颤抖:“是你!你又来了!”
薛逸风连忙示意他安静,低声说道:“是我,今天就带你们出去,但一切都要听指挥,不能发出声响。”
老者眼眶湿润,连连点头。他转身轻声招呼其他囚犯:“大家按他说的做,咱们有救了!”
薛逸风指挥乡勇从木筏中取出藏好的工具,迅速撬开囚犯手上的镣铐。每解救一批囚犯,他便让他们通过事先踩点好的小路,交由外面的乡勇护送下山。
时间紧迫,薛逸风分配任务时语速飞快:“你们两人护送这一批出去,记住沿着南侧的隐秘小径走;其余人留在这里,随时准备接应。”
乡勇们动作迅速,每一步都沉稳无声。囚犯们虽然虚弱,但在希望的驱使下,强撑着跟随乡勇悄悄撤离。
然而,敌人并非完全无警觉。外面的巡逻兵发现洞口的“搬运工”有些异常,立刻提高了警惕:“刚刚进去的那些人,怎么还没出来?”
一名领头的守卫皱眉:“有点不对劲,你们两个,去里面看看。”
薛逸风听到洞外传来的脚步声,心中一紧,低声对身边的乡勇说道:“护送最后一批囚犯走,我来拖住他们!”
他捡起一块石头,用力扔向洞内深处,“咚”的一声回响。几名守卫的注意力瞬间被吸引过去,顺着声音追了过去。薛逸风趁机隐入洞壁的阴影中,屏气凝神。
两名守卫走到石头掉落的位置,察觉异样时,薛逸风猛然跃出,快如闪电地出剑,将两人击晕。他没有多做停留,迅速转身追上最后一批囚犯。
当薛逸风护送囚犯到达洞外时,外围的巡逻兵已经开始集结。张福生的乡勇见状,果断点燃了准备好的干草堆,浓烟顿时遮蔽了视线。
“快走!”薛逸风挥剑劈开面前的障碍,带着囚犯从侧路迅速撤离。
几名巡逻兵大喊:“追!不能让他们跑了!”
薛逸风护送囚犯边走边战,凭借狭窄的地形阻挡敌人。他的剑法凌厉而果断,硬是挡住了追兵,为乡勇们赢得了宝贵的撤退时间。
最后一批囚犯被送出山洞时,山洞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和大喊声:“有人闯进来了!抓住他们!”
薛逸风眼神一冷,举剑站在洞口,冷声道:“你们快走,我来挡住他们!”
囚犯和乡勇们见状,满脸犹豫,但在薛逸风坚定的目光下,他们咬牙转身,快速撤离。
薛逸风深吸一口气,握紧剑柄,迎着冲来的士兵飞身而上。他身形如风,剑光如电,每一剑都直指敌人的破绽。迎面冲来的士兵还未看清他的动作,便接连倒下。
一个领头的士兵大吼:“围住他!他一个人挡不了多久!”
更多士兵从四面八方涌来,薛逸风背靠洞壁,以狭窄的地形为掩护,将敌人逐一击退。他的剑法疾如狂风,招招凌厉,虽然寡不敌众,但却没有丝毫退缩。
与此同时,山洞外围,张福生正在调度乡勇。他大声吩咐道:“点火,放烟,混淆敌人的视线!”
几名乡勇迅速点燃事先准备好的草堆,滚滚浓烟瞬间升腾而起,将山间的视线完全遮挡。一些士兵被呛得咳嗽不止,阵型开始混乱。
“用石头封路!”张福生指挥另一队乡勇,将大块岩石滚下山坡,砸向敌人的后方,阻断了增援的士兵。
“快!抓紧时间!”张福生的声音在烟雾中显得格外清晰,乡勇们迅速行动,进一步制造混乱,为薛逸风争取时间。
薛逸风面对越来越多的敌人,已是满身汗水,呼吸也渐渐急促。他手中长剑不断挥动,将逼近的敌人击退,但肩膀却在一次疏忽中被刀刃划伤,血迹很快浸透了衣袖。
他咬紧牙关,将剑锋一转,借着敌人失衡的机会,将对方一剑挑翻。他冷冷地看着剩下的士兵,低声道:“想要活命的,最好退开。”
士兵们被他凌厉的气势震慑,不敢轻举妄动,场面一时僵持。就在此时,山洞外传来一声尖锐的哨声,这是张福生发出的信号,表示最后一批囚犯已安全撤离。
薛逸风不再恋战,飞身跃出洞口,顺着早已踩好的小路向山下撤退。
敌人迅速追了上来,但薛逸风身轻如燕,步伐灵活,始终保持与追兵的距离。他在山间灵巧穿梭,利用地形不断干扰敌人。
张福生和乡勇早已在山脚布下埋伏,一见薛逸风被追赶,立刻用弹弓和石块阻击敌人。敌人阵脚大乱,不得不放弃追击。
终于,薛逸风抵达了张福生的山庄。劫后余生的囚犯们聚集在庭院中,脸上带着劫后余生的喜悦和疲惫。他们看到薛逸风回来,无不感激地围上来。
那名老者颤抖着上前,握住薛逸风的手,哽咽着说道:“薛少侠,若不是您,我们这些人怕是再无生还的机会。”
薛逸风扶住他,声音坚定:“你们能平安就好。接下来,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张福生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薛少侠,这次多亏你了。物资账目和囚犯都已安全送出,接下来只需将证据送到京城,刘世安的罪行便无处遁形。”
薛逸风点点头,看着手中染血的剑,目光中充满了坚定:“这是一个开始,等到真相大白,刘世安和张维平都将为他们的罪行付出代价!”
京城风云再起。
翰林院的一日始于清晨。书案上堆积如山的古籍和厚厚的竹简,赵青云挑灯夜读的疲惫还未完全消散,但他早已习惯了这样的节奏。
这一天,阳光透过雕花窗格洒在书案上,他正用心誊抄一篇古礼文,笔尖在纸上游走,字迹工整,笔画间蕴含着一丝隐忍的坚定。
就在这时,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地传了过来。紧接着,只听得“吱呀”一声响,门被轻轻地推开了,同僚许文端满脸焦虑之色,脚步匆匆地走了进来。他一进门便迫不及待地反手将门关好,然后快步走到赵青云面前,放低声音急切地说道:“赵兄啊,不知您今日可有听到朝堂之上的最新消息?”
正在案前奋笔疾书的赵青云闻声抬起头来,手中的笔也随之停在了半空之中。他看向许文端,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之色,开口问道:“朝堂之上能有何事发生?我这整日埋头于这些公文当中,倒是未曾留意。”
许文端赶忙又向前凑了凑,刻意压低了自己的嗓音,语气中透露出几分深深的无奈:“唉!赵兄有所不知,那张大人近些日子竟然在朝堂之上公然提出要扩建咱们这皇宫呐!而且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皇上听后不但没有丝毫反对之意,反而是龙颜大悦,当场就表示欣然接受了这个提议。不仅如此,皇上还当即责令礼部和工部必须尽快呈报出此次扩建工程所需的预算费用,并要求他们即刻着手筹备相关事宜呢!”
赵青云眉头一皱,将手中的毛笔轻轻搁下,沉思片刻道:“百姓困苦,边疆不宁,赋税本已沉重,这种提议如何能过?国事危殆,却大兴土木,如此劳民伤财,于国于民有何益?”
许文端叹了一口气,靠着书案坐下,摇头说道:“张维平一党势力庞大,言辞极具煽动性。朝中能直言反对者寥寥无几,沈正华尚书虽力陈此事不妥,但恐怕又会被压下。”
赵青云眼中闪过一抹冷光,低声说道:“张维平把持朝政多年,朝廷内外已经被他势力渗透。此人野心勃勃,毫无廉耻,必须防范。此事不可不察,我近日已有些关于张党的发现,或许可以与沈尚书合谋,逐步瓦解他们的势力。”
两人交谈间,翰林院外的钟声响起,这是每日例会前的最后召集。赵青云与许文端相视一眼,起身整整衣冠,朝会议厅走去。
在宽敞的会议厅内,几十名翰林官员分列两侧,正中坐着一位须发皆白的主考官。他环视众人后缓缓开口:“今日之事以整理古籍为主,各司其职,不得怠慢。”
赵青云默默点头,却难掩内心的波澜。他知道,翰林院的表面平静只是假象,真正的朝堂风云正在悄然酝酿。
夜色深沉,月光如水。赵青云回到自己的小院,片刻后,一封信笺悄然送至他的书桌上。信中仅有寥寥数语,却明确传递了一个重要信息:张维平正在加紧调动工部与礼部,确保扩建工程的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