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仿制的时候,是用的是液体燃烧剂,还是一种十分落后的液体燃烧器技术,推力很低。 他叫停之后,使用液体燃烧剂不变,但要换成新型的。
更稳定的。
推力更大的。
能量密度更高的。
没改成固态燃烧剂,因为弹道导弹是大型导弹,在大型导弹上,液态燃烧剂的优势很明显。
特别是洲际导弹,液态燃烧剂的优势更明显。 同时。
制导技术也很落后,不仅不精准,还很容易被干扰,弹道导弹变成瞎子,或者误射其他目标。 万兴邦负责的导弹项目。
就包括洲际导弹,还有中近程导弹。
洲际弹道导弹是重点中的重点,研发的时候,万兴邦列举了三个类型。 第一个类型是发射井内发射。
第二个类型是机动发射。 第三个类型是潜射。
用发射井发射的洲际导弹,因为不需要移动,比较适合用液体推进剂,万兴邦没打算改变。
机动发射和潜射就不一样了。 两者都需要移动。
不能屁股后面跟着一辆燃料车。
尤其是需要快速反应的时候,要求点火就射,没时间加入液态燃料。
三种类型的导弹,三种使用环境,技术指标要求差别非常大,推进剂用的燃料当然大不相同。 当然。
通点更多。
毕竟都是导弹,远程大杀伤力武器。
万兴邦接手导弹研发任务的时候,就曾经表过态,要么不接手,要接手就要做最最最好的。 做世界第一。
连第二都不行。
就像卫星通讯网络一样,是世界最好的,也是目前世界唯一的。
其他国家想追上,达到龙国目前的水准,最少需要三年时间,稍微有一点意外,五年也追不上! 而且只是注意到目前的水准。
有这三年时间,或五年时间,龙国的卫星网络,肯定前进了一大步,或者前进了几大步。 只要不松懈,就能一直遥遥领先。
导弹也是一样。
万兴邦有一个基本要求,研发出来的导弹,就算技术不更新换代,在三五十年后也不能落后。 同时。
他还考虑到了未来的反导弹系统。
在繁华年代,各式各样的导弹不计其数,让各个势力很头疼,都投入大量资源研发反导(王吗的)弹系统。 普通导弹一旦发射过去,有大概率被拦截。
万兴邦要求,研发出来的导弹,必须有一定突防能力,突破导弹防御系统的封锁。 成为悬在敌人头顶上的一把剑!
导弹和反导弹系统, 一个是攻击, 一个是防御, 一个是长矛大斧, 一个是盾牌,都是不可或缺的。 不过。
就目前来说。
各国的导弹还在起步阶段吼。
当务之急是研发一款优秀的导弹, 一款令敌人胆寒的导弹。 导弹研发出来,再研发反导弹系统也不迟!
“ . “无论是导弹,还是反导弹系统,雷达都是必需的`1。” “导弹靠雷达制导。”
“反导弹系统靠雷达锁定。”
万兴邦在纸上写下“雷达”两个大字,把雷达作为重点技术攻关目标之一,必须足够优秀! .
雷达就是导弹的眼睛!
越是先进的导弹,越需要一款性能优秀的雷达。
性能优秀的雷达,能及时探测到打击目标,锁定目标,避免被干扰,引导导弹精准打击目标。 地面或空中的主动雷达,会主动发射雷达波,大面积扫描。
遇到障碍物,雷达波就会被反射。。
雷达接收到反射的雷达波,在经过一定分析和判断,排除干扰项目,锁定正确的攻击目标。 先进的雷达系统,通过分析反射的雷达波信号,还能精准确定目标方位和距离。
通过雷达信号,导弹才能实现精准定位和制导。
通过精准定位,导弹内置的导航系统,或者机载导航系统,或者地面导航系统,才能规划飞行路线。 实现精准打击。
当导弹接近目标的时候,终端制导技术,会进一步矫正导弹飞行方向,提高导弹打击精准度。 万兴邦的目标。
射出的导弹,就应该像一枚狙击步枪的子弹,必须精准命中靶心! 当然。
导弹的终端制导技术,可以使用雷达,也可以使用红外线,360甚至可以使用激光制导,都很有效。 在这点上。
鹰酱和老毛子的水平都很高。 其实这都是万兴邦惹的祸。
无论任何一款制导系统,都需要用到芯片,芯片的性能越高,导弹制导系统的性能就越强。 无论是鹰酱,还是老毛子,他们的制导系统,使用的芯片,都是从龙国进口的。
相比原来的历史轨迹,这一时期的芯片水平,被万兴邦硬生生拔高了好几个等级,远超原历史。 就算是出口的芯片都是阉割版的,也比原来的历史中最优秀的芯片好。
导致鹰酱和老毛子导弹上使用的制导系统,都比原历史中好。 当然。
他们使用的芯片,比起龙国使用的,根本不是一个层次的! 自己用的当然是完整版。
用在导弹上的,更是加强版,比普通版本还要高一个层次。
“鹰酱,老毛子,你们导弹上的制导系统,用了我的芯片,最好不要把主意打到龙国身上!” 想到新片。
万兴邦一阵冷笑。
在他穿越之前,繁华年代,进口的西方设备,通常都会留有后门,以便特殊情况下方便反制。 这一招他学会了。
出口的芯片上都有后门。
万一哪一天有人居心不良,他就可以启动后门,接管芯片。 新片相当于大脑。
接管的芯片,就等于接管了敌人的导弹,其他的还用说吗? 这对万兴邦而言并不难。
“有了雷达,有了制导系统,导弹就有了远程精准打击的能力。”
“不过,远程还不够,我要的是全球精准打击,做到这一点,就需要一个能全球定位的系统。”
万兴邦又在纸上写下“定位”两个大字。 要实现全球定位,就离不开卫星。
他现在发射的卫星,想建立一个全球通信网络,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要实现全球定位。 当然。
实现全球定位,普通的通讯卫星肯定不行。 不是做不到。
因为普通的卫星是民用的,商用的,和军方的标准有一定差别,在安全性方面达不到要求。 早就有了完整的计划。
要把北斗定位系统拿出来。
先把弹道导弹研究出来,等到研究完成,就开始部署北斗系统,也是全球第一个卫星定位系统。 能给弹道导弹提供精准定位和导航。
但不是唯一的。
弹道导弹的导航系统,包含惯性导航系统、全球定位制导、图像分辨和高精度目标识别技术。 多个系统综合使用,组成一个综合制导系统。
就算(bcbf)某一个系统出了问题,或某几个系统出了问题,也不会造成误差。
就算全部出了问题,也还有最后一道保险。 自毁系统。
导弹找不到目标,或者导航出了问题,经过内部系统判定之后,导弹就会升空,在高空自毁。 避免误伤!
这也是绝大多数导弹通用的措施。
毕竟谁也不能保证导弹百分百不出意外。
万一出了意外,又没有自毁系统,炸到自己的人头上怎么办? 不是没出过这样的事儿。
自毁系统,是惨痛的血泪教训。
综合制导系统,有多个不同的传感器,使用多种不同的算法,处理不同来源捕捉到的信息。 经过先进的算法,确定打击目标。
目前。
芯片有了。
算法也有了。
缺的就是北斗系统。
但饭得一口一口吃,研究导弹也得一步一步来,现在在研究导弹,研究完了才能部署北斗系统。 何况。
商用的全球卫星通信系统还没完成,没有过多的产能生产北斗系统需要的卫星。 再者。
就是时间不紧急。
万兴邦是穿越过来的,他非常清楚,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只有局部冲突,没有大规模战争。 除了制导系统。
对导弹性能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 ,还有先进的材料。 因为导弹的特性。
在导弹上使用的材料,必须具备很多特点, 一是强度高,二是轻量化,三是耐高温,四是耐腐蚀。 当 然 。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
就是价格要便宜,降低导弹的制造成本。 打仗,打的就是钱。
战斗的双方,在其他因素不相上下的情况下,决定胜负的就是经济因素。 要是一方的武器太贵,另一方的武器很便宜。
武器太贵的地方,就会首先耗尽资金,导致没有武器可用。 或者大借款,欠一屁股债。
或者成为战败方。 因 而 。
大规模装备的武器,必须价格低廉,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牺牲一部分性能,降低武器的造价。 使用范围最广的武器。
不一定是最好的武器,但一定是价格相对便宜的,多数需要的人都能买得起的。 材料学科的发展,研发出很多新型材料。
比如耐高温合金,复合材料,陶瓷材料,甚至特种工程塑料,大量工程塑料已经取代部分钢铁。 当 然 。
洲际导弹上,使用工程塑料,必须谨慎,谨慎,再谨慎!
毕竟洲际导弹一旦发射,就需要对抗高温、高压和强震动,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导弹就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