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如鬼魅般的黑影往太子的帐篷飞速地蹿了进去。
早就察觉情况的任莎莎一边往太子帐篷这边赶,一边运气运用“影分身”“啪”的一下给了那道黑影一击冲击,那黑影起身朝旁边看了看,看到蒙面的任莎莎正朝她冲过来,便转身朝一旁的林子“嗖”地飞了进去。
众人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一看,执夜勤的那位亲信正倒在太子帐篷外,其中一人追进了林子里,其余的人则留在原处,上前查看躺地上的同伴。
见那人只是被击晕过去,并无生命之忧,这才松了一口气。
帐篷外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来,太子也探出个头来,见这么多人聚集在此,便询问着:“何事”?
一位亲信上前回报:
“回太子,有夜袭。”
“可看到那贼人的面目?”
“回太子,脸没看清,那贼人便跑了。”
就在众人以为那贼人已跑,觉得可惜的时候,任莎莎上前说话了:
“太子,小的见过那人。”
众人立刻回过头来,纷纷看向了她,她则不紧不慢,继续道:
“小的见过那女子一次。
这女子与常人不同,能迷惑人的心智,倘若她再来,我们可得小心应对了,尽量不要与其对视,若是不小心对视上了,需尽快移开视线,否则将会被她迷惑心智,无法掌控自我,成为她的傀儡。”
那黑影,任莎莎之前跟魏凌尘去幻翎阁讨债时在幻翎阁所在城市郊区那见过这位,当时二皇子跟幻翎阁阁主齐威也在场,那里是他们用活人给那女子修炼的场所。
她当时记住了那女子的气息,所以,方才那女子虽然没来得及看到容貌,但那气息她还是认出来了。
但她没将这些事当场告诉太子。
因为见过这女子的人除了她,还有魏凌尘。
而且在跟魏凌尘分别时,他就提到了,他已经将这件事告知了太子,还把这些人计划在上元节时利用此女进行不可告人之事也跟太子说了。
如果她提到幻翎阁、上元节等等这些因素,以太子的心智,当很容易推测出一些跟魏凌尘有关的东西来。
所以,方才在描述那黑影时,她只提那女子的能力,其他的却不提及,以免描述的东西跟魏凌尘有重合之处,容易引起太子的幻想。
虽说魏凌尘是太子的人,但他也是位皇子,身份摆在那里,他本人虽说愿意效忠太子,但不代表太子对他毫无防备、无条件信任。
为了不给魏凌尘带来太多的猜忌、忌惮之类的无妄之灾,所以她选择小心应对,说话只说一半,不敢说满。
太子听罢,想了想,道:
“孤之前也听五皇子提及过,二皇子身边有个会蛊惑人心的女子……不好!我们车里运的可是他矿山及秘密工厂所出之物,那女子逃跑,恐怕会将此事告知老二的。”
任莎莎听罢,看向了那辆装有兵器的马车。
道:
“那倒未必。
我们在出发前,已将车内之物都重新包装过一遍,已完全看不出车内装的是什么,且方才我就守在那马车旁,她未曾靠近过,喏,他们两也在那边跟我聊天呢,他们也看到了,那黑影就只是靠近了太子帐篷,未曾去过那货车旁。”
刚才过来跟任莎莎提出要看真容的那两人便点点头道:
“对的,我们方才在那聊着天呢。”
众人又看向了那车货物,见货物是安全的,便轻轻地呼了一口气。
太子看了看周围,回想此处正是魏凌尘回报的看到那会迷惑之术的女子的地方附近,或许只是碰巧碰上了也未可知。
但这件事还是得小心应对,否则丽城那边非但拿不到他想要的结果,那些属下也会变成炮灰,届时,一切的谋划都会前功尽弃的。
想到这,他连忙招呼一位亲信上前说话,在他耳边小声地交待了一番,一旁的任莎莎识相地走开了,又回到货车上,直接躺在货物上就睡下了。
直到第二天早上醒来时,昨夜追着那黑影出去的亲信回来了。
他跟太子回报,说是昨夜追过去,那人进了附近的城里,城里便是幻翎阁。
幻翎阁内高手众多,为了不打草惊蛇,他只是追到了幻翎阁之外,没敢靠太近。
看来,昨天夜里的确只是个意外。
二皇子的人还没发现他们在运送这些货物回都城。
但这件事的发生也提醒了太子。
此时正是风口浪尖,他的人还在丽城那头覆手翻云,他这头便运送这些东西进都城,恐怕会引起对方的注意,哪怕只是运进丰城都不可以,因为丰城人多眼杂。
此时还不是将事情暴露出去的时候,还得再藏一藏。
最起码也得等上元节家宴上,老二自爆之后。届时,皇上势必会派人彻查老二都干了些什么,到时候再顺势将这些兵器以及在丽城收集到的证据呈上,那时才是真正可以扳倒老二的好时机。
现在只能寻个别处将这些兵器都藏好了。
所以,他临时想到了别处。
那便是离幻翎阁所在城镇东北方向约百里路程的淮安城,也就是淮安王封地。
淮安王与前太尉张洞之是旧识好友,而张洞之的前女婿便是二皇子。
当年,张洞之被二皇子魏绸缪设计陷害,全家流亡,淮安王因为此事对二皇子魏绸缪一直心怀恨意,奈何此人十分狡猾,而淮安王深居淮安封地多年不得随意踏出淮安封地,虽有意为友复仇,却一直无法抓住二皇子的把柄,将他的真实面目暴露于世人前。
如今太子暗中从丽城运走这批货物,要选择一个临时的存货之地,可选择的能信得过且距离最近的,恐怕只有淮安王那里了。
当年事发时,那魏绸缪多年以来一直以患病身弱,且隐居不好出门的形象示人。在事发时,淮安王出面指责是魏绸缪设计陷害好友张洞之,却无人相信他,包括太子。
如今看来,淮安王当年所指不是空穴来风。
对当年不愿相信淮安王,太子有些耿耿于怀,甚至还担心将货物寄存在淮安王处,会遭到他的拒绝,但眼下,他们已经没有更好的选择了,只得硬着头皮暂时先去碰碰运气了。