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朱高煦懵逼了。
他心想:皇兄,你这是肿么了?
肿么还在夸老头子海运粮食的办法好呢?
你不知道老头子迁都以后,第一个杀的就是你?
“既然北平城缺粮的问题解决了。”
“那就请陛下回到金陵以后颁布诏书,宣布迁都北平吧。”
朱棣以为成功反驳了朱允炆的问题。
心里还暗自嘲笑起朱允炆:臭小子,别以为你读过几天书,我就说不过你。
我告诉你,你四叔可是文武双全!
“四叔且慢。”
朱允炆突然又微笑着摇了摇头。
“陛下还有什么问题吗?”
朱棣眉头又皱了起来。
“四叔,海运粮草固然可行。”
“可这样的损耗也不小。”
“当年太祖皇帝派兵征讨北元的时候,为了给北平和辽东一带运送军粮,就用的是海运。”
“可这海上风浪太大,超过一半的运粮船都没有成功把粮草运到目的地。”
“而且北平虽然是前元的大都,但当时前元还另外设有上都和中都。”
“所以大都的人口并不多。”
“他们通过海运从南方运粮勉强可行。”
“但北平要是作为大明的都城,那所需的粮食,通过海运根本不够。”
朱允炆又搬出了朱元璋当年北伐的例子和元大朝之所以可以通过海运勉强运行原因来反驳朱棣。
“既然海运走不通,那就有漕运!”
“漕运总不怕风浪大了吧?!”
朱棣被朱允炆反驳的有些无言以对,一时间有些生气。
居然说出了用通过运河漕运的方式来运粮。
“四叔,你别生气。”
“漕运也不是不行。”
“只是这京杭运河早就因为河流改道和泥沙淤积,无法使用了。”
朱允炆听出朱棣被怼的气不择言了,心里不禁想笑。
但他还是忍住了。
这朱老四被气极了,可是什么事情都干的出来的。
“运河堵塞,那就疏通运河!”
其实朱棣自己说出想通过漕运运粮的时候,他自己意识到了不可行。
可现在话已经说出口了,这里还有这么多人听着。
他可不能承认自己错了。
因为一个优秀的统治者,是绝对不会犯错的。
即使错了,那也得硬着头皮做下去。
大不了最后酿成大祸之后,找人背锅,或者发个罪己诏就算了。
“四叔,可还记得前元时候的红巾军是怎么来的?”
朱允炆听见朱棣说要疏通运河,他直接搬出了前元红巾军的事情来。
当年元朝就是因为要修理河道,召集了几十万劳工。
这么多青壮年劳动力聚集一起,稍有不慎,就会引起民变。
当时这些劳工里就出现了别有用心的韩山童等人,他们在河道里偷偷地埋下一只独眼石人。
等劳工们挖出来之后,他们就开始到处宣扬“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民间谚语。
最终这几十万劳工成功被他们鼓捣民变,成为了反抗元朝的红巾军主力。
大明太祖皇帝朱元璋原本也属于红巾军,曾经还向韩山童的儿子韩林儿称臣。
说起来,元朝灭亡的导火索就是修理河道。
朱棣当然知道红巾军的事情,毕竟他八岁之前,太祖皇帝朱元璋名义上都还是红巾军首领韩林儿手下的臣子。
所以他也知道朱允炆举红巾军的例子是什么意思。
大明刚刚经历了长达四年的靖难之役,且交战区就主要位于运河周围。
这两年虽然相对太平,朝廷也对这些地方的百姓进行相应的优待政策,让他们休养生息。
但他又不是杨宪,三年就可以让这些经过战争,变的满目疮痍的地方像扬州一样恢复生机。
如果这个时候贸然召集大量的劳工来疏通运河,天知道他们会在河里挖出来什么。
到时候要是又有人造反了,朱棣可就彻底成了大明的罪人了。
虽然朱允炆说出的反对迁都的理由都很充分,朱棣在心里也很认可。
但朱棣还是不甘心就这么放弃迁都北平。
他眼睛一转,心里灵机一动。
于是问起了朱允炆:“陛下,你先前说如果解决粮食问题就赞同迁都北平。”
“请问陛下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
朱棣心想:既然你朱允炆能提出这么多反对迁都北平的理由,那就让你再想想如何解决北平缺粮的问题。
如果你说不出来,说明你从心里就是反对迁都北平,也就是反对我统治大明。
你对于我入主朝廷还是不服气,你只是在寻找合适的机会扳倒我而已。
那我可不敢留你太久。
朱允炆注意到了朱棣眼睛闪过的杀气。
他知道朱棣这个问题又是一个送命题。
如果回答的不好,很有可能会被朱棣提前送上路。
“四叔。”
“其实解决北平缺粮的问题。”
“你刚刚已经说了,唯一的办法就是通过漕运。”
朱允炆神情自然的说道。
“陛下,你这是在嘲讽本王吗?”
朱棣听到朱允炆的回答,以为朱允炆是在嘲讽他,语气顿时就充满了怒气。
同时,朱允炆的回答也让朱高煦大跌眼镜。
皇兄,老头子刚刚说疏通运河,通过漕运解决北平缺粮的办法,你说不行。
现在让你说,你怎么也说通过漕运呀?
在朱高煦心里,也觉得朱允炆的话是在嘲讽朱棣。
“四叔误会了。”
朱允炆恭敬地朝朱棣拱了拱手,表达歉意。
随即解释道:“朕的意思不是不可以疏通运河。”
“只是现在还不行。”
“疏通运河历来都是需要太平盛世才敢动。”
“如今大明刚刚结束战事不久,起码还需要十五到二十年的时间休养生息,才能达到疏通运河的条件。”
“不过以四叔的治国能力,朕估计十年也就差不多了。”
“等到十年以后,大明国富民强,到时候四叔就可以下令动工疏通运河了。”
“届时朕会马上宣布迁都北平的。”
朱允炆知道朱棣迟早都会迁都北平的,所以他故意通过疏通运河这件事来拖延时间。
最后还不忘奉承一下朱棣,让他感觉自己已经是甘心当一辈子傀儡了,从而放松对自己的警惕。
朱棣听完朱允炆的解释,微微点头,脸上的怒气消散了不少。
“陛下说的有道理,那迁都和疏通运河一事就暂时搁置吧。”
“我们这次出征也已经数月有余了。”
“想必京城里也有许多事情等着本王处理,明日我们就启程回京吧。”
最后朱棣决定先回京城。
而这个时候,被贬的解缙却正在文化殿跟监国的朱高炽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