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趁着午休,朱慈灶在欣赏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在后世他是没机会看金庸老先生的小说,又苦于中学堂学子最近太闹,所以朱慈灶准备印刷一些武侠小说当课外书,让这帮精力旺盛的少年有个发泄处。
刚看了一章,门口有人敲门,小安子赶紧去开门,小安子今年已经十七岁了,他一直跟着世子一边读书一边照顾起居,他虽然成绩不行,但能勉强做世子的机要秘书,世子若没时间,很多后世书籍的修改誊抄工作便由他做。
来人是庶长子朱慈煃的长子朱和基,也就是庶长孙,今年读初二,他这两年个子窜得很快有点小大人模样了。
“侄儿朱和基给王叔请安。”朱和基一进门恭恭敬敬行礼道。
朱慈灶欣慰的看着这孩子,已经长大了,而且看起来很有王府子弟的沉稳大气。
朱慈灶和蔼道:“坐,今天怎么来我这里玩,这可是第一次吧?”
“小侄以前年幼不懂事,所以不敢亲近王叔。”
“你怕我什么,我可没惩罚过你们。”
“是,王叔一向和蔼,可能是小侄成绩平平所以感觉无颜面对吧!”
“言重了,”
“叔,侄儿今天来是替我奶奶给你道个歉,奶奶私心作祟冲撞了王叔你,侄儿和我父亲从来都没有不切实际的奢望。”
朱慈灶看着这早熟孩子,他说的是朱慈灶出走后侧妃郑夫人游说父王改立世子之事,朱慈灶回府后又迟迟不愿意大婚,所以郑夫人又动心思想把长孙和基过继至朱慈灶门下,而且还造谣说世子不能人事。
朱慈灶笑笑道:“你这孩子倒是喜欢胡思乱想,说说吧,找我有什么事?”
朱和基虽然一直装作沉稳,但神态还是免不了眉飞色舞,话语也免不了激动难耐。
待朱和基说出他想自费办报意思后,朱慈灶想了想道:“你有这想法说明你很有长进,但你恐怕有其他小心思吧!”
朱和基一看王叔识破他的小伎俩支支吾吾道:“我没有其他心思,我就想把他们贴在黑板报的文章印刷出来便于观看。”
朱慈灶凝视他片刻后道:“办报是好事,也肯定不能动你母亲私房钱,我写个条你找印刷厂总管事刘德,他会给你提供印刷设备和笔墨纸张,再给你提供一个排版印刷场所。”
朱和基听见这话一阵狂喜,想不到这番谋划会如此简单。
岂知,王叔话锋一转道:“但是,你是王府子弟,须知天下为公这句话,报纸可以办,但话语权不能掌握在王府子孙手里,要不然便是最大的不公。”
“坏事了,替别人做嫁衣了。”朱和基腹测道。
朱慈灶想了想又道:“所以,报纸得公开办,你可以暂时当个总编辑总管一切,但你没有选稿权,也就是说,决定采纳什么文章得普通编辑说了算,至于普通编辑人选,可公开选举些没有学团学社背景之学生。”
“…”
“你还不明白我的意思,天下为公,报纸的出现是为了更大的公平,而不是成为某人某组织的工具,办报人就像史官和御史大夫,要敢于批评,敢于揭露,敢于说真话,当然,也敢于为天下发任何主张任何设想,”
“侄儿明白了,王府无私,”
“好,你好好去做,大胆去做,当然,报社内也得成立三司组织,你不能一言堂,有政治偏向太大的编辑,社内弹劾会有权启动弹劾程序,包括对你这个总编辑。”
朱和基刚走,两男一女三个大学生又来到办公室,两男生一个叫张铁蛋,一个叫孙二子,那个女生叫彭腊梅。
朱慈灶自然认识孙二子和张铁蛋,这俩人其实一直暗恋世子妃钱梅花,张铁蛋还曾表白过。
所以张铁蛋神情很拘束,总感觉自己冒犯了世子。
“都坐,你们三位好像都是火器专业的吧?”
“是的先生,我叫彭腊梅,是顺天府人,我研究虎蹲炮,他俩研究火铳。”
“挺好,都挺好,”
“老师,这是我们改良的图纸,你看看有什么不妥之处。”
朱慈灶接过递过来的十几张图纸,他首先看了看钱腊梅改良的虎蹲炮,怎么说呢,改动不大,还是戚家军的虎爪固位,还是那个大概外形。
然后朱慈灶翻看起两男生设计的新式火铳,因为在几年前,朱慈灶吩咐木工做过一批木头枪上体育课,所以俩人设计都借鉴了肩托式外形。
其实终大明一朝对火器研究和装备很广泛,太祖在洪武十三年规定:凡军百户铳手十名,也就是火器装备率为百分之十,
到了成化年间,明军火器装配式达到百分之三十。
嘉靖年间已经达到百分之五十,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神机营换发鸟嘴铳(燧发枪)一万支。
崇祯八年(1635年)七月二十日,鉴于辽东战事紧急,刚刚致仕的武器专家、兵部右侍郎毕懋康撰写了《军器图说》以应时景。
《军器图说》云:“夷虏所最畏于中国之军器者,火器也。”
书中序言如下,描述了彼时明军普遍装备的火器:
“有打放极准,所击人马洞穿,而名为鸟铳追风枪者,此小器之最利也。
有打放极便捷,一人执之可毙百什人,用以冲锋破阵,而名翼虎炮者,此中器之最狠也。
有另设子炮五门(佛郎机炮),常装放一发可十数里,横击敌数十丈,有西洋炮之猛,而便捷则过之。
有佛狼机之便而远烈则倍之,用以破坚阵、碎巨舰,而名为神飞炮者,此大器之最猛也。
乃若鞭铳、刀铳、火箭、梨花枪等项,皆可乘时图捷,触处应手。又更为轮班发铳之法,更番迭进,接续不断,火技至此已无余蕴。”
当然,受儒家影响,哪怕是明末火器专家毕懋康也喜欢用春秋笔法,四处漏气的佛郎机子母炮不可能一发十数里,红衣大炮最多也就四五里。
朱慈灶先指着两款火铳图纸道:“两位都设计的是燧发枪,只不过一人主张用滑膛枪,一人主张拉膛线,俩人思路其实都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