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老先生真是敢言。”
“期待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正如粉丝所料,很快就有反对者前来攻击,但崔正恩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试图唤醒人们的清醒认识。
在众人对崔正恩的言论一片哗然之时,那些在评论区中附和他、称其说出了真相的人也成了众矢之的。
局势似乎又复杂了几分。
然而,就在这一片混乱之中,知名歌手李泰和转发了崔正恩的观点,并明确表达了自己的立场:“李天尧,理应第一!”
瞬间,整个网络都沸腾了。
尽管很多人可能不认识崔正恩,但提到李泰和,几乎无人不知。
虽然他在泡菜国并非粉丝最多的歌手,却是最具实力和专业性的几位之一。
他的话在音乐圈内就像法律一样,不容置疑。
但是,现在李泰和竟然公开支持李天尧?这怎么可能?
对于许多无法接受这一事实的粉丝来说,他们立刻涌向李泰和的评论区表达不满。
“前辈,您才是真正的第一,李天尧算什么?”
“怎么可能是李天尧?他根本配不上您!”等评论层出不穷,夹杂着劝解与谩骂。
面对这些,李泰和选择了沉默,坚定地站在自己老师的立场上。
他的电脑里,《少年大夏说》正在单曲循环播放。
这首歌充斥着磅礴的力量,甚至让李泰和产生了重新填词演唱的想法。
与此同时,在某中学,一群学生也在讨论《少年大夏说》。
“你们看了吗?崔正恩老先生居然公开支持李天尧了!”
一位同学兴奋地说。其他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我也觉得崔老说得没错,那首歌真的触动人心。”
当听到崔正恩批评年轻人自大的自卑时,大家陷入了沉思。
直到有人提议:“我们去支持崔老吧,就说我们喜欢这首歌。”
于是,这群学生一起登录账号,为崔正恩加油助威。
这时,一个声音突然响起:“李大根,你那天说的话是不是来自《少年大夏说》?”
这个问题再次点燃了大家的讨论热情。
在教室里,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
李大根毫不犹豫地站了起来,坚定地回答:“是的!”
看着他,老师的眼神中透露出复杂的情感,轻轻叹了口气。
那天,她本以为自己的教育感化了这位平时调皮捣蛋的学生。
没想到,真正改变他的,竟是来自大夏的一位歌手?
这个念头让老师突然意识到自己思维中的偏见。
难道只有国外的音乐才能触动人心吗?泡菜国的音乐就真的不如别人?
这种自我怀疑让她感到一丝羞愧。正如崔正恩在网上指出的那样,泡菜国人似乎陷入了自大与自卑之间,连欣赏他人成就的勇气都失去了。
深吸一口气后,老师对仍站着的李大根微笑道:“李大根同学最近进步很大,成绩也有所提升。”
“非常不错!”
“嗯,《少年大夏说》这首歌也很棒。”
这番话让决心改过自新的李大根有些惊讶。
“老师,你不介意我听的是大夏的歌吗?”
“如果它能给你带来力量,那它来自哪个国家并不重要。”
“关键是你找到了前进的方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
“这是个美好的开始!”
“李大根同学,老师期待你实现梦想的那一天!”
难得一见的是,这个平时的小霸王眼中含泪地点了点头。
汉州艺术大学内:“崔教授又在网上发表新观点了!”
“天哪,他要么沉默不语,要么一鸣惊人!”
“但我认为崔教授说得没错。我私下听了那首歌,确实充满力量。
最初看《我想做歌手》,只是因为听说李天尧被淘汰,想看看笑话。
结果,他唱得我热血沸腾,浑身起了鸡皮疙瘩。那一刻,我都想熬夜把所有知识都背下来!”
“我也是!原来不只是我有这种感觉。因为网上的批评声,我一直偷偷摸摸地听这首歌。没想到你们也在听!”
“既然这样,要不要支持一下崔教授?”
“当然要支持。‘少年强则国强’,虽然这句话源于大夏,但对我们来说同样适用。
我们国家也需要这样的年轻人。如果我们不能明辨是非,未来还能依靠谁呢?”
渐渐地,崔正恩的支持者越来越多,在网络上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这让许多人始料未及。
不少人似乎陷入了某种错觉。
那些支持崔正恩、李泰和与李天尧的,真的全都是泡菜国的国民吗?
带着疑惑,他们仔细查看了几个人的动态。
结果令人惊讶,这些人竟然真的全是泡菜国的公民!这下子,他们的世界观彻底动摇了。
网络上的风波在泡菜国愈演愈烈。众多明星也纷纷参与其中。
有的明星态度客观公正,而另一些则显得极端激进。
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在网络上激烈碰撞。
甚至有些平时关系不错的明星,也因此事公开翻脸。
团队成员们迅速加入战局,声援李天尧。但许多人认为这些声援不过是利益交换的结果,
毕竟他们在李天尧策划的综艺节目中获得了不少好处。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除了李泰和与金忠国外,朴慧英也加入了支持者的行列。
她转发了李泰和的状态,并评论道:“我虽觉得李前辈言辞过于绝对,但不可否认,李天尧在《我想做歌手》首期的表现确实出色!”
这一举动引发了一场更大的争论。
有人赞赏她的勇气,称其不愧是性感女神,而另一些人则愤怒地表示要取消关注。
尹玉顺决定置身事外,尽管通过《我想做歌手》节目她获得了一些知名度,但她并不想卷入这场纷争。
相比之下,曹万奎却陷入了两难。
他一直自视甚高,认为自己的才华被大众忽视。这次他在节目中虽然只拿到了倒数第三,
但粉丝量却意外增长了六百万。
面对这种情况,曹万奎开始犹豫是否应该发声。
如果选择沉默,岂不是否定了自己对专业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