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回来了啊!”
站在煤山眺望不远处的紫禁城,崇祯心中感慨无限。
经过了李自成一个月的收容整理后,整座皇宫再次变得焕然一新,不复崇祯逃难至煤山时的荒凉感了。
恍惚间,他的思绪回到了当年坐在皇位上的时候。
只是一转眼,一个陌生的人影走了过来,将自己从龙椅下一把……
崇祯睁开双眼,一切不过是梦幻泡影般罢了。
叹息了一声,对着身后的王承恩道:“走吧大伴,咱们先去找寻慈烺他们。”
这次回来的,除了尽自己可能的力量做些什么外,崇祯还有一个心思,那就是将自己的几个儿子都送回姜先生那里保证安全。
最开始,崇祯一度以为三个儿子都因为自己的布置而逃出生天了,很大的可能就是沦落到了民间,成为一个普通的百姓。
而这也正是崇祯心中所盼望的。
只要保住命在,那一切就足够了。
那会儿他想的是,等祖宗们带兵平复了明末的各种叛乱后,再请求他们帮忙找寻自己的儿子,到时候他们一家人都留在姜先生那里,平凡的度过一世便够了。
而随着朱元璋的一番话语,让崇祯从浑浑噩噩变得清醒,心中也再一次充满了希望,于是开始如饥似渴的补充起了从崇祯年间到明末的一切史料知识来。
也就是那个时候,他才知道自己的几个儿子们都没能如愿的逃走,反而是被人献给李自成了。
但好消息是,直到几个月后李自成亲征吴三桂时,带着三个儿子随军,他们才在史书中失去了消息的。
这让崇祯庆幸,还好自己醒悟的早,现在去找他们为时不晚。
否则要是天真的以为儿子们逃走了的话,等真正过去的时候,只怕众人都已经成了一捧枯骨了。
没错,史书中从与吴三桂的征伐之后,他的三个儿子就失去了踪影,以他的理解和经验来说,朱慈烺等人要么就是被李自成给处死了,要么就是死在了随军的路上。
至于生还的可能,几乎没有。
正因如此,为崇祯回来也添加了一个理由。
至于找到儿子们后的打算,崇祯暂时还没想好。
不管怎么样,此时的大明已经是烂到根里了,哪怕自己去南直隶的朝廷再次登临皇位,举着崇祯的年号和北方的闯逆满清们抗衡,也只不过是缓解王朝终结的速度罢了。
曾经和姜饼他们讨论过这个话题,如果自己没有在煤山吊死,而是选择南渡,会不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可最终的结论却是,很难有太大的改变!
只因为大明的底层权利逻辑就不允许自己南渡。
这是姜先生和宣宗皇帝根据后面的历史经验得出的结论。
甚至似乎连后面的弘光政权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只要江北一丢,大明就完蛋了,没有任何救回来的可能。
这是因为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大明皇帝靠的就是大运河攥住天下的钱袋子,靠九边精锐压制腹地的藩镇,最后又用江北作为临时备胎,压制了江南财赋重地。
运河、边军和江北财源构成了大明王朝的三驾马车。
这三架马车使得终明一朝的皇帝们摆脱了后顾之忧。
皇帝由于掌控了九边精锐,可以放心的在朝堂上任用文官士大夫,因为枪杆子在皇帝手里。
同时,皇帝也可以放心的任用巡抚、总兵、武勋领兵,不需要像唐朝那样频繁的调换防区以防止藩镇做大,更不需要像宋朝那样把武将当成家贼。
因为帝国最精锐的边军被部署在了鸟不拉屎的边疆,离不开大运河的供给。
更不需要担心江南的士大夫尾大不掉,江北虽然不及江南富庶,但绝对能拿出足够的财赋使最精锐的边军碾压江南。
三者的组成使大明这个庞大的国家机器得以高速运转且不需要担心出问题。
然而,松山之战后,大明的精锐都被打烂了,边军烂了,赋税愈发收不上来,导致没有足够的实力镇压国家的边患和各种起义,甚至没有能力再从江南收上赋税。
而收不上赋税,打烂的精锐就没有恢复元气的可能。
恢复不了元气,就镇压不了叛乱,镇压不住叛乱又导致收税愈发困难……
由此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即便自己去到了南方朝廷,整个王朝276年没有暴露出来的问题全都会冒出来。
中原腹地的藩镇必然会坐大,重演唐末藩镇之乱。
即便是压下去了藩镇。
还有失去压制的江南士绅,会直接复现东晋的门阀政治。
即便是这些都能压住。
最后南明面对的将会是控制了长江以北的李自成或满清。
自古都是由北打难易,而由南打北难。
历史上数得过来的北伐中,几乎就没有成功。
唯一一次的经验,还是太祖皇帝元末时的起义。
可以说只要崇祯南渡,好一点的情况就是重现南宋时期和金人划江而治的局面。
而差一些,就彻底成了割据政权,和南明一般苟延残喘之后,最终也逃不过覆灭的结局。
所以,真正想要拯救大明,只有破而后立了。
当然了,在文官清流和东林党的眼中,这或许成了:陛下何故造反了吧。
但崇祯不在乎。
十七年来,他已经彻底看透了这些虚伪的清流了。
否则也不会说出那句文官皆可杀的话来。
既然已经烂到了骨子里,仅仅想靠着几贴中药就能拯救病入膏肓的大明,显然是痴人说梦。
所以,刮骨疗毒就是最好的选择了吧。
将士绅,尤其是江南士绅这个大毒瘤给刮掉,才能真正的拯救大明的百姓。
崇祯想试试看,自己能不能凭借对未来的了解和后世的知识,从微末之间开始,再造出一个煌煌大明出来!
这一刻的,无比的雄心壮志。
当然了,在此之前,还是得先找到三个儿子再说。
这次过来,崇祯和王承恩都早已改头换面,换上了普通的大明服饰,甚至就连模样都通过化妆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若非了解二人的亲密之人,很难分辨出这居然是大明曾经的皇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