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妖怪一眼瞥见正在嬉戏的孩童,眼中顿时闪过一丝贪婪,忍不住就要飞身向前去抓。
另一个妖怪眼疾手快,赶忙一把拉住他,急切地阻止道:“使不得!你可千万别贸然行事啊。”
“你仔细想想,要是咱们就这么大喇喇地去抓孩子,那还不得把全村人都吓得屁滚尿流?”
“说不定他们一害怕,直接卷起铺盖搬出村子了。到时候,咱们再想找童男童女,那可就比登天还难咯!”
刚刚那个心急的妖怪,被这么一拦,顿时有些不耐烦,没好气地骂道:“你是不是脑子进水了?咱们来这儿干啥的,你都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咱们可是带着红魔和黄魔来找那两个和尚的,抓童男童女不过是引他们出来的法子,又不是真给那俩魔头提升功力当帮凶。”
“只要把那俩和尚引出来,咱们还用得着天天费这劲儿找孩子?”
“咱们直接去抢孩子,把动静闹大,让所有人都知道是妖怪抢了孩子,那臭和尚听到风声,不就麻溜地出现了嘛!”
另一个妖怪听他这么一说,琢磨了一下,觉得确实在理。
要是真能把那两个人引出来,自己以后就不用再伺候红魔和黄魔这俩大爷了。
于是,这两个妖怪心一横,直接闯进了一户人家。
屋内,一个小男孩正坐在地上摆弄着玩具,浑然不知危险将至。
两个妖怪对视一眼,看准时机,一把抱起小男孩,转身就往门外跑。
屋内的大人们听到动静,转头一看,竟见两个面目狰狞的妖怪闯了进来,吓得顿时愣在原地。
过了好一会儿,才听到孩子惊恐万分的哇哇大哭声,这才如梦初醒。
孩子的父母心急如焚,不顾一切地冲上去抢自己的孩子。
然而,妖怪的动作如闪电般迅速,抱起孩子瞬间就跑得没了踪影,只留下孩子的哭声在屋内回荡。
眼下有了童男,还差一个童女。两个妖怪贼心不死,又在村子里贼头贼脑地转了一圈。
忽然,他们瞧见一个六七岁模样的小女孩,正独自一人在自家院子里玩耍。
院子里静悄悄的,没有大人的身影。两个妖怪相视一笑,眼中闪过一丝不怀好意,
毫不犹豫地直接闯进院子,伸手就抱起女孩,准备再次逃窜。
可这小女孩却显得格外特别,被妖怪抱在怀里,居然不哭也不闹。
换做一般的孩子,瞧见妖怪这副恐怖模样,早就吓得嚎啕大哭了。
两个妖怪见小女孩如此淡定,不禁有些失望。其中一个妖怪忍不住开口问道:“你这小娃娃,怎么不哭啊?”
小女孩眨巴着那双天真无邪的漂亮大眼睛,好奇地看着两个妖怪,脆生生地反问道:“我为什么要哭呀?”
两个妖怪一听,直接愣住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小小女孩,不仅不害怕他们,竟然还敢跟他们搭话,瞧这模样,丝毫没有半点惧怕的意思。
“你难道不怕我们?我们可是妖怪!”另一个妖怪忍不住又问了一句。
小女孩歪着头,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笑嘻嘻地说:“我不怕呀,因为我从来没见过妖怪,大家都说妖怪长得可吓人了。但是你们看起来也没有那么可怕呀。”
两个妖怪被小女孩这一番回答弄得不知所措,面面相觑,一时间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这孩子该不会是真傻吧?咋一点都不晓得害怕,还想见妖怪。”一个妖怪小声嘀咕着。
“管她呢,反正咱们把她带回去交差就行。”另一个妖怪不耐烦地说道。
就在他们准备带着小女孩离开的时候,突然,院子外传来一阵嘈杂的人声。
原来是村民们得知妖怪抢孩子的消息,纷纷抄起锄头、木棍等农具,气势汹汹地朝着这边赶来。
“妖怪,放下孩子!”村民们愤怒地齐声怒吼,那声音响彻整个院子。
两个妖怪听到这吼声,心中不但不慌,反而一喜。
两个妖怪对视一眼,心领神会,随后身形一闪,瞬间消失在原地。
村民们眼睁睁看着妖怪抱着孩子凭空消失,心中既惊恐又害怕。
大家深知妖怪不会善罢甘休,为了保护孩子们的安全,村民们赶忙把村子里所有的孩子都藏到了地窖里,叮嘱孩子们千万不要出来。
即便如此,还是没能挡住两个妖怪的恶行。
两个妖怪成功把童男童女送回山洞后,红魔和黄魔就像饿了许久的恶狼见到猎物一般,迫不及待地抓过童男童女,馋得嘴里不停地流口水。
那个小女孩瞧见红魔和黄魔这副模样,不仅不害怕,反而笑嘻嘻地说道:“咿!妖怪也会流口水呀?”
红魔和黄魔听到这话,当时就愣住了。红魔忍不住问道:“小娃娃,你难道不害怕妖怪吗?”
小女孩用她那纯真无邪的小眼睛看着红魔,好奇地问:“我为什么要害怕妖怪呀?”
红魔愣了一下,说道:“因为妖怪会吃人呀!”
小女孩听了,歪着头想了想,说道:“我听说妖怪都长得凶神恶煞的,特别吓人。可我看你长得还挺可爱好看的,一点都不吓人,你应该是个好妖怪吧?”
红魔和黄魔听了小女孩这番话,都觉得这孩子有意思极了,一时间竟有些于心不忍。
于是,红魔对着两个妖怪说道:“你们再去抓一个小女孩来,这个我要留着。”
两个妖怪无奈,只得再次回到村子。可这次,村子里却安静得有些诡异,一个孩子的身影都看不到。
两个妖怪开始挨家挨户地寻找孩子,心里直犯嘀咕:“奇怪了,咱们刚来的时候,村子里明明有不少孩子啊,怎么这会儿一个都没了?”
就在两个妖怪愁眉不展的时候,突然,他们隐隐听到了孩子的哭声。
两个妖怪眼睛一亮,赶忙顺着哭声的方向找去。
两个来到一个人家的院子里,发现孩子的哭声是从偏房传出来的。
两个妖怪透过偏房那破窗户缝往里一瞧,只见屋里有个地窖,而那哭声正是从地窖里传出来的。
两个妖怪顿时恍然大悟,原来村民们把孩子都藏在了地窖里。
于是,他们轻手轻脚地溜进地窖,一把抱起里面的小女孩,再次扬长而去。
村民们觉得一直这么躲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必须得找个厉害的高人来把妖怪铲除,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于是,村民们纷纷来到道馆,希望道士们能出手相助。
然而,道馆里的道士们听村民们描述完妖怪的情况后,一个个都面露惧色,谁也不敢接这个活儿。
因为从村民的描述中,他们感觉这两个妖怪法力高强,不好对付,弄不好自己还会把小命搭进去。
村民们心急如焚,却又无计可施。就在这时,突然听到一位老太太哭着大喊:“抓妖怪啊!妖怪又来村子啦!”
大家听到喊声,心中猛地一惊,暗道不好,这两个妖怪肯定又回来抓孩子了。
为了保护孩子,村子里的人只好硬着头皮,纷纷拿起农用工具,冲出门去,准备与妖怪拼个鱼死网破。
当大家冲出来时,正好看到两个妖怪手里提着哇哇大哭的孩子。
村民们看着孩子那可怜的模样,心疼不已,顿时也顾不上害怕妖怪了,一个个拿着工具,朝着妖怪就扑了上去。
两个妖怪看到村民们一副要拼命的架势,脸上露出得意的冷笑,对着村民们嘲讽道:“你们这些无知的蠢货,是嫌自己命太长了吧!”
说完,其中一个妖怪毫不犹豫地伸出魔爪,恶狠狠地对准了冲在最前面的村民的脖子,脸上露出狰狞的阴笑。
只见妖怪的魔爪猛地一用力,只听“咔嚓!”一声脆响,这个村民的脖子骨头瞬间被掐断。
村民的脖子一歪,嘴里涌出鲜血,两只眼睛还瞪得大大的,满是不可思议地看着妖怪,似乎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这么没了气息,直挺挺地倒在了地上。
其他村民看到这一幕,都吓得呆立在原地,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老乡就这么倒下。
过了好一会儿,村民们才反应过来,深知自己根本不是妖怪的对手。
大家吓得赶紧扔下手里的工具,扭头就往家跑,回到家后,立刻把大门反锁,再也不敢出门。
两个妖怪看着村民们狼狈逃窜的样子,哈哈大笑起来,说道:“瞧瞧,把他们吓得,就这点胆子,还想跟我们斗。”
说完,两个妖怪大摇大摆地抱着孩子,径直回到了山洞。
村里的人躲在家里,心里明白,一直这么躲下去终究不是办法。于是,村长召集大家一起商量对策。
众人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大家都觉得,光躲在家里肯定不行,可就凭他们这些凡人,根本打不过妖怪。
而且,他们已经跑遍了附近所有的道馆,却没有一个道士敢下山除妖。
这时,有一个村民突然灵机一动,说道:“除妖可不单单只有道士能行啊!”
大家听到这话,都好奇地同时看向这个村民,不知道他还能想出什么办法,又打算去找谁来除妖。
这个村民被大家看得有些不好意思,清了清嗓子说道:“会除妖的,还有和尚呢!要不,咱们去找找和尚试试?”
大家听了,都陷入了沉思。附近寺院倒是不少,可谁也不知道哪一座寺院里有会除妖的高僧。
就在大家都在苦思冥想的时候,这个村民又接着说道:“你们有没有听说过国清寺啊?我听说那儿有个聋哑和尚,厉害得很,速度快得像闪电一样。”
“据说国清寺的住持,多年前就察觉到有不凡之人降生,还亲自下山去寻找,后来就抱回了一个聋哑婴儿,那就是现在的聋哑高僧。”
大家听了,纷纷回忆起来。村长点点头,说道:“嗯!我也听说过这件事。可那位高僧后来离开了国清寺,现在咱们也不知道那位高僧去了哪儿啊。”
刚刚说话的村民赶忙说道:“不管怎么样,那位僧人肯定在某个寺院挂单。咱们去打听打听,说不定就能知道他的下落了。”
大家听了,都觉得有道理,纷纷点头说道:“嗯!现在也只能这么办了。”
于是,大家商量后决定,分头去寻找这位聋哑僧人的下落。
其中两个人前往国清寺,另外两人则去其他寺院打听。
不管寺院有多远,为了村子的安宁,大家都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这位高僧。
其实,大家口中所说的聋哑僧人,正是伏虎罗汉(普妙)。
前往国清寺的两个村民,见到住持方丈后,把村子里的情况详细说了一遍。
住持方丈听后,同样心急如焚,可他也不知道伏虎罗汉如今身在何处。
两个村民无奈,只好离开国清寺,前往其他寺院寻找。
然而,他们跑了好几座寺院,都没有打听到伏虎罗汉的去向。
就在大家感到万分焦急的时候,有两个村民在灵隐寺听说了济公的本事。
于是,村民们决定,既然找不到伏虎罗汉,那就寻找济公和伏虎罗汉两位高人,这样找到的几率或许会大一些。
灵隐寺的住持听闻村子里的遭遇后,也十分着急。
虽然他现在也不知道济公在哪里,但他承诺,如果济公回来,一定会把事情告诉他。
两个村民继续寻找,当他们来到金山寺时,遇到了曾经欺负过普妙的几个僧人。
从他们口中得知,那位聋哑僧人如今已经恢复正常,不聋也不哑了,现在就在金山寺挂单。只不过,普妙经常外出化缘,很少回寺院。
村民们赶忙把村子里妖怪作祟的事情,详细地跟金山寺住持说了一遍。
金山寺住持听后,答应村民,如果见到普妙,一定会把此事告知他。
虽然几个村民到现在还没有找到伏虎罗汉和济公,但至少各个寺院的人都答应帮忙寻找,也算是有了一丝希望,并非毫无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